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回归教材,命题预测-唐宋变革
[第26题命题范围预测]
1.
唐宋变革:
政治上:贵族社会向官僚社会转变;三省制向一省制发展;科举制发展,门阀士族衰落,文官体制日益完善,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宋代的文官政治
(学术热点)
经济上:“不抑兼并”;“商业革命”;经济重心南移;富民阶层兴起;租佃关系发展。
思想:儒学复兴;宋明理学;“重利”“功利”价值观;市民文化;四大发明。
重点关注:理学兴起的原因及其与先秦儒学的关系;理学体现的时代精神:求理精神、主体精神、忧患精神、力行精神、求实精神、道德精神、兼容精神。
2.台谏制度: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历史久远,从广义上可分为台官和谏官两大系统。到了宋代台谏合二为一。宋代台谏官由皇帝亲自任命,完全脱离了相权的控制,成为皇帝直接控制下监视百官的耳目,且以宰执为主要对象。宋代独特的台谏制度
,对于巩固皇权
,防止权移臣下起到了独特作用。但物极必反,由于宋代“不杀士大夫”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台谏官肆无忌惮,闻风滥劾
,致使许多官吏忧谗畏讥,求全苟且,败坏了官场作风因,甚至给皇权造成了极大地制约,违背了皇帝的初衷。
3.儒学发展——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世俗化、平民化(成为民众日常行为规范);方法论:格物致知(向外);陆王心学:本心良知(向内)。
4.文化上: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诗词、书法、绘画(有意无法的特征);世俗画、文人画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①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②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③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④科技使用: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
社会上:文化重心下移,市民阶层形成;由贵族文化向庶民文化(市民阶层)转变;文学上从雅到俗;书法上从碑书为主到帖书为主;绘画上从宗教政治题材到风俗画兴盛
考题预测
1.(2020·江西南昌一模·26)唐代的宫廷体育、美术与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狩猎、马球、舞马之术、武艺,到养生、下棋的体育运动,在皇帝的热衷下,全国上下掀起了热潮。结合上述材料,据《马球图》可以推知( )
A.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B.当时文人画已初步流行
C.唐王朝好勇斗狠的民风????????????????????????D.北方文化性格引领潮流
2.(2020·陕西二模·25)《史记·武安侯列传》记载:“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昕。”对此有学者认为:当时相权过大威胁君权。也有学者认为:皇帝不但不想削弱宰相权力,反倒亟力放手宰相行使权力。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认识角度的差异影响史论????????????????????B.史料太过单一无法得出结论
C.历史认识都是为现实服务的????????????????D.因受时代影响不能形成结论
3.(2020·河南新乡二模·26)下边为某学者对唐代前中期逃户数占比变化的统计表(单位:户),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
时间
总户数
在籍户数
逃户数
逃户比例
武德元年(622年)
6500000
2500000
4000000
62%
神龙元年(705年)
7654201
6156141
1498060
20%
开元十四年(726年)
10101800
7069565
3032235
30%
开元二十年(732年)
10935207
7861236
3073971
28%
天宝十四年(755年)
14818423
8919309
5899114
40%
乾元三年(760年)
15830411
1921145
13899266
88%
广德二年(764年)
16689540
2933125
13756415
82%
元和二年(807年)
5436148
2440254
2995884
55%
A.政府注重逃户的安置工作????????????????????B.脱籍人数不断增加
C.政治环境影响社会秩序????????????????????????D.财政收入持续受损
4.(2020·福建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26)宋代设有给舍与台谏两类职能有别的官员。在中枢决策形成过程中,给舍可以封驳拟下达的诏令;若颁出的政策内容失当或朝政措置不当,台谏则可规谏廷辩。该举措有利于( )
A.激发臣民议政的热情????????????????????????????B.提升君主决策的质量
C.完善分权制衡的体制????????????????????????????D.建立虚君制度的架构
5.(2020·四川眉山二模·26)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知杭州。刚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随即“湿疫”疫情四起。他带头并号召富豪捐款修建名为“安乐坊”的医院,“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续资治通鉴长编》),可见( )
A.宋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B.宋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
C.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D.宋朝开始中药治疗疫疾
6.(2020·贵州“阳光校园·空中黔课”3月线上阶段检测·3)土司制度是元朝时期开始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地方管理制度。其长官土司既是由中央政府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土司制度的实施( )
A.加强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B.体现了分封制的持续发展
C.保证了西南和西北地区的长期繁荣????D.对元朝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7.(2020·广东深圳一模·27)忽必烈意取传统经典《易经》中“至哉坤元”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向来以正统皇帝自居的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雍正帝宣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这说明( )
A.中华文化凝聚力很强????????????????????????????B.传统华夷观已经被摒弃
C.民族平等思想的发展????????????????????????????D.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
8.(2020·福建莆田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27)
表2
元朝中期吏部统计表
(单位:员)?
