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能设计向外星系介绍地球情况的信息卡。
2、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及生命的神奇与复杂;了解人类对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3、进一步增强了解宇宙奥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感受到生命创造的奇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唤起学生探索外星生命的欲望和想象力。
难点:有理有据、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外星人的文字和视频资料;
教师准备:太阳系行星资料;组级活动记录;每人一张地球名片设计卡。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确定范围。
1、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我们来看一小段影片好吗?老师希望你认真看,等会请你说说看到了什么?(播放电影《独立日》片段)
2、在影片中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3、飞碟、外星人真的存在吗?自从人们开始研究太空以来,就一直想知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更想知道是否有像地球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存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样一个话题——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板题)。
4、“地球以外”指的是什么地方?(宇宙中的其他星球)
5、茫茫宇宙,浩瀚无垠,有着数不清的天体。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我们人类目前所能了解的大多数是太阳系内的一些信息。所以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讨地球以外的太阳系以内的行星中有没有生命存在。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科学探究更需要有合理积极的问题。课的开始,老师就从学生感兴趣的UFO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的存在的研究。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二、查阅资料,自主探究。
1、太阳系内有几大行星?能按离太阳由近至远的顺序说出行星的名称吗?(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2、想看一看这些行星的图片吗?好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八大行星的图片。
3、同学们,想想看,地球上为什么能孕育出多种多样的生命?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水、空气(氧气)、阳光、适宜的温度……)
4、因此,这些条件成为我们判断某个行星是否存在生命的重要依据。
刚才,老师发给大家一些有关太阳系各大行星的资料,现在请你在小组里好交流一下,判断那颗行星上生命存在的可能。交流时要注意。(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5、老师发现大家探讨得很认真,有的组员说得有理有据。的确,想让别人信服,就要拿出根据来。接下来,我们全班来个大交流。
6、你们觉得水星有生命存在吗?为什么?金星呢?(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的回答)
水星:-183℃~427℃
大气稀薄
金星:400℃
火星:-55℃~27℃
曾有过洪水
木星:-168℃
土星:少量水
天王星:-220℃
海王星:-230℃
大风暴
8、大家交流得很积极,说得有理有据。火星上,温度与地球相当,也曾有水的迹象,因此让我们觉得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条件。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火星生命推测)科学研究,充分的证据是多么的重要啊。
9、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老师所记录的温度,有没有什么发现?这些行星上的温度和距离太阳的远近有关系吗?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他人(师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主动获得的。在此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资料,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析讨论探究,学生学有资源,学有乐趣,学有所得。老师的合理要求与及时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是潜移默化,自然有效。
三、补充介绍,了解生命的复杂,人类对宇宙生命的探索。
1、其实,生命远比我们想像中要更为复杂。老师也整理了一些资料,想请同学们看一看。
2、从这些资料中你有什么收获。
探索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科学研究,虽然这样,人们还是做出了种种猜测和描绘。(出示科幻影片中的外星人)
3、外星人总给我们一种神秘感。如果他们真的存在与某个星球,我们可以通过那些方式来与他们取得联系或发现他们的踪影呢!(学生汇报:无线电波、天文望远镜、直接登陆星球、发射无人探测器)
4、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4月5日,美国相继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行星探测器,这对孪生探测器各携带有一张“地球名片”。它们携带了关于人类的很多信息。(投影地球名片)你能否看得出来,人类想向外星人传递着地球的哪些信息吗?(学生尝试解释)
5、1977年、1979年美国宇航局又通过“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发送了更多的信息,信息包括描述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声音和图片。这些信息,如115张图片、不同的自然界声音、不同地区和文化的音乐以及55种问候语言,分别被编码到一个个镀金的铜盘之上。
(想听听一些问候语吗,其中还有中国话哦。)(出示铜盘上部分图片)
经过特殊处理之后,“地球之声”可以保存几亿年。希望“旅行者”号飞近其它有智慧生命的星球时,向那里的“外星人”传达地球人的问候。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不断丰富完善寻找外星人的解决方案,进而对各种方案的解决方式进行整理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名片的科学性,必要性。通过让学生解读名片,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去研究分析资料,并提高分析解说的能力。参考资料的分阶段出现,为学生能集中注意力探究问题提供保障。
四、拓展延伸,想象写信
1、今天,我们怀着一份好奇心,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探究,展开想象,探讨了地球以外有没有生命。同学们敢于想象,乐与探究,善于交流,真像一个个科学家。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学生交流)
2、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研究科学的热情不减,不断探索,总能结出累累硕果。
3、如果你能和远在地球外的外星人联系,你准备设计出怎样的地球信息卡,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地球呢?(学生设计信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