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勃朗峰》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翌日(
)
穹顶(
)
打嗝(
)
纷至tà来(
)
chán峻(
)
拾级(
)
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年“春分”至“清明”前后,葛竹村的枳实花开在房前屋后、河谷山坡,宛如一片白色雪海,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共赏盛景。
B.
事实上,莫德里奇获奖确实名副其实,相比C罗和格列兹曼等竞争对手,他无论个人表现还是团队成绩,都没有任何的优势。
C.
中国园林里有许多亭台楼阁,使山水平添了许多秀色。
D.
故宫博物院,元宵上灯了,流光溢彩,炫彩灯光让人目眩神迷,眼前一亮。?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工智能不仅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还方便了人们的家庭生活。(将“广泛”改为“普遍”)
B.
巴蜀文学的发展历经两千余年左右,在中华文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删去“左右”)
C.
目前流域滩涂湿地草木茂盛,形成了55平方公里湿地、45平方公里草原,净化了水源,涵养了水质。(将“净化”和“涵养”对调)
D.
教师以“助你圆梦”为话题,通过灯谜、诗词歌赋等形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点燃了学生学习。(在“学习”后面加上“的热情”)
4.
阅读下面的故事,写出一个从故事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庄园里,住着女主人,女主人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仆。两个儿子对女仆的态度大不相同,大儿子很喜欢女仆,小儿子则很厌恶女仆。一日,女仆在窗外晾洗过的被单,大儿子从窗前走过,赞叹道:“多可爱的女人,还不忘在被单上绣一朵梅花!”小儿子从窗前走过,撇着嘴说:“这个笨女人,一床被单都洗不干净,被单上还留着梅花印记!”女主人听说后,在窗前仔细瞧了瞧。然后对两个儿子说:“你们看清楚了没有?那梅花印记,是留在玻璃上的,被单上其实什么都没有!”
课内精读
1.全文按游踪可分为哪两个部分,分别是什么?
2.全文都扣着“奇”来写,文章围绕这个字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3.第六段写肥皂泡,有何作用?
4.结合以下句子,体味文章幽默的语言风格。
每当我们险遭不测时,他总是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正如我所说的,我就是车王。”
拓展阅读
梦忆水乡
李 根
(1)魂牵梦绕,只为水乡江南。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香山居士的词一语道破。江南忆,隽永的水乡永远都静静地伫立在那儿,越跨楚汉,流经唐宋,飞渡千山碎雪,抵达繁华今世。碧绿而不解心愁的水,斑驳而略显古旧的墙,湿漉漉却泛青色的石阶,这些淡雅的意象是我们印象的烟雨江南。昔日浣游在越溪之畔的少女,就是这水乡的香魂吧。她们泛舟游船,在鱼戏莲叶的桨声里扣出了绮丽的梦。这个水乡梦流传千年也流经你我。追梦,足以让我寻觅一世。
(3)仲夏时分,有幸踏上水乡周庄,在江南泽国间去领略一段吴地风情,编织梦中寻找的美景。她的美,似乎只可意会而不需言传,宛如一幅浅淡的水墨回荡在风之清处,寥寥数笔却有道不完的古韵。
(4)行走于周庄古镇,清如碧玉的一湾浅水把你我分隔在了古镇两岸。阴阴一树的垂柳,静静地依在河道岸边,从垂绦间传来的阵阵蝉鸣奏出了夏的旋律。来往匆匆的游人,踏过岸边的石板街去欣赏下一站的风景。青苔茵茵的石桥,却不知走过了多少代人的岁月年轮。酒家、作坊、茶楼热闹了古镇的街市。隔墙的店铺里偶尔飘来了“万山蹄”的醇香。最是那弄堂深处,柴扉轻开的家户门外,几位古稀老人坐在井边用满口的吴音闲聊。于是,在这异乡口音轻叩耳际时,我想起了自己是过客。是过客,唯愿路过江南而没有惹恼了你。
(5)徘徊于张厅旧府,轻拂一壁残垣,不禁感叹道:昔日的繁华也不过在这樯橹间灰飞烟灭。往日的旧事却成了小镇的独家记忆。彷徨在富庄沈宅,在万山铜像前伫立良久。犹忆当年的先生,聚银千万,富甲江南,而终却客死他乡的人生传奇。
(6)旧时豪门堂前燕,今昔飞往百姓家。
(7)走出小镇的府第去游船观景,水乡周庄也不乏温柔的魅力,一如她的水。你轻轻地摇一只乌篷细品两岸的风景。也许,岸边有汲水的女子,清新的面容冲你微笑,转而哼唱小曲。也许,茶楼间传来了昆曲的小唱。而萦绕耳边的这段旋律,犹如泛舟在沧浪之上,去寻找生命的甘泉。抑或此时,有一只古旧的篷船与你并肩而过。渔夫坐在船头品酒,一杯淡酒的点滴仿佛珍藏着的是岁月的香淳。远处的外婆桥畔,老婆婆正背着自己的小孙子悠闲地走过,夕阳的余晖映着他们摇晃的背影渐行渐远。这也许就是人间亲情最暖之处吧!