蒙古人、色目人
汉人、南人
总计
朝官
938
1151
2089
京官
155
351
506
外任官
5689
14236
19925
表2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表明当时元朝( )
A.巩固了大一统国家????????????????????????????????B.注意发挥汉族地主作用
C.实行四民平等政策????????????????????????????????D.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9.(2020·湖北武汉高中毕业生学习质量检测·26)图7是中国古代某个朝代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
图7?
这一设置( )
A.提高了行政效率????????????????????????????????????B.体现崇文抑武的方针
C.实现了权力制衡????????????????????????????????????D.有利预防内部的动乱
10.(2020·四川德阳一模·7)北宋初期,中央剥夺了州县的行政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通过通判、巡检、县尉来完善地方管理职能,并藉由户等制、乡役制、保甲制来加强对乡村民众的控制。这反映出,北宋( )
A.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B.乡村治理的制度完善
C.地方官丧失了治理权????????????????????????????D.中央权力向基层渗透
21.(2020·湖北宜昌一模·26)欧阳修认为,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反映了( )
A.赋税征收更公平合理????????????????????????????B.赋税制度因时因势调整
C.土地兼并已不受限制????????????????????????????D.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22.(2020·广东深圳一模·26)有学者检录宋代史料,从中搜罗出有关动物保护的诏令共57篇(表1)由此可知当时( )?
动物保护诏令颁布时间分布(表1)?
季节
春
夏
秋
冬
时间(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诏令(篇)
6
10
2
5
6
4
0
12
2
3
4
3
合计(篇)
33
24
A.建立了完备的动物保护奖惩机制????????B.生产活动注重时节和万物生长的规律
C.禁止猎杀一切珍禽奇兽驴骡驼马????????D.官员和百姓具有高度的动物保护意识
23.(2020·重庆南开中学高三3月月考·26)宋代私人编撰农书开始兴盛,并广为流传,既有综合性的《陈旉农书》,也有大量专业性农书如《蚕书》、《荔枝谱》、《橘录》、《笋谱》、《菌谱》、《菊谱》《洛阳牡丹记》。这反映了宋代( )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发展
C.对农业科技的系统总结????????????????????????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领先
24.(2020·山西大同一模·4)两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剧了土地用养的矛盾。对养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租佃制的逐渐盛行。南宋时期农民逐渐拥有了土地的永佃权,且可将租佃权在土地市场上交换转让。土地租佃制的发展( )
A.加剧了地主和农民矛盾????????????????????????B.消除了土地用养的矛盾
C.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
25.(2020·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26)从南宋楼璹《耕织图》始,我国历史上先后创绘了几十套体系化的耕织图,而它们基本上又是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的(如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清康熙《耕织图》
A.统治者重视教化劝农????????????????????????????B.经济文化格局的影响
C.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D.江南耕作技术最发达
26.(2020·江西景德镇二模·26)12世纪,富庶的南方省份福建主要进口稻米,而在当地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和甘蔗,在北方市场上高价出售。以至于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尽管此举收效甚微。材料反映了( )
A.区域间长途贩运较发达????????????????????????B.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发展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趋势????????????????????????D.粮食供给危机日益显现
27.(2020·湖南永州二模·26)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
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B.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C.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D.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
28.(2020·福建厦门一模·26)
表1
关中各州府客户占当地总户数的比值及全国的平均值(%)?
关中诸州府
全国平均
雍州
乾州
同州
华州
耀州
邠州
凤翔州
北宋初期
43
19
18
41
24
29
33
42
北宋后期
(京兆府)29
13
15
24
10
26
31-34
注:北宋的客户即佃农
据表1可知,北宋时期关中地区( )
A.自耕农经济占据一定优势????????????????????B.土地兼并现象较为突出
C.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D.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29.(2020·四川成都二模·27)
表1
某学者整理的宋、明两代经济状况比较表(部分)?
宋(960—1279年间)
明(1368—1572年间)
钱币铸造量(全国)
26,000万贯
400—600万贯(约等于宋代熙宁年间一年铸造量)
劳动力价格
(江南地区)
技术劳动力
(月工资)
约4500钱加9斗米
约600钱或同等价值谷米
士兵(月工资)
约3000钱加15斗米
约200钱或同等价值谷米
实际流通主要货币(江南地区)
金、银、钱
米、谷、银、布
据表1可知,与宋代比较,明代前期、中期的江南地区( )?
