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9《苏武传》粤教版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选修9《苏武传》粤教版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7 00:1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苏武传
班固《汉书》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后任兰台令,经过20多年的努力,写成《汉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
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其作品《汉书》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
作者班固简介
家庭---
父亲:
班彪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作品----
史书:
《汉书》
辞赋:
《两都赋》
诗:
《咏史诗》
本传梗概:苏武是汉朝杜陵人(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字子卿。武帝时,以中郎将身份,持符节出使匈奴,不料单于竟以威力逼他投降,苏武不肯屈服。又派汉降臣卫律以“荣华富贵”诱武投降,苏武说:“屈节辱命,有何面目回大汉国土。”说罢,引出佩刀自刺,卫律急忙上前阻止不及,武气绝很久,才醒过来。单于赏识他这种志节,更想收揽他,但终不答应,于是将武幽禁在地窖中,不给饮食,天冷下雪苏武又饥又渴,吞咽雪块和节上的旃毛,以充饥渴,经过数日不死,匈奴惊奇以为神,于是迁武到冰天雪地无人烟的北海上牧羊,要他等待雄羊产乳才让他回国,不给食物,
苏武饿时,便挖掘野鼠所聚的野草和果实充饥,在此艰难困苦的境遇下,度过五、六年。有一次单于弟弟到北海打猎,发现苏武志节高尚,深为敬爱同情,送他衣服饮食。
又经三年,单于又命李陵到北海为武设酒席歌乐,和武畅饮并劝他说:“足下虚心要等待回归汉土,毕竟不可得,只有在此无人之地,空自挨受苦难而已,你一片忠义,谁能看到?”苏武说:“我父子对朝廷,无功无德,而蒙皇上成就,位列将爵通侯,此生常愿肝脑涂地报效,如今既得机会杀身报答,实在甘心乐意,为人臣事奉国君,犹如人子事父,子为父死,毫无所恨,愿勿再说了。”
李陵与苏武欢饮数日,又劝苏武说:“但愿子卿听陵所劝。”苏武说:“
我自分已死甚久,假若必定要我投降,就请结束今日的欢宴,让我效死于当前。”李陵见武至诚坚决,喟然感叹地说:“唉!义士,陵的罪过真是上通于天了。”说罢泪下霑襟,与苏武诀别而去。
后来李陵又到北海上,告诉苏武说武帝已经驾崩,苏武得知消息,面向南方,悲痛号哭以致呕血,约有数月。
到了昭帝即位时,匈奴与汉和亲,汉使假托说:“汉天子在林中射得一只雁,足上系有帛布书写‘苏武被困在某泽中’请予放回。”单于惊奇承认,于是放归苏武。
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回国后,授官典属国,赐钱二百万,田地二顷,住宅一区,到了宣帝即位时,又赐爵关内侯,苏武将所得赏赐,全部施送兄弟老友,家中不留余财,享年八十余岁才安然去世。
——《语译历史感应统纪》
段落划分
(1)
奉命出使
(2-3)
受累自刺
(4)
卫律劝降
(5-6)
北海牧羊
(7-8)
李陵劝降
(9-10)
全节归汉
白发丹心
忠义千古
正音正字
栘(yí)中厩(jiù)监 
且(jū)鞮(dī)
单(chán)于(yú) 缑(gōu)王
遗(wèi)
昆(hún)邪(yé)王
浞(zhuó)
阏(yān)
氏(zhī)弩(nǔ)
重(zhòng)负国
秩(zhì)
訾(zī)
熅(yún)
北阙(què)
窖(jiào)
啮(niè)
旃(zhān)
徙(xǐ)
羝(dī)
廪(lǐn)
旄(máo)
於(wū)靬(jiān)
弋(yì)
缴(zhuó)
檠(qíng)
棫(yù)
辇(niǎn)
劾(hé)
斧钺(yuè)汤镬(huò)
衿(jīn)
贳(shì)
隤(tuí)
秩(zhì)
第一段重点字词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5、置币遗单于
介词,表原因
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使动用法,使……归
以…身份
用作礼物的
玉、马、皮、帛等赠送
第二段重点字词
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2、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3、以货物与常
4、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
5、其一人夜亡
刚好

财物
暗地里
一向
熟识
私下、偷偷地
逃跑
第三段重点词句

告诉
连累
更加
对不起
假使
1、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2、事如此,此必及我。
3、见犯乃死,重负国。
4、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5、宜皆降之。
6、舆归营
7、单于壮其节
使动,使…投降

