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带上她的眼睛 一课一练测试卷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带上她的眼睛 一课一练测试卷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7 08:4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3
带上她的眼睛
(测试时间:15
分钟)
一、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封闭.(bì)
点缀.(zhuì)
灵犀.(xī)
隐没.(méi)
覆.盖(fù)
触.觉(zhù)
闲暇.(xiá)
懒.

(lǎn)
C.分享.(xiǎng)
短暂.(zàn)
跌.坐(diē)
凸.

(tū)
D.耗.尽(máo)
窄.小(zhǎi)
吟.唱(yín)
一缕.(lǚ)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漫步
迟顿
闷热
急剧增高
不期而至
B.拍摄
蔚蓝
安慰
相继去世
孤独寂寞
C.合拢
延伸
狭窄
循环系统
难以查觉
D.停箔
草丛
适应
激动不已
天涯海角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
永世长存。在历史的天空中,宇宙飞行、地航飞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是凯旋的飞行员还是为此
献身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
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
即使
铭刻
标注
B.功勋
即使
铭记
标记
C.功绩
无论
铭刻
标榜
D.功勋
无论
铭记
标注
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
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我发疯似的跑上楼,猛砸主任办公室的门,他不在,我情.投.意.合.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他果然在里面。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反问)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偶、比喻)
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通感、比喻)
我敬畏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黄河之波涛汹涌,敬畏珠峰之直插云天。(对比)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第一次太空飞行一个半世纪后,人类开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险,“落日”系列地航飞船就是这种探险的首次尝试。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7.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以大胆的科学幻想,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精彩的悬念伏笔,给人以巨大的阅读兴趣。
课文标题“带上她的眼睛”中的“眼睛”是指一位地航飞船上的地航员留在地表上的两只眼睛。
全文通过富有奇特功能的传感眼镜,将科幻小说中的“我”与远在失事后身处地心的地航船领航员小姑娘连接了起来,将现实中看起来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有声有色地虚构了出来。
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课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填空题
8.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
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
了……

)(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


文学常识填空。
《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
小说,作者
,中国
代表
作家之一。其代表作
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将中国科幻文学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三、简答题
默读全文后,你能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吗?
答:
课文是如何刻画“我”的性格特征的?
答:
如何理解这篇科幻小说的结尾部分?
答:
四、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
13—15
题。
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
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
呢……”
我在草原上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
“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
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
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
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选段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旅途感受的?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
“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请你说说选段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答: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C
A.没
mò。B.触
chù。D.耗
hào。2.答案:B
A.顿→钝。C.查→察。D.箔→泊。
答案:D
功劳:对事业的贡献。功绩:功劳和业绩。功勋:重大的贡献,特殊的功劳。根据语境“永世长存”,应选用“功勋”,排除
A、C
两项。根据关联词语相搭配“无论……都……”,故排除
B
项。
答案:D
“情投意合”指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心意相合。用在句中不合句意,应为“心有灵犀”。
答案:D
应为排比的修辞手法。
答案:C
A.句末的句号应在引号里边。B.句中的引号应为书名号。D.句中的破折号应为冒号。
答案:B
所谓“眼睛”,就是一付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象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
答案:(1)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2)环境描写
(3)语言描写
解析:理解语句内容,感知语句特征并抓住标志性字眼,结合常用的描写方法的特点恰当判定。
答案:科幻
刘慈欣
科幻小说
“三体”三部曲
解析:巧记妙背积累文学常识,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答案:文中的“我”带上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宇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宇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底下。
解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取主要信息,紧扣要点用精练的语言恰当概括即可。
答案:课文对“我”的性格刻画,多是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
写来进行的。“我”毫不介意带上女孩的眼睛,表现出“我”豪爽的性格特征,
却也因此缺乏耐心,而女孩无意中却成为“我”的老师,让“我”眼中的世界
与以前有所不同,“我”的转变表明“我”的心地善良,只是一直以来被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解析:了解课文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认识课文通过“我”与女孩的性格对比,凸显出文章主题,呼唤人们关注生活,回归最本真的美好。
答案:小说的结尾部分——透明的地球,两个主人翁已经交融在了一起,
“我”躺在大地上,能感受到从几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我”真正地打开了被世俗封闭已久的心灵,“小姑娘”已经变成了“我”的心脏。
解析:小说结尾部分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主旨,暗示主题,
深化中心,或兼而有之;也可能是委婉含蓄,言在意外,发人深思;也有强化
作者感情的作用。
答案:①“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从视觉角度描写草原景色。②“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从嗅觉角度描写草原上的醉人花香。③“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从触觉角度描写草原溪水的清凉。
解析: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需要从字里行间仔细寻找,并结合对内容的理解分析这些感官描写是为写什么服务的。
答案: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铺垫作用,为后文“我”发现“她”是“落日六号”领航员埋下伏笔。
解析:这句话出现在作者描写旅途感受之后,有着明显的提示性作用,结合后文可知此处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答案:科学与幻想的结合使得文章奇妙而又合理。“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这些描写都是在现实科学的基础上的合理想象。
解析:从文章中提取能体现科学与幻想相结合的语句,然后结合对内容的理解加以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