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28 07:2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测试系列卷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关于科学推测,正确的叙述是(  )
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
B.科学推测需要严密的逻辑
C.科学推测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D.以上三项都需要
2.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经历了四个化学进化过程,其中小分子有机物(如氨基酸)的形成和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分别是(  )
A.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
B.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C.都在原始海洋中
D.都在原始大气中
3.对于地球上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科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宇生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宇宙的其他天体。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表明:其他天体上存在氨基酸等有机物,而且这些氨基酸是地球上生物所没有的。由此,你认为“宇生论”的观点(  )
A.是错误的,因为米勒实验已经证明了生命起源于地球
B.是错误的,因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已说明了生物是进化来的,而不是来源于外星球
C.是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不能肯定,但也不能轻易地否定
D.是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4.在原始地球上,由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需要能量,能提供能量的条件是(  )
A.闪电、宇宙射线
B.紫外线、火山爆发
C.地球深处的放射线和陨石引起的冲击波
D.A、B和C
5.若△、□、表示具有亲缘关系的三类生物,如图是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A.△→□→☆
A.☆→□→△
C.△→☆→□
D.☆→△→□
6.通过对挖掘出的始祖鸟、孔子鸟、中华龙鸟化石的观察,可以说明(  )
A.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B.古代两栖类进化成原始的爬行动物
C.哺乳动物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D.古代的鱼类进化成为两栖类
7.科学考察发现,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慢。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海洋环境相对稳定
B.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
C.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
D.海洋环境中生存斗争相对激烈
8.大量可靠的证据证明,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来的。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细胞色素c不能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但可以推断生物进化的顺序
B.同源器官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C.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D.中华龙鸟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9.恐龙曾经作为地球上的“霸主”达一亿多年,却在距今约六千多万年前神秘地绝灭了。有科学家认为,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灭绝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以下所列证据中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
A.科学研究表明,恐龙大量灭绝的时间相对较短
B.恐龙化石常常是集中出现,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大批死亡的
C.恐龙数量减少的同一时期,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D.在墨西哥,人们发现了一个大坑,它是由六千多万年前一颗直径近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大的行星和陨石撞击地球会造成地球尘埃飞扬,导致生物大量死亡
10.某个城市,工厂林立,烟雾弥漫,结果把树皮熏成黑褐色,生活在树上的桦尺蛾有深色和浅色的,这种情况下(  )
A.深色少,浅色多
B.深色多,浅色少
C.深浅色一样多
D.无法确定
11.同学们了解变色龙吗?变色龙学名叫“避役”,俗称变色龙就是因为它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环境污染的结果
B.这有利于变色龙的捕食和逃避敌害
C.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这是对环境的适应
12.原始地球不具备下列哪种景观(  )
A.天空中赤日炎炎
B.天空中电闪雷鸣
C.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D.山清水秀、风和日丽
13.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有毒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14.右表所列哪种鸟将得到更
多的进化优势(  )
15.达尔文认为生物之间出现“生存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
A.生物个体之间有强有弱
B.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C.生物同时存在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
D.生物的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空间的矛盾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55分)
16.请阅读下面从不同地层里发现的化石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A.5000万年前的化石证明,始祖马只有现代狐狸那么大,前足4趾,后足3趾,生活在树林中。
B.4000万年前的化石证明,马的体形已有现代羊那么大,前足3趾,后足3趾,仍然生活在树林中。
C.2000万年前的化石证明,马进入草原生活。马的四肢加长。中趾长成唯一着地的趾,增强了快跑的能力。
D.1000万~300万年前的化石证明,马的体形已和现代马基本相似,前后肢都只有中趾着地,两旁的侧趾退化,能飞快地奔跑。
(1)从马的进化过程看,在马的进化过程中,它的前肢趾的数目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2)在马的进化过程中,体形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的四肢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的进化过程可以说明生物进化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所示的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__________
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______
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__。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______的分化,苔藓植物的
茎中没有__________,而较晚出现的被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
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
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____。
(4)生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进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18.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S.L.Mi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16分)
下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装置。将装置内抽真空后,从a处泵入气体于玻璃仪器内,再将B中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利用电极模拟火花放电,经过b冷却后,形成的产物沉积在C中。请根据上述的说明,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勒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搜集到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以下资料哪些不支持米勒实验的结论,请简要说明。
资料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科学事实。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
功,经研究揭示,月球表面的许多环形山是陨石坑,它们是在月球刚形成时被大量天体撞击造成
的。这表明太阳系形成初期,天体碰撞频繁,地球也不会例外。可以推测,那时地壳比较脆弱,到
处火山爆发,地球表面温度极高,即使有少量的CH4和NH3,放出,也会立刻被高温和极强的紫
外辐射裂解为CO2、H2和N2。
资料二:天文学家已发现了数十种星际分子(是指存在于星际空间的分子),它们大多是有机物。
1969年坠落在澳大利亚默奇森镇的顾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为了探究动物的体色与环境的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严重污染的工业区和轻度污染的工业区。一个月后,他们将所放养的桦尺蛾尽量回收并统计,其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6分)
(2)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______、成虫四个
时期,我们把这种发育类型叫作完全变态发育。
(3)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的结果。
A.长期烟熏
B.长期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长期自然选择
(4)如果严重污染的工业区的工厂通过技术改进,使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深色桦尺蛾的数量将会______,浅色桦尺蛾的数量会_________。
(5)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__________的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第七单元
第三章综合测评卷》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B
6.A
7.A
8.D
9.C
10.B
11.A
12.D
13.B
14.B
15.D
16.(1)前肢趾的数目由4趾→3趾→1趾
(2)体型逐渐增大
(3)四肢越来越大
(4)说明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进化的结果是使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17.(1)水
陆地
水生到陆生
(2)根、茎、叶
导管
简单到复杂
(3)化石
低等到高等
(4)自然选择
18.(1)模拟闪电
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吗
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
通过实验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
(2)资料一表明,早期地球表面温度极高,原始大气中不可能存在CH4、NH3,等物质,因此,这一资料不支持米勒实验的结论。资料二显示,星际分子大多是有机物,所以,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有可能来自星际分子,而不是来自地球,这也不支持米勒实验的结论。(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19.(1)如图所示
(2)蛹
(3)C
(4)减少增加
(5)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