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1)
R·六年级下册
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概念的意义,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熟练地进行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1.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概念的意义。
2.十进制计数法、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学过了哪些数?数的组成你知道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复习数的相关知识。
二、自主探究
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
1.理解数的含义
……花费4.96亿英镑修建的主体育场“伦敦碗”……中国代表团共有396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约占总运动员人数的3.77%……虽然金牌数比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出现了25.5%的负增长……
你能把学过的数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
数
整数
分数(小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自然数
2.
数的分类
数
整数
分数(小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自然数
分数和百分数、小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3.在直线上表示数
0
-3
1
3.5
5
4.复习数位顺序表和读写数
亿
万
个
5.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基本性质
40%
0.75
75%
0.8
小数
分数
百分数
0.4
80%
6.复习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
①位数多的数就大。
②位数相同的,从最高位数字起,依次比较,相同数位上数字大的数就大。
小数大小的比较:
①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
②整数部分相同的,看小数部分,从高位起,依次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字大的数就大。
分数大小的比较:
①分子相同的,分母小的大。
②分母相同的,分子大的大。
③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7.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大小的变化
三、巩固深化
1.说出下面各数中“2”表示的含义。
0.52
203.7
表示2个10
表示2个0.01
表示2个100
2.找规律,填数。
(1)0.9,0.99,0.999,0.9999,(
),…,这列数的每一项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
)。
(2)
,
,
,
,
,(
),…,这列数的每一项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
)。
0.99999
1
0
3.填空。
(1)一个数的亿位,千万位和千位上的数都是6,这个数写作(
),改写用“亿”作单位是(
)亿,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2)如果某工厂盈利30万元记作+30万元,那么-3万元表示(
)。
660006000
6.60006
66001
亏损3万元
3.填空。
(3)5.5和5.50的计数单位(
)(填“相同”或“不同”),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
(4)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不同
相等
四、课堂小结
数
整数
分数(小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自然数
数的认识(1)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数的意义进一步认识,使学生对数从零散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整体认识的高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共20张PPT)
数的认识(2)
R·六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1.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特征。
2.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一、引入新课
“六一”儿童节,张老师买来苹果64个,水果糖96颗,平均分给全班同学,都刚好分完。你知道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吗?
二、自主探究
3
×
4
=
12
1.因数和倍数
(1)因数、倍数的含义
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研究的数是自然数。
(2)2、3、5倍数的数的特征
2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或8
5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
3的倍数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3)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36的因数:1,
2,
3,
4,
6,
9,
12,
18,
36
54的因数:1,
2,
3,
6,
9,
18,
27,
54
1
1
2
2
3
3
6
6
9
9
18
18
36、54的最大公因数是18。
36的倍数:36,
72,
108,
144,
180,
216……
54的倍数:54,
108,
162,
216,
270,
324……
108
108
36、54的最小公倍数是108。
216
216
2.质数、合数、奇数和偶数
质数:如果一个数只有1与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合数:合数与质数相对,如果一个数至少有三个因数(除0外),即除了1与这个数本身之外,至少还有另外一个因数的话,这个数叫做合数。
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3.用公因数和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六一”儿童节,张老师买来苹果64个,水果糖96颗,平均分给全班同学,都刚好分完。你知道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吗?
64
96
2
32
48
2
16
24
2
8
12
2
4
6
2
2
3
64和96的最大公约数是2×2×2×2×2=32
答:这个班最多有32人。
三、巩固深化
1.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把0.56扩大到它的100倍是560。
(
)
(2)0是正数。
(
)
(3)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真分数。(
)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5)a(a>1)的所有因数都小于a。(
)
×
×
×
×
×
2.填空。
(1)试写出100以内17的倍数:
(
)。
(2)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最大两位数是(
)。
(3)24的因数中,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
)。
17,34,51,68,85
120
90
2
3.一摞作业本,3个3个地数剩余2个,4个4个地数剩余3个,5个5个地数剩余4个。这摞作业本最少有多少本?
60-1=59(本)
因为3、4、5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这摞作业本最少有59本。
4.一箱苹果有40多个,如果把这箱苹果每8个装一盒,还剩余6个;如果每10个装一盒,也剩余6个。这箱苹果有多少个?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箱苹果的个数减去6的差正好是8和10的公倍数,且这箱苹果的个数要大于40且小于50。
解答:8=2×2×2
10=2×5
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2×2×2×5=40,40+6=46(个),40<46<50,
得出:这箱苹果有46个。
四、课堂小结
质数、合数
因数
和
倍数
数的认识(2)
奇数、偶数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巩固因数和倍数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更进一步,通过整理与练习巩固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