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温故知新
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简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3、简述细胞免疫的过程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免
疫
器
官
免
疫
细
胞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系统
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骨髓中成熟
胸腺中成熟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抗原
B细胞
(识别)
吞噬细胞
(识别和处理)
T细胞
刺
激
使抗原暴露
呈
递
浆
细
胞
记忆细胞
抗
体
分裂
分化
分
泌
攻击和消灭
再次刺激
分裂
分化
2、体液免疫过程
分泌淋巴因子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3、细胞免疫过程
靶细胞
T细胞
抗原
宿主细胞
记
忆
细
胞
B细胞
效应T细胞
靶细胞裂解
密切接触、攻击靶细胞
侵入
分裂
分化
刺激
暴露抗原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学习目标
3、了解免疫失调对人体的影响
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
2、描述体液免疫的细胞免疫过程
前面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们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你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问题探讨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1、自身免疫反应
一、自身免疫病
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对机体自身的成分起作用,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知识导学
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2、自身免疫病
3、自身免疫病例
一、自身免疫病
2.1.4
免疫调节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①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由酿脓链球菌感染引起。酿脓链球菌有一种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很相似。人感染该菌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在清除病菌时错误地与心脏瓣膜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关闭不严,血液有倒流现象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心病相似,抗体攻击关节组织,引起关节粗糙,关节面液增多,压力升高等症状。患者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阻等
②
类风湿性关节炎
3、自身免疫病例
一、自身免疫病
③
系统性红斑狼疮
B细胞过度增生,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并与体内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小血管、肾小球等部位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1、概念
二、过敏反应
①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特点
②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③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过敏原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二、过敏反应
4、过敏发生的机理
机体在过敏原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细胞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和抗体相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
5、过敏的预防措施
找出过敏原
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过敏原
机
体
抗
体
某些细胞
过敏原
释放物质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全身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敏
(食物过敏性肠胃炎)
皮肤过敏
(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
刺激
产生
吸附
再次刺激
导致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三、免疫缺陷病
1、概念
——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引起的疾病
2、特点
——
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
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3、免疫缺陷病的种类
①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
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缺陷病
②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
由于疾病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缺陷病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四、艾滋病
(AIDS)
1、艾滋病概述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HIV
HIV攻击T细胞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HIV侵入人体时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细胞,在T细胞内进行逆转录,形成的病毒DNA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上,随寄主DNA的复制而复制,不会被免疫系统识别。HIV在T细胞内通过转录和翻译不断增殖,大量的病毒被释放出来,T细胞死亡
四、艾滋病(AIDS)
2、艾滋病致病机理
T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免疫力不断下降,甚至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发生癌症的风险很高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四、艾滋病(AIDS)
2、艾滋病致病机理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HIV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乳汁中
四、艾滋病(AIDS)
3、艾滋病病毒分布
人体的其他排泄物如汗液、唾液、尿液、泪液和粪便等都不含有或只含有极少的艾滋病病毒,因此不会造成传播
4、艾滋病传播途径
③
性传播
①
血液传播
②
母婴传播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四、艾滋病(AIDS)
3、艾滋病预防措施
①
洁身自爱
④
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②
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⑤
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③
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⑥
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切断传播途径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五、免疫系统的功能
1、机体防卫功能
通过免疫过程的三道防线,直接消灭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2、监控清除功能
监控并有效地清除人体内衰老、破损细胞和癌变细胞等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六、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预防接种
——
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个人和人群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性免疫
2、免疫治疗
——
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①
接种抗原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预防传染病的
发生,达到免疫目的
②
直接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
因子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六、免疫学的应用
3、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进行移植
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
——
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本节小结
免
疫
器
官
免
疫
细
胞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系统
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骨髓中成熟
胸腺中成熟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的类型
本节小结
2、免疫系统的类型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中的杀菌物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抗原
B细胞
(识别)
吞噬细胞
(识别和处理)
T细胞
刺
激
使抗原暴露
呈
递
浆
细
胞
记忆细胞
抗
体
分裂
分化
分
泌
攻击和消灭
再次刺激
分裂
分化
分泌淋巴因子
本节小结
3、体液免疫过程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本节小结
4、细胞免疫过程
靶细胞
T细胞
抗原
宿主细胞
记
忆
细
胞
B细胞
效应T细胞
靶细胞裂解
密切接触、攻击靶细胞
侵入
分裂
分化
刺激
暴露抗原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本节小结
5、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
过
敏
反
应
免疫缺陷疾病
免疫失调
6、免疫学应用
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
器官移植
免疫学应用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特别提醒
(l)溶酶体杀菌若在口腔内进行,属第一道防线(在外界环境中完成都属该
防线)
若在体液中进行,则属于第二道防线
两种情况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吞噬细胞在体液中吞噬病原微生物并将其杀灭,应为非特异性免疫
若仅仅暴露抗原决定族并呈递给T细胞或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应界定于特异性免疫
(3)效应B细胞是唯一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也是免疫反应中唯一没有识别
抗原能力的细胞
(4)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相对较短,而记忆细胞可长期存在或终生存在
解题时若感染或注射疫苗后短时间发挥作用为抗体,长时期应考虑记忆细胞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
C、T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D、溶菌酶、淋巴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故B错误
课堂检测
解析:
B
2、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B、抗原能与抗体结合,发生特异性反应
C、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D、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消化
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如破损细胞和癌细胞等,故C错误
解析:
C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
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课堂检测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故D错误
解析:
D
4、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
抗体,该抗体
(
)
A、由T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
当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一种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机体不会直接裂解抗原;抗体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可以被蛋白酶水解,故D正确
解析:
D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5、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
)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课堂检测
D
6、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故B正确
解析:
A、细胞Ⅰ、Ⅱ均能识别抗原
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图中细胞Ⅲ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7、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课堂检测
解析:
题图表示体液免疫的过程,可知细胞Ⅰ、细胞Ⅱ、细胞Ⅲ分别是B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⑧过程是浆细胞分泌相应抗体。
B淋巴细胞、记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A项正确;
⑨过程(抗体与抗原结合)不需要吞噬细胞参与,B项错误;
⑥过程是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⑦过程是抗原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⑦过程较快且免疫效应强,C项错误;
细胞Ⅲ为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为抗体,D项错误。
A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