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墨画,体验墨色变化的艺术魅力。
2.在了解树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方法画一两棵树。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感受水墨画独特的情趣。
4.增强学生爱绿护绿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水和墨表现具有墨色变化的树。
教学难点:侧锋、中锋、干笔皴擦的灵活运用表现树的特征。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对树的感受。
教师准备:课件、水墨画工具材料等。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颜料、调色盒、2~3张宣纸,每小组l~2张大宣纸,毛毡或旧报纸。
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3分)
师:老师听说我们二(3)班小朋友最喜欢上美术课了,是这样吗?(是)为什么喜欢呢?有趣、好玩……那.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你们欢迎我的加入吗?欢迎!那小朋友们能用掌声来欢迎我么?我们班的同学还真热情!老师谢谢你们!
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一起玩个小游戏,老师这里有毛笔,你能用它画出线条吗?谁愿意来试试?(注意表扬学生)
师:你用过毛笔吗?敢用吗?少蘸点墨请你在纸上画又粗又长的线条能做到吗?(提醒学生蘸好墨再刮一下不要让墨滴下来)再画细些短些的线条;点一些点。这些线条组合到一起,像什么呢?(树)这个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画出来一棵树,真的好聪明呀!此处有掌声!
板书:树。
师:那同学们知道树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吗?出示图片。板书:干
枝
叶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线条(课件),可以组成树吗?
想一想:用什么线条做树干,用什么线条做树枝。(演示)最后点叶。
2、
学生分组试画。(体验一)(8分)
(悄悄指导一组学生先蘸水再蘸墨画出墨色变化,每组选一名学生上台展示点评,对比墨色的变化,引出水的使用。)
师:1、你觉得谁的树画得好看?为什么?
2、这位同学的画和其他三个同学的画有什么不同吗?有的地方墨色深,有的地方墨色浅)板书:浓淡
3、问有浓淡变化的学生,你怎么做到的?
生:我尝试先蘸水再蘸墨来画的
师:那我们按照他说的方法来试一下,请同学们注意看(师示范画浓淡变化的线条)毛笔蘸了水,再蘸墨来画,就能画出浓淡变化的线条!果然能画出浓淡变化的线条。
(几位小画家请上位)
师:这种用水和墨来还画的画——水墨画。(板书:水墨画)
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绘画技法,所以也叫中国画,简称国画。
3、
体验二:感受水墨画中的墨色浓淡的变化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别的班小朋友画水墨画,想看看吗?
师: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画面中有浓淡变化吗?(生自由发言)
看了小朋友的画,你想再试一试吗?注意先蘸水再蘸墨,画出浓淡变化哦!
?实物投影出示三幅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幅水墨适宜的;一幅水分太少;一幅水分太多的作品点评。重点说说谁的墨色变化丰富。
三、和大师面对面(10分)
同学们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小朋友第一次画水墨画就画得这么漂亮,真的很了不起!还想画的更漂亮么?(想)那我们再来向大师们学习学习吧。(课件出示四幅名作)
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哪里有浓淡的变化?
(傅抱石。柳:结合画面说一说为什么这一棵树画的浓而那一棵树画的淡?让学生体会浓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傅抱石。大树:树干的浓淡对比表现了树的苍老,叶子的浓淡表现了枝叶的浓密,画面中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对生命的礼赞;青松:高大挺拔,面对风雪顽强不屈,赞美了像松树一样坚强不屈的人;山水:山清水秀表现了祖国山河的秀美,表达了画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师:大师的画运用丰富的墨色变化表现出了树的质感和特点。表达了大师对树的喜爱和赞美。我们家乡什么树最多?(课件出示杨树图片)你喜欢他们吗?你觉得杨树长的怎么样?(粗壮
高大
直
挺拔)
师:杨树就像一位高大朴实无私无私奉献人,你想赞美他吗?
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和老师一起画一画家乡的杨树!谁愿意?
四、师生合作示范(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么画的,随时提问学生下一步你觉得该怎么办?)
五、爱泗阳
爱家乡(体验三)(15分)
师:泗阳是意杨之乡,房前屋后、乡村田野、道路两旁到处都是高大挺拔的意杨树,杨树成了我们泗阳最亮丽的风景。同学们能用学到的水墨画方法小组合作一幅画,表现杨树的高大挺拔吗?(出示作业要求)
学生分组作业,教师参与小组活动。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五、作品展示、评比。(3分)
评选优秀作品。准备个画板画架,小组作品贴在画板上展示。
1、各小组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哪些地方画的比较成功,哪些地方还不够好,你们组谁的表现最棒!
2、你认为哪一组的作品最好,为什么?
3、教师点评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水墨画树,同学都学会了用水墨来画画,每个人的画各有特点都很漂亮!老师想问问,这节课你们玩得开心吗?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开心最重要!最后老师祝同学们天天开心,健康成长!请同学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整理好教室,注意爱护环境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