(共16张PPT)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建国以后, 经济建设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949—1956)
探索与失误
国民经济的劫难
(1956—1966)
(1966—1976)
阅读归纳
结合教材及材料,分析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及其原因?
1949年中印两国比较
中国 印度
钢铁产量 15.8万吨 140万吨
煤产量 3200万吨 3300万吨
发电量 43亿度 49亿度
水泥 66万吨 210万吨
棉纱 32.7万吨 58.5万吨
流离失所的饥民
被炸毁的滦河大桥
被炸毁的矿井
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
思考:图表反映什么现象?
新中国成立之初, 西方国家对中国推行怎样的政策 我国行业分布存在怎样的问题
思考:“一五计划”重点建设区域和行业分别是什么?试分析原因。
【问题1】八大对当时 形势的变化 作出了怎样 的判断?
【问题2】八大对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怎样 的判断?
【问题3】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 么?
阅读并归纳
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试分析原因。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曾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问题探究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曾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问题探究
后果: 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评价: 反映了愿望和建设的热情, 但忽视客观经 济规律
启示: 要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生产关 系调整要与生产力相适应
“文革”时期哪两个时间段经济形势较好 为什么
工农业总值 3967亿元 比上年增加9.2%
国家财政总收入 809.7亿元 比上年增加5.6%
国民收入 2318亿元 比上年增加8.3%
材料一: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
材料二: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的情况
工农业 工业 农业
总产值或收入 4504亿元 3219亿元 1285亿元
比上年增加 11.9 % 15.1 % 4.6%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如何理解“文革”期间是国民经济的劫难?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73年 75年
中国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