抬,扛。名词作动词
以……为壮,意动用法
第四段重点词句
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3、本无谋
4、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5、空以身膏草野
6、君因我降
8、畔主背亲,
9、反欲斗两主
10、若知我不降明
逐渐痊愈
使动,告知
定罪

没有参加谋划

名词作动词,滋润
顺着
通“叛
使动用法,使…争斗

第五段重点词句
1、白单于
2、天雨雪
3、匈奴以为神
4、羝乳乃得归
5、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告诉
名词作动词,下
把…当作
名词作动词,生育

隔离
别的
第六段重点词句
1、杖汉节牧羊
2、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3、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拄着
用檠矫正弓弩
供给供应
1、武使匈奴明年
2、不敢求武
3、故使陵来说足下
4、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
5、扶辇下除
6、子卿尚复谁为乎?
7、皆为陛下所成就
8、兄弟亲近
9、子卿壹听陵言
10、自分已死久矣
11、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第二年
访问
劝说
通“无”“现”
台阶

提拔
成为皇帝亲近之臣
副词,一定,务必
料定
通“襟”衣襟,通“诀”辞别
第七八段重点字词
第九段重点词句
1、汉求武等
2、得夜见汉使
3、如惠语以让单于
4、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5、庶几乎曹柯之盟
6、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7、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
寻求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责备
道歉
确实活着
也许可以
每天从早到晚或以前往日
通“已”
1、复终身
2、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当初
第十段重点词句
免除徭役
变白
通假字
女为人臣子
畔主背亲
头县北阙
与旃毛并咽之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空自苦亡人之地
信义安所见乎
因泣下霑襟,与武决去
前以降及物故
请毕今日之驩
“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畔”通“叛”,背叛
“县”通“悬”,悬挂
“旃”通“毡”,毛织品
“去”通“弆(jǔ)”,收藏
“亡”通“无”
“以”通“已”,已经
“衿”同“襟”。“霑”通“沾”
通“诀”,诀别
文言知识归纳
“驩”通“欢”,欢聚
“见”通“现”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其一人夜亡
天雨雪
宜皆降之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
欲因此时降武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空以身膏草野
杖汉节牧羊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使…归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名词作动词,下
使动用法,使…投降
名词作动词,用车子送
意动用法,以…为壮,认为…豪壮
使动用法,使…投降
使动用法,使…争斗
名词作动词,滋润
名词作动词,手中拿着
文言句式
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2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3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4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5
见犯乃死,重负国.
6
何以女为见?
7
皆为陛下所成就
8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子卿尚复谁为乎
10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信义安所见乎
(判断句)
(被动句)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之介宾与动宾:
君何患焉?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姜氏何厌之有?
唯余马首是瞻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子卿尚复谁为乎?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彼且恶乎待哉?
疑问句
“之”“是”作标志
否定句
自刺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刚毅忠贞
晋羊祜、字叔子。镇襄阳。与吴将陆抗接境。每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欲进谲计。祜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抗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疾。祜馈以药。抗即服之。人多谏抗。抗曰。岂有酖人羊叔子哉。
古云。兵不厌诈。乃羊祜之遇陆抗。战必克期。不为掩袭。有进谲计者。饮以醇酒。使不得言。故敌将服其药而不疑。敌国军民。闻其丧而罢市巷哭。其信之孚及敌人。伊古以来。除叔子外。更无有二。
羊祜推诚
西晋初年,有一个叫羊祜(字叔子)的将军,带领军队镇守襄阳,那个地方是同吴国将军陆抗的防区相毗连的。他们两边的军队,每次交锋动兵,一定要预先约定了日期才开战,不用暗地里袭取的计划,凡是军队里的将帅要进献奇谲的计策,羊祜都给他喝很厚味的酒,使他不能说出计策。
陆抗有时候送给羊祜的酒,羊祜丝毫没有戒心地喝了。陆抗生了病,羊祜送给陆抗的药,陆抗也立刻吃下了,人家都劝陆抗不要服这个药,陆抗说:“哪里会有毒死人的羊叔子呢?

卫律威逼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威武不能屈
北海牧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贫贱不能移
李陵利诱——
兄弟自杀
高堂已逝
妻子改嫁
儿女无踪
武帝无常
武曰:“(1)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2)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3)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富贵不能淫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哀悼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赤诚忠义
文章主题
《苏武传》集中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主题:
孟子: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