A.政局动荡促使钱币大幅贬值????????????????B.民众收入减少导致生活困苦
C.商业贸易发展相对缺乏活力????????????????D.白银大量流入影响经济秩序
30.(2020·河南中原名校高三下学期质量考评一·26)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 )
A.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B.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D.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据材料“唐代的宫廷体育、美术与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狩猎、马球、舞马之术、武艺,到养生、下棋的体育运动,在皇帝的热衷下,全国上下掀起了热潮”,可知唐朝的娱乐生活离不开马,而马主要在北方放牧,故选D项;唐朝的生产方式仍然是男耕女织,与当时的体育活动关系不大,排除A项;《马球图》和全国体育热潮,与集文学、书法和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文人画不符,排除B项;《马球图》和体育活动说明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变化,与“民风”无关,排除C项。
2.【答案】A
【解析】材料中,两位学者分别从相权与君权的矛盾、宰相的作用两个角度来分析史实,因此得出不同的结论,说明认识角度的差异影响史论,故选A项;材料中两位学者都得出了各自的结论,只是结论不同而已,且这与二者认识角度不同有关,与史料的多少无关,排除B项;C选项描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论从史出,历史结论来源于史实,不会因时代久远而无法形成,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据唐代前中期逃户数占比变化的统计表,可知自唐武德元年至天宝十四年,逃户人数及其所占比重虽有波动,但总体在大幅度降低,这是由于唐前期实行休养生息、与民休息的政策,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的得到了恢复与发展,而天宝十四年后爆发了安史之乱,整个社会开始处于战乱与动荡局面,民不聊生,造成逃户人数猛增,因此政治环境的稳定与否影响社会秩序,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唐朝中前期逃户人数及其所占比重,没有提及政府的安置工作,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脱籍人数时有增加、时有减少,并不是不断增加,排除B项;逃户增加的确会影响唐代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持续”一词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给舍掌管封驳,台谏职在规谏廷辩,这有利于减少决策过程失误,提升君主决策的质量,故选B项;材料强调给舍与台谏的职能,不涉及一般臣民议政问题,排除A项;给舍与台谏设立的最终目的是为君权服务,材料体现二者的分权,但不体现制衡,排除C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不是虚君,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由苏轼商人杭州知州,带头抗疫和号召建设医院,说明宋代疫病防治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故选C项;题干反映的是杭州因大旱随即“湿疫”,疫情四起指的是受暑热与湿气而引起的疾病,并没有其他疫情灾害发生,排除A项;从题干并未不能直观看到宋皇室对疫情的态度,但是根据常识,苏轼作为杭州知州须将地方疫情汇报中央,排除B项;疫情自古有之,汉朝就有华佗为受黄河水灾后疫疾诊治的说法,宋朝并非第一个开始中医治疗疫疾,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元朝设置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官“土司”的权力——“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可知其权力非常之大,这就势必会对中央集权造成比较大的威胁,故选D项;由于土司的权力比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中央的分裂势力,这样就会弱化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在西周后期已经瓦解了,元朝时的土司制度并不是分封制的持续发展,排除B项;既然土司制度会对中央集权产生威胁,那就不能保证西南和西北地区长时间的繁荣与发展,排除C项。
7.【答案】A
【解析】忽必烈和雍正帝为少数民族,朱元璋为汉族,三位皇帝的做法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性,说明中华文化凝聚力很强,故选A项;传统华夷观逐渐被摒弃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民族统一思想,并未体现民族平等,且元朝实行“四等人制”说明民族并不平等,排除C项;朱元璋是汉族,其做法不能说明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据表2元朝中期吏部统计表可知:朝官、京官和外任官中汉人和南人的比重都高于蒙古人、色目人,说明元朝统治者重视汉族地主的作用,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大一统,排除A项;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排除D项。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知州”、“通判”等关键词可知这是宋代的地方政制,通过地方分权,有利于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预防内部的动乱,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地方分权,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A项;“崇文抑武”是文武地位的转换,与材料主旨地方分权无关,排除B项;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地方县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并非“权力制衡”,排除C项。
10.【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中央剥夺了州县的行政权,加强对乡村民众的控制”,可知中央通过剥夺,设置官员,相应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而非强调地方行政效率,排除A项;据材料“通过通判、巡检、县尉来完善地方管理职能,由户等制、乡役制、保甲制来加强对乡村民众的控制”,可知北宋初期并非完善地方管理职能,而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据材料“通过通判、巡检、县尉来完善地方管理职能”,可知北宋初期,中央注重完善地方官员治理权,排除C项。
