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制造和分解、利用(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4.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制造和分解、利用(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5-23 12:2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制造和分解、利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描述呼吸作用过程
2、阐明有机物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3、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4、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5、学会用归纳法归纳知识,并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
学前知识储备
1、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请根据光合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2)请写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物质① ② 。
(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A.有光无光均可 B.有光
(4)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5)图中的①和②进出叶片的“窗口”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____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2.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下图中的部分装置来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
必要条件”(以观察装满水并倒置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实验指标),应选择(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探究过程:
学习任务一:萌发的种子吸收氧气
等质量的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装入广口瓶甲、乙,盖上橡皮塞,放于黑暗处24小时,
为何将广口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什么?
现象:
甲瓶中的蜡烛
乙瓶中的蜡烛
说明:甲瓶里缺少  气,它是被萌发的种子   了。
结论:种子萌发分解有机物时需要吸收 。
学习任务二:种子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1、等质量的萌发的种广口,盖上橡皮塞,放于黑暗处24小时,
2、通过一个漏斗向瓶内注水
现象:
试管中的石灰水
说明:瓶里的萌发种子产生   
结论:种子萌发分解有机物时产生 。
学习任务三:种子呼吸释放热量
1、等质量的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装入保温瓶甲、乙中,盖上用棉花包裹的温度计插入保温瓶的种子中
2、2~3h后,观察保温瓶的温度
甲 ,乙
说明:瓶里的萌发种子产生   
结论:种子萌发分解有机物时产生
甲 乙
问题1、夏天,刚收获的新鲜小麦能不能长期堆放,为什么?
问题2、庄稼长期被水淹了,往往会死亡,原因是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怎么办?
问题3、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用途?
学习任务四: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相互关系
1、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能量变化
2、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学习任务五、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问题1、为什么农业生产要中期松土?
问题2、为什么洪灾过后,要及时洗苗(保持气孔通畅)?
问题3、如何贮藏粮食延长保质期?
问题4、如何贮藏水果,可延长其寿命?
练习
选择题
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A、只在白天 B、白天和黑夜 C、只在光下 D、只在黑夜
2下列哪种农业措施能改善根系的呼吸作用
A、施肥 B、浇水 C、中耕松土 D、锄草
3、农田淹水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 )
A、能量 B、氧气 C、二氧化碳 D、阳光
4、植物的任何部位都进行( )
A、 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5.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
A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5、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能量变化
应用探究题
在可控制温度和大气成分的温室中,以人工配制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天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除满足无机盐的需求外,应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 的浓度。
2、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应 ,以降低蔬菜的
如图所示,广口瓶内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内放一株绿色植物,瓶塞塞住,并用凡士林密封。
(1)要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目的是避免瓶内的植物进行 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在黑暗中放置较长时间后,发现广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得 ,表明植物 作用释放的 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3)然后,将该装置移到阳光下较长时间,取下其中一片叶进行脱色、漂洗、滴碘处理,结果发现叶片 (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 。
(4)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萌发的种子
煮熟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