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
自读课文,填写下表:
题 目 作 者 活板特征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活板
沈括
活
程序顺序 (时间顺序的一种)
1、列数据
2、举例子
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
熟悉文本,整体感悟
1.先设一铁板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4. 持就火炀之
5.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一板印刷
一板已自布字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有的字如“之”、“也”用的较多,怎么办?
[明确]每字刻20多个字印。
活字不用时怎么存放呢?
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如果遇到生僻而平时没有准备的字,怎么办呢?
·为什么不用木料刻字印而用胶泥呢?
(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用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
◆细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与特点
1、朗读第一段,对照注释,理解文句大意。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板印:
雕版印刷。
尚:
还。
盛:
盛大,此为“大规模”之意。
为:
动词,做,使用。
之:
代词,代“板印书籍”。
始:
才、开始。
已:
同“以”。
典籍:
这里泛指书籍。
皆:
都。
为:
表判断,可译为“是”。
[译]:
文本赏析:
◆文中的“盛”、“始”、“皆”、“已后”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盛”字说明唐代还没有广泛应用雕版印刷。“始”字说明五代是雕版印刷开始应用的时间。“皆”字说明应用的广泛。“已后”点明应用广泛的时间。从“尚未盛为”到“始印”再到“皆为”点明了雕版印刷发展过程和规律。
(介绍了雕版印刷发展的情况。)
“庆历中”交代活版发明的时间。“布衣”介绍发明人的身份,突出发明人是平民。“又”有呼应上下文的作用,说明活版是在印刷术上继雕版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为:做;这里是创造 的意思。
活板:活字版。
文本赏析:
◆句中的“庆历中”、“布衣”、“又”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这一句话,说明了活板发明的时间和发明者的身份姓名。)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板。
[译]:
“其法”二字,总领全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途和功效等。“胶泥”说明刻字的材料,从而把以整块木板作为印刷底板的雕板区别开来。“薄如钱唇”说明了刻字的深度。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其:代词,它的,代活板的。
法:方法。
胶泥:有粘性的泥土。
薄如钱唇:薄得像铜钱的边缘。
如:像,跟。
为:做,制成。
一印:一个字印。
火:用火。
烧:烤。
令坚:即“令之坚”;令,使;之,代词,代字印;坚,坚固,坚硬
文本赏析:
◆这一句中的“其法”、“胶泥”、“薄如钱唇”在句中有何作用?
[明确]:
(写活板制作的第一步: 。)
刻字
[译]:
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
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
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设:准备。
其:它的,代铁板的。
以:用。
之:它,指铁板。
欲:想。
则:就。
置:放。
乃:于是。
布:排列。
满:排满。
为:是。
之:它,指铁板。
按:按压
砥:磨刀石。
[译]:
作者先写铁板与辅料,接着写“排字”和“炀药”,然后写“按字”。完全按照工序,将复杂的制版过程写得井然有序。句中的“其法”、“炀”、“稍”等词表达恰当准确。“字平如砥”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表明整块字模表面的平整。
文本赏析:
◆这几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其中哪些词语用得准确?“字平如砥”一句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
第2段:前四句:说明活板的制作方法,包括________与 两项。
制活字模
排板、制板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若:如果。
止:只。
未:不。
为①:算。
为②:是。
神速:速度快得惊人。
[译]:
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
文本赏析:
◆“未为……极为”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活板的优点在于印得越多越好,越多越快。
(这几句话写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常:通常。
作:做。
布:排。
此:这。
者:……的(铁板)。
则:那。
之:它们,指两块铁板。
瞬息:一转眼的功夫,形容极短时间。
[译]: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文本赏析:
◆“一板……一板……更互用之”说明的是什么?“瞬息可就”照应上文的哪一句话?
[明确]:前者介绍了两板轮换印刷的办法。 “瞬息可就”照应上文的“极为神速”一句。
(介绍印刷的程序,突出了印刷的效率。)
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皆:都。
以:用来。
者:……的(字)
[译]:
文本赏析:
◆为什么每个字要有数印?(用原话回答)
[明确]: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明一字要有数印,以解决板内重复出现的字使用。)
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
句中“瞬息可成”一语有何作用?说明了什么?
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则:就。
以:用。
帖:用标签标出。
为:作为。
之:它们。指不用的字印。
[译]:
(这几句话介绍活字应分类贮存,使下次拣字方便。)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素:平时。
旋:随即。
之:它,指奇字。
以:用。
[译]:
[分析]:
[明确]:
再次呼应“极为神速”,说明困难可以及时克服。
(介绍了解决奇字的方法。)
不拿木头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加上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毕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擦试它,那些字模就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用讫……沾污”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以:用。
为:刻。
之:它,代字印。
者:……的(原因)。
文:纹。
则:就。
与:和。
不若:不如。
讫:完。
火:用火烤。
以:用。
之:它,代活字印。
其:那些。
自:自行。
[译]:
[分析]:
[明确]:
介绍活板印刷后拆版的程序,这是第四步。
(作者将胶泥字印与木料字印作比较,突出胶泥活字的优点。)
[第二段重在介绍活板的制作、用法和功效,构成文章的主题。]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了,到现在还珍藏着。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其:他的。
为:被。
保藏:保存,收藏。
[译]:
[分析]:
“保藏”一词说明了什么?
