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8 18: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考情搜索:近12年未考   考纲列入情况:2011—2015、2019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第1篇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知识盘点
1.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同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同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愉快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2.古今异义
(1)可以【F】为师矣
古义:
今义:__表许可__
(2)饭疏食,饮水
“疏”古义:
今义:_疏通,疏散_
“水”古义:
今义:_泛指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_

可以凭借
冷水



粗劣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3.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饭疏食,饮水
原意为:煮熟的各类食物,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
(2)名词用作状语
学而时习之
原意为:时间,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
(3)动词用作名词
传不习乎
原意为:传授,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


按时


老师传授的知识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4)形容词用作名词
温故而知新
“故”原意为:旧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原意为:新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原意为:快乐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过的知识
新的理解和体会

以……为快乐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4.一词多义
人不知【F】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七十而从心所欲
择其善者而从【F】之
了解
得到,获得

觉得,感觉


(1)知
(2)从


顺从
听从,依从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5.其他重点实词
(1)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亦君子乎
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日三省吾身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人谋而不忠乎
谋:_____________________
忠: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十而立
立: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四十而不惑
惑: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五十而知天命
命: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气,恼怒
指有才德的人
每天
自我检查、反省
谋划
竭尽自己的心力
诚信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迷惑,疑惑
命令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9)六十而耳顺耳
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____________________
矩: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_______________
(12)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箪食
箪: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不堪其忧
堪:____________________
(1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____________________
(16)曲肱而枕之
肱:____________________
(17)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子在川上曰
川: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越过
法度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能忍受
喜爱,爱好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好的方面,优点
河流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19)逝者如斯夫
逝:____________________
斯: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不舍昼夜
舍: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三军可夺帅也 
三军:____________________
夺:____________________
(22)匹夫不可夺志也
匹夫:____________________
(23)博学而笃志
笃:____________________
志: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切问而近思
切:____________________
近: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仁在其中矣
仁:____________________













往、离去
代词,这,指河水
放弃
指军队
改变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坚定
志向
恳切
当前的事情
仁德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6.文言虚词
学而不思则罔
博学而笃志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曲肱而枕之
于我如浮云
(1)而
(2)为
(3)之
(4)于







转折连词,可译为“却”“但是”
并列连词,可译为“且”或不译
介词,替
动词,当,做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代词,指胳膊
介词,对,对于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7.句子翻译
温馨提示:以下句子中黑体的内容,属于重点字词,翻译时需着重注意。后文
同此。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课下注释)
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011永州,2010宁夏)
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4)吾日三省吾身。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课下注释)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019百色)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7)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为快乐的人。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1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1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课下注释)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1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课下注释)
广泛学习且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8.用“/”标示下列句子的停顿。(至少标1处)
(1)有





(2)学





9.问题探究
(1)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
和态度?(2011宁夏)
①交友原则: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②交友态度:视交友为乐事。
(2)“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
好处。
“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
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
/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3)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2013普洱)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益处有: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4)《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2012宁夏)
“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5)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孙权认为“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示例:我认为学习既要广泛涉猎,又要学思结合。现代社会要求个人的知识面不仅要专,还要广泛。对一般的文章要广泛涉猎,才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对经典作品则要边读边思考,认真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的精要,才能做到学有所获。
(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010吉林)
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是不同的,别人身上肯定有自己所不具备的优点,选择其中的优点去学习,对缺点则引以为戒,这就是以人为师。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7)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结合文中有关学习态度方面的语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2013普洱)
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做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8)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课后习题)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的体会是: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我们应该端正学习态度,虚心向别人学习,这样,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遇到什么人,我们都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升自我。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金题集训
(2020预测)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①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节选自《中庸》第二十章)
【注】①措:停止,罢休。
课文篇目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吾日三省吾身
省: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
故: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____________________
(4)笃行之
笃: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弗学
弗: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
(2)人一能之,己百之。
别人用一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
自我检查、反省





学过的知识
以……为快乐
坚定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3.针对学习,【甲】【乙】两文提出了哪些相同的观点?(2分)
在做学问上,涉猎要广;要善于提问请教和思考。(共2分。每点1分。意思
对即可)
4.阅读【甲】【乙】两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儒家的“博学”观点的。(4分)
①要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②要本着学不会绝不罢休的态度猎取知识。
(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
【参考译文】【乙】
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明白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
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坚强起来。
金题集训
课文篇目
知识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