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属于间接破坏森林行为的是(
)
A.经常用一次性筷子用餐
B.将报纸卖给废品回收站
C.使用金属瓶装饮料
D.砍伐森林扩大耕地
2.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机动车排放尾气
D.环境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3.下列人类行为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少用一次性筷子
C.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D.大量砍伐森林,促进经济发展
4.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随着人口激增,人类的活动已使地球受到严重损害
B.人类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
D.目前的环境是美好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尽到了最大的责任保护生物圈
5.2017年4月18日,李克强在贯彻新动能座谈会上强调,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比如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旧动能(如煤,石油等)应该被清洁能源(如天然气,风能等)替换掉。在以上提及的新旧动能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
B.风能
C.石油
D.天然气
6.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7.如图这幅漫画揭示了毁坏森林带来的后果。下列有关此漫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树木和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毁坏森林可使“温室效应”加剧
C.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D.树木的根仅起固定作用
8.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都有关的一组是(
?)
①酸雨
②夜盲症
③水俣症
④心脏病
⑤温室效应
⑥巨人症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⑥
D.①④⑥
9.某校科学小组的同学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图中表示了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 )
A.①③④⑦
B.①②⑤⑦
C.②③④⑥
D.②⑤⑥⑦
10.近几年,雾霾在我国华东、华北地区时有发生。我市在治理雾霾方面采取了“施工单位加盖防护网”“单双号限行”等措施,使雾霾天气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某同学在“关注雾霾”主题班会上,提出的下列治霾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增加火力发电
B.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
C.扩大绿化面积
D.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1.我们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
D.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建设这一宏伟目标,下列哪项做法值得提倡( )
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
B.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C.不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
D.抓捕野生生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
1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
A.大力提高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的人均持有量
B.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C.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D.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科学用水
14.习主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哪项行为对实现这句话有利
A.植树造林
B.围湖造田
C.过度放牧
D.滥砍滥伐
15.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下列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使用节能荧光灯
B.用电子贺卡传递友谊
C.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D.不按分类标识投放垃圾
16.人口倍增期越来越短对地球造成的全面压力是(
)
A.人类生活空间的狭窄及城市的拥挤
B.人类掠夺开采及环境污染
C.粮食问题、土地问题、淡水问题、能源问题
D.以上说法都不全面
17.对酸雨进行成分检测,下列哪项可能是造成酸性的主要原因(
)
A.钙
B.硫
C.镁
D.水
18.2019年6月5日,第48个世界环境日,全球主题活动在杭州举行,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指出,建设全球生态文明,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下列与环境保护相符合的是(
)
①坐私家车替代公交出行;②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③随时焚烧生活垃圾,减少处理费用;④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⑤节约纸张,随手关灯;⑥建立自然保护区.
A.①②③⑤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19.下列做法和行为会破坏生态环境的是( )
A.要想富,先种树
B.围湖造田,填海造田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将捕捉到的毒蛇放回大自然中去
20.下列行为不属于对植被资源进行破坏的是(
)
A.伐优留劣
B.乱砍滥伐
C.过度放牧
D.植树造林
21.“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以下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近距离,尽量步行
B.节约水、电
C.使用一次性纸制品
D.爱护花草树木
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A.随手关灯关水
B.垃圾分类处理
C.多引进外来物种
D.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23.下列不是酸雨的危害的是(
)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
B.使河流、湖泊、水源酸化
C.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叶
D.使土壤中汞、银、镉含量增高
24.昔日的北大荒曾是“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千里沃土,由于过皮开垦,破坏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为恢复其生态,你认为以下举措不合理的是
A.退耕还林还牧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高度机械化商品粮基地
D.人工造林
25.在我国某些污染严重的城市会出现酸雨.酸雨的形成是由于下列哪种气体造成的?(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烟尘
D.一氧化碳
二、连线题
26.将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用线连起来。
三、综合题
27.烟台市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向绿色产业转型的新经济结构正蓬勃发展。“桑→蚕→气→鱼”新型农业模式便是一个范例(如图所示)。
(1)桑树5~6月进入果熟期,桑葚汁液丰盈、清甜,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熟透的桑葚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由叶制造,经_______(填“筛管”或“导管”)运输而来。
(2)桑树生长容易受红蜘蛛的影响,而瓢虫则是红蜘蛛的天敌。瓢虫也是鸟儿的食物之一。请写出以上描述中包含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沼气池中的甲烷杆菌是__________,对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4)该模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原理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上周末小宇同学参观了生态农业示范区,回来后兴致勃勃地画了一幅生态农业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农业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有________(写一个),猪与玉米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食物链是生物之间通过________的关系形成的________联系,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沼气池能产生生活能源是因为沼气池中有一种微生物______,能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它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在生态系统的________循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9.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实验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可关小白鼠的笼子)
提出问题:_____
作出假设:_____
设计方案:_____
实验结果:_____
实验结论: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D
4.D
5.B
6.B
7.D
8.B
9.B
10.A
11.B
12.C
13.A
14.A
15.D
16.C
17.B
18.D
19.B
20.D
21.C
22.C
23.D
24.C
25.B
26.A——a
B——h
C——i
D——e
E——f
F——d
G——g
H——bI——C
27.液泡
筛管
桑树→红蜘蛛→瓢虫→鸟
生产者(桑)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分解者
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利的部分;绿色环保无污染
28.玉米
猪
捕食
吃与被吃
营养
玉米→猪→人
太阳
甲烷杆菌
分解
物质
29.修正液对动物体有伤害吗
修正液对动物体(没)有伤害
①把6只小白鼠平均分成两组,置于置于甲、乙两个笼中,饥饿一段时间,②将食物和水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拌上修正液,另一份不作任何处理.分别置于甲、乙两个笼中,③观察小白鼠的进食情况.若小白鼠不进食,可强行喂食,④再观察一段时间
①甲组小白鼠出现异常,而乙组小白鼠正常,②甲、乙两组小白鼠都正常生活
若出现第①种情况,说明修正液对动物体有伤害.若出现第②种情况,则说明修正液对动物体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