[明确]:
说明所得者对活字的精心收藏。
(交代了活板的下落。)
文章抓住特点(“活”),说明程序,有条不紊;语言准确、朴实、简洁。
因为这不是本文所要说的内容。
因为写雕板是为说明雕板的不便,以便进而说明活板的“神速”。
因为制活板中的字是活的,排版是活的,字的印数是活的、生僻字的刻别是活的,印刷拆版后字仍是活的。
课堂探究
1、本文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个“活”字。“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2、文章的题目是“活板”,文章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
[明确]:
3、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
[明确]:
4、本文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的?
4、本文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的?
制版①
印刷④
刻字②
1、活字原料——
2、活字形状——
3、与雕版不同之处——
4、活字成型——
排版③
1、先设一铁板
2、以松腊、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满铁范为一板
4、持就火炀之
5、药稍熔,…则字平如砥
1、一板单印
2、二板更互替之
印刷的工作程序
胶泥
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印,印时,排在铁板上
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
怎样洗邮票
集邮,是一件精细的工作,就是把邮票从信封上揭下,放到集邮册里的中间,也有不少讲究呢。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件事呢? 一、看品相。主要看邮票有没有污点,有没有皱褶。 二、剪邮票。剪时要把邮票连信封纸一齐剪下,四边留半厘米的边。 三、泡邮票。把邮票放入水中,浸泡一刻钟左右。注意不要用热水烫,邮票会掉色。 四、揭邮票。揭时要小心,如揭不开,用温水浇一下,然后刮净背胶,贴在盆壁上控水。 五、吸水分。待水分稍稍控干后,把邮票放在吸水纸上。吸水纸不要用报纸(因为报纸上的油墨会把邮票弄脏),只要用一般柔软、吸水力较强的白纸就行。 六、收邮票。水分完全干后,用镊子把邮票放入集邮册。珍贵而易损的,最好包上玻璃纸。
为:
唐人尚未盛为之( )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
又为活板( ) 每字为一印( )
满铁范为一 板( )
未为简易( ) 每韵为一帖( )
不以木为之者(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做
是
发明
成为
算是
刻制,制作
被
刻
做
1、之:
作为代词,它们在本文出现了多次,分别指代相应的事物,这就减少了内容的重复,有助于行文的简洁。分别找出来,加以体会。
2、烧、炀、熔、燔:
体会这些词使用的准确性。
3、两个比喻:“薄如钱唇”( )、“字平如砥”( )——突出 。
制版技术的精妙
厚度
平整
★概括主要内容及其思想教育作用:
●概括:作者在介绍活版印刷术时,紧扣一个“活”字,综合运用了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体现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个环节都灵活高效的特点,科学而有条理。
●思想教育:学习了《活板》,使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也为毕升的创新精神所感动,现在,计算机技术正日益普极,印刷业有了更新的发展(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能随意设置字号、字体、文字的色色彩……这些都是活版所做不的),但还有更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创造,希望我们努力做21世纪的毕升、张衡、祖冲之……
反馈检测
1、《活板》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他是北宋时代人,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2、解释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词义。
⑴唐人尚( )未盛( )为之。
⑵其上以松脂,腊和( )纸灰之类冒( )之。
⑶持( )就火炀( )之。
⑷则( )字平如砥( )。
⑸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 )简易。
⑹此印者才毕( ),则第二板已( )具( )。
⑺有奇( )字素( )无备( )者,旋( )刻之。
还
大规模
搅拌
盖
拿
烤
就
磨刀石
如果
是
完
已经
准备好
生僻
平时
预备
随即
3、解释各组中彩色字的不同词义。
①
②
③
④
火烧令坚( )
用讫再火令药熔( )
每一字皆有数印( )
若印数十百千本( )
持就火炀之( )
瞬息可就( )
每韵为一帖( )
不用则已纸帖之( )
4、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燔土刻活字有什么好处?(用原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火
用火烤
字印
印刷
靠近
完成
标签
同“贴”
木头“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熔,不可取。
因为“用讫再火烧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怎样洗邮票
集邮,是一件精细的工作,就是把邮票从信封上揭下,放到集邮册里的中间,也有不少讲究呢。那第怎样才能做好这件事呢? 一、看品相。主要看邮票有没有污点,有没有皱褶。 二、剪邮票。剪时要把邮票连信封纸一齐剪下,四边留半厘米的边。 三、泡邮票。把邮票放入水中,浸泡一刻钟左右。注意不要用热水烫,邮票会掉色。 四、揭邮票。揭时要小心,如揭不开,用温水浇一下,然后刮净背胶,贴在盆壁上控水。 五、吸水分。待水分稍稍控干后,把邮票放在吸水纸上。吸水纸不要用报纸(因为报纸上的油墨会把邮票弄脏),只要用一般柔软、吸水力较强的白纸就行。 六、收邮票。水分完全干后,用镊子把邮票放入集邮册。珍贵而易损的,最好包上玻璃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