11.【答案】B
【解析】材料中欧阳修论述的是,开元以后因形势变化,租庸调法无法继续实行转而实行了两税法,说明赋税制度因时因势调整,故选B项;材料中并未将两种赋税法进行对比,无法看出哪一种更公平合理,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态度和措施,无法说明土地兼并不受限制,排除C项;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是“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带来的结果,但材料论述的是其原因,D选项不能完整概况材料信息,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据表1数据可知,宋代动物保护诏令春夏季多于秋冬季,而春夏季正值动植物繁殖、生长的高峰期,由此说明当时生产活动注重时节和万物生长的规律,故选B项;材料只提及宋代动物保护诏令的颁布时间分布,并未提及保护措施,无法体现建立了完备的动物保护奖惩机制,排除A项;材料也未提及动物保护的种类,无法得知是否禁止猎杀一切珍禽奇兽驴骡驼马,排除C项;动物保护诏令的颁布是政府行为,无法体现百姓是否具有高度的动物保护意识,排除D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宋代私人编撰农书开始兴盛,并广为流传,既有综合性的《陈旉农书》,也有大量专业性农书”可知此时宋代大量专业性农书的出现,农业得到很大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城镇大量增加,因而蔬菜、果品、花卉的园艺业发展适应市井平民的需求,故选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与材料所述时间“宋代”不符,排除A项;明清时期对农业科技的系统总结,与材料所述时间“宋代”不符,排除C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领先”体现宋代与其他朝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比较,而材料未涉及其他时间,排除D项。
14.【答案】D
【解析】租佃制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从长佃到永佃的发展,可以使农民更好地去协调用地与养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实行短期契约的分租制带来的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故选D项;农民长期甚至永久租种土地,并且可以转让租佃权,有利于缓解地主和农民矛盾,排除A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农民长期甚至永久租种土地,并且可以转让租佃权,会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使用自主性增强,有利于弱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排除C项。
15.【答案】B
【解析】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移至江南地区,故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经济文化格局变化的影响,故选B项;统治者重视教化劝农,体现的是对全国农业生产的关心,不会导致江南地区成为耕织图主角的现象出现,排除A项;南宋时,随着都城的南迁,江南地区成为政治中心,但其后的朝代都城又迁回北方,因此我国政治中心逐渐南移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各地耕作技术的对比,因此无法得出江南耕作技术最发达的结论,排除D项。
16.【答案】B
【解析】据材料“富庶的南方省份福建主要进口稻米,而在当地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和甘蔗,在北方市场上高价出售”可知南方省份主要种植经济作物而不是粮食作物,是为了在市场上获取高额利润,故选B项;材料中只是提到种植物种的不同,没有提到交通问题,排除A项;12世纪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项;南方主要进口粮食是为了种植经济作物获取利润,只是粮食依赖于进口,而不能反映粮食短缺危机,排除D项。
17.【答案】B
【解析】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推动了土地的高度集中,带动了租佃制的发展,而租佃制释放了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活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了经济与社会发展,说明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故选B项;土地兼并加重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而非减轻,排除A项;材料“‘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强调的是不抑兼并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并未提及贫富分化,排除C项;材料也并未提及不抑兼并对税收的影响,无法看出是否导致政府税源锐减,排除D项。
18.【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北宋时期关中地区佃农的比重为20%左右,土地租佃制相对较少,自耕农经济占据一定优势,故选A项;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北宋时期关中地区佃农的比重为20%左右,土地租佃制相对较少,土地兼并现象较少,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农业,未涉及商业,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农业经营方式,未涉及生产技术提高,排除D项。
19.【答案】C
【解析】由材料明代钱币铸造总量、技术劳动力和士兵的工资相对宋代减少,流通货币从宋代的金、银、钱发展到明代的米、谷、布等实物和白银,可知明代江南地区商业贸易发展与宋朝相比相对缺乏活力,故选C项;明代前中期国家统一安定,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民众收入的增减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白银流入的信息,排除D项。
20.【答案】A
【解析】为了有效应对开设商铺所带来“违章建筑”的问题,政府设立“街道司”、竖立“表木”、征收“侵街房廊钱”的举措体现了城市管理制度上的与时俱进,故选A项;“违章建筑”体现的是对空间的突破,并未涉及时间上的突破,排除B项;“侵街房廊钱”应属于罚款,而不是税收,排除C项;宋代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府的限制,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