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湖州八中 郎莉萍
湖州八中 郎莉萍
杨明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1000ml,并带回实验室。
研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方法和步骤: ① 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获得
4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 ② 随意抓取水稻种子5粒,分成5组。 ③ 取5只培养皿,垫上纱布。其中4只加入100毫升不同 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作为实验组;另1只培养皿加入200毫升的蒸馏水作为对照组。
④ 在每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1粒水稻种子。
⑤ 将5只培养皿置于恒温(25℃)培养箱内。
⑥1周后统计各组的发芽率。
活动一:
预测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结果:
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及水稻幼苗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 结论:
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中的种子萌发率都比蒸馏水中的低,幼苗根长也较短。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降低,幼苗根长也缩短。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3、控制变量很重要
2、对照实验要设置
4、取样要多防偶然
6、结果结论不混淆
5、观察指标要明确
1、实验目的要清楚
活动二:
设计一份实验记录单
培养皿 1 2 3 4 5
污染液浓度 1:10 1:20 1:30 1:40 蒸馏水
萌发率
根长度
(09湖州)小明同学从课外书中得知“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 实验材料:
小麦种子若干、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制,完全培养基含小麦胚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缺镁培养基比完全培养基缺少镁元素)。
实验步骤:
① 去掉小麦种子的胚乳。
② 将种子的胚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 粒,分别接种在完全培养基和缺镁培养基上。
③ 将他们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两周,然后观察统计。
请回答:
(l)去掉小麦种子胚乳的目的是排除胚乳中 对实验的干扰。
(2)培养两周后,观察的对象是 。
(3)每组为什么要选用较多数量的胚 ?
实战演练:
镁元素
幼苗叶片的颜色
减少由于种子死亡
或遗传差异带来的误差
温馨提示: 实验目的牢记在心,探究身份进入情境,
文字改画为图示法,绝对是一个好方法。
(4)小芳同学认为叶绿素的合成除了需要镁等矿物质元素外,还需要其他的一些环境条件。她设计了如下表的方案。
分析小芳同学的实验设计,你认为她要研究的问题是 。
实战演练:
叶绿素的合成是否需要光
根据实验设计方案提出研究问题的技巧是:
找到单因子变量和实验结果,
然后写出衔接两者关系的一个问题.
(09杭州)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实战演练:
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同一小组的王非同学在研究活动中,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不同种类的重金属污染液对动物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