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继前面两课教学的学习,学生对花卉的形态、结构、色彩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此课教材以水墨的眼光,引领学生感受水墨表现花卉的韵味,体验水墨创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对自然花卉进行观察取舍,并掌握用没骨法表现水墨花卉的浓淡干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欣赏、讨论、尝试练习、互动评价等多种方法,学习用适合的笔墨表现各种花卉的花、叶、枝干的各种方法。学习干湿浓淡的笔墨技法,并通过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等多种学习活动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探索、游戏中感受水墨的独特绘画语言,了解中国水墨画所具有的的传统美、寓意美和实用美。
教学重点:学会对自然花卉进行观察取舍,并掌握用没骨法表现水墨花卉的浓淡干湿。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花枝叶中丰富的层次变化的笔墨技法。
教师准备:
毛笔、墨汁、生宣、中国画颜料、调色盘、毛毡、笔洗、PPT课件、实物投影仪、各种花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
毛笔2-3支、墨汁、调色盘、中国画颜料、洗笔桶、抹布、毛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观察
1、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是一个百花争艳的季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海洋,去感受花的芬芳。找找你最喜欢的花?
2、师小结:我们观察到花朵是怎样围绕花心绽放的,捕捉到了那个瞬间的动态和特征。
【设计意图】本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观察花朵、花瓣、花心,了解花朵是围绕花心的特征。
二、揭题——比较
1、过渡:你以前画过花吗?用什么工具,怎么画的?学生回答。
2、想看看老师画的花跟你以前画的有什么不同吗?(播放视频)
3、揭题:我们今天要用水墨的方法画花。(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目的用意是跟学生以往画花儿的表现工具进行比较,揭示出本课所用工具与方法的不同。
三、新授
(一)观察——水墨特点
1、设置提问:水墨画的花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补充:水墨的对比与变化。(板书:浓淡)
【设计意图】水墨画花的浓淡变化示范,让学生初步感知水墨的特点。
(二)游戏:找花——再观察花的特征
2、设置提问:老师画的是什么花呀?小组合作找出对应图片。
3、设置提问:你是怎么找出来的?(荷花、菊花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发现没?我们用水墨画花,也要先观察花的特点。(板书:特点)
【设计意图】用有趣味的方式,比较花头、花瓣、花蕊,还有茎、叶的不同,学会观察花的各个局部。
(三)桃花(先观察再示范)
1、出示图片:这花熟悉吗?美吗?美在哪里?学生回答。(观察)
预设:①花——我们可以直接用颜色代替墨来画,你试试。
②枝干——可以怎么画?你来试试。
③叶子——叶子什么特点?谁来试试。
学生上台尝试画的同时教师设置提问你会先画哪个部分?
2、学生画完,教师点评加示范(讲笔墨)
3、出示图片,教师小结:你看,一张完整的水墨画花的作品就完成了。写上落款,印上章,这才是完整的水墨画花,也是和其他工具画花不同的地方。怎么样?方法学会了吗?(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板书:干湿、没骨法)
【设计意图】以先学后教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花、枝干、叶,以水墨表现形式入画,教师示范从构思到表现的完整过程和注意要点。
四、欣赏
(一)大师作品——讲技法
1、出示图片:清代画家赵之谦:没骨法
2、出示图片:画家黄宾虹:勾线
3、出示对比图,教师小结:我们用水墨来画同一种花,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会不同。
【设计意图】大师作品欣赏,感受同一种的不同表现侧重和方法,体会水墨画花的多样化表现技法所带来的无穷韵味。
(二)学生作品——巩固技法
1、出示学生作品:水仙花——讲构图
2、出示图片:蟹爪兰——讲姿态特征(板书:姿态)
4、出示学生作品:花园——讲布局
5、出示对比图:并列三幅——全颜色没骨、色墨结合、勾线+没骨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水墨画花可以用这么多方法。
6、欣赏更多学生水墨画花的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三张儿童作品的展示,分别让学生把握构图、姿态、布局,为学生创作做充分铺垫。
五、学生作业
1、小组分享图片讨论:花的世界里还有很多的花,你会怎么画?学生回答。
2、出示作业形式:接下来我们用水墨画花。画好了要落款签章,完整的水墨作品就完成了。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六、作业评价
1、教师点评:构图,用墨,用笔,用色,花的特征。
七、拓展
1、扇面:甚至直接画在扇子上,更有水墨的韵味。
2、清供图:古代的文人给这些日常物品赋予了吉祥的寓意,从古传承至今,雅俗共赏。
3、应用:我们现在同样追求生活情趣,你看,水墨画花出现在了衣服上……茶杯上。
4、结束语:泉中水,墨丹青,花瓣落地也有声,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设计意图】了解中国水墨画所具有的的传统美、寓意美和实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