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感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3 感觉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28 09:5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第五单元《感觉》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的第三课,眼睛、皮肤、耳朵、鼻子、舌头等是身体的感觉器官,感官接收到的刺激经大脑的分析处理后,人才能产生感觉。这就是感觉形成的机理,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本课的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的前认知入手,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资料阅读,使学生的认知到达高一级的水平,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反应。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感官的作用,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2、学会探究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的形成过程。3、愿意合作和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知道人体认识事物是多种感官共同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感觉的形成原理。
课前准备
菠萝、贴纸、平板电脑、圆葱。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导入
我们来认识一下菠萝,你想用什么方式呢?用一个字或者词来形容一下菠萝。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板书)那通过这些器官形成的反映,我们可以称为“感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感觉。
生: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等。生:香气扑鼻、黄色等生:眼睛,鼻子,舌头,皮肤,耳朵。
认识感觉
这些感觉器官对应哪些感觉呢?(板书)
生:眼睛—视觉,耳朵—听觉,舌头—味觉等
研究感觉形成的机理
那你知道这些感觉器官是如何工作形成感觉的吗?比如你怎么看见我的?怎么听见我的声音的?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感觉是如何形成的?”老师这里准备了平板电脑,里面有资料,以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来研究,填写记录单,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继续研究其他的。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补充。(1)视觉补充:
刚才说来自于眼睛的信息占多少半分比?那我来试试大家的眼力!怎么回事呢?造成这种错觉是因为我们大脑还是眼睛?所以我们要勤用脑来防止这种错觉造成认识上的错误,但我们可以利用错觉服务于我们,例如:美术设计上绚丽的图片。(2)听觉:刚才他们的讲解的非常详细、准确,你们听懂了吗?那我这里有贴纸,谁来给他排排序!
很有勇气,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听觉我们研究和汇报的非常精彩,还有研究其他感觉的吗?
(3)味觉:刚才说过了味觉,你们有没有感冒的时候吃什么都不香?为什么呢?那好,老师准备了神秘的东西(圆葱),我选择一个实验员,让他来尝一尝,猜一猜?原来味觉和嗅觉真的是密切相关!
生以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来研究,填写记录单,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继续研究其他的。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的形成过程。
概括总结本单元
1.刚才我们研究了感觉器官和感觉,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些感觉器官比喻成信号兵,它们每天打电话,通过神经,把信号传递给大脑司令部,大脑综合分析做出反应,形成感觉。2.那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干净的黄瓜,你动用你的所有的信号兵来全面认识一下它。3.其实,世界上不都是像我们这样幸运,拥有多有的感觉,像这个孩子,他就是生下来没有痛觉,当一种感觉缺失的时候,我们会怎样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生:动用所有的信号兵来认识下黄瓜。生:动用了鼻子,闻到有清新的味道等。
板书设计
耳朵—听觉眼睛—视觉
3.
感觉
舌头—味觉皮肤—触觉
鼻子—嗅觉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分四大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先通过尝、闻、摸菠萝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他们对菠萝的形容,引出感觉的概念和感觉器官,第二环节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完整的说出感觉器官对应哪些感觉,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这些感觉是如何形成的呢?第三环节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利用平板电脑为学生准备了资料夹,先自学,再汇报的形式,这一环节,学生积极性很高,因为学生对于上课用平板电脑的这种形式很有新鲜感,但也考验组长的指挥分工管理能力,在自学方面,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提炼和总结。在汇报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能为了小组积极准备,从而也促进了小组的合作!第四环节通过尝黄瓜体验活动,学生深刻能认识到各个感觉是密切相关的。不足之处就是应该再多些体验活动,在尝圆葱环节,由一名同学来体验,其实其他学生也想尝一尝,但没有准备那么多,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