(8)船泊古镇尽头,是江南佛国全福寺。登船上岸去寺里徜徉。怀着朝圣的心绪去膜拜千年古稀的参天银杏以及当年刘梦得借宿此地的书斋。岁月的沧桑到达此时光景,已是步伐匆匆了。回闻大殿内的香火,聆听僧侣们的诵经苦吟,不觉有澄澈心灵、羽化天地之妙悟。
(9)此刻,寺院的钟声在这日落时分敲响,划破古镇的静谧,伴着袅袅炊烟飘落。暮落宇阙,烟渚江头。于是,你会慢下脚步,来流连这般诗化的水乡晚景。
(10)昨晚,梦里再次忆起了那美丽的水乡小镇。一段记忆的旋律也浮上心头: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让挥动的手/在薄雾中飘荡/不要惊醒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青烟/已消失在远方……
(11)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再次梦忆水乡!
1.理清本篇游记的行文顺序。
(温馨提示:寻找表示地点的词语。)
2.品味下列句子。
(1)她们泛舟游船,在鱼戏莲叶的桨声里扣出了绮丽的梦。
(温馨提示:这个句子让你想起了什么诗歌,这对写水乡有什么作用?)
(2)也许,岸边有汲水的女子,清新的面容冲你微笑,转而哼唱小曲。也许,茶楼间传来了昆曲的小唱。而萦绕耳边的这段旋律,犹如泛舟在沧浪之上,去寻找生命的甘泉。抑或此时,有一只古旧的篷船与你并肩而过。
(温馨提示:三个“也许”向读者传递了什么?)
3.怎样理解第(4)段中的画线句子。
(温馨提示:作者以过客自称,表达了他怎样的情绪?)
4.本文首尾引用了古诗和歌词,有何作用?
(温馨提示:诗、曲与水乡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有何关联?)
《登勃朗峰》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基础锤练
1.yì
qióng
gé
沓
巉
shè
2.B(“名副其实”
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用在句中不符合语境。)
3.A(语序不当,将“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和“方便了人们的家庭生活”对调)
4.无论是过于喜欢还是过于厌恶都容易带上自己的感彩而忽视了事情的真相,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感情用事,而应该以理性客观的眼光去看人看事。
课内精读
1.第一部分(1-6),写登山的见闻与感悟;第二部分(7-11),写乘车的经历与感悟。
2.黑首道上风景奇美;勃朗峰主峰奇伟;旁边的群峰奇险;峰巅云朵奇幻;车夫是奇人;乘车的经历堪称奇遇。
3.“肥皂泡”是作者由峰巅的云彩引发的联想。峰巅云朵那亦幻亦真的光影、色彩、形状,美丽异常,却也变化不定,瞬息即逝,就像那“最美丽最精致”却又随时会破裂的肥皂泡,至精至美,却不能长久,因而尤为珍贵。这既是感悟又是赞美。
4.“我们险遭不测”与车夫“面不改色,和颜悦色”形成反差,形成带有揶揄讽刺的幽默效果,车夫夸张的语言幽默地表现了人物的自信自得、热情洒脱。
拓展阅读
1.作者的行踪,古镇两岸——张厅旧府——全福寺。
2.(1)作者化用了古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增添了文章的古韵。运用了联想,由眼前的景联想到古时采莲的少女,并听到他们的桨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如梦如幻、秀丽和诗意。(2)三个“也许”串起了一幅幅江南风情画,江南处处皆入景,处处皆动人。用寻常的画面突出了水乡温柔的魅力。
3.江南古镇经过了悠久的岁月,景与人都安静闲适,像“我”这样的游客却打扰了它们的清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安静的赞美与敬畏。
4.开头引用白居易的古诗,突出江南水乡的历史与诗意,表达了“我”的追梦之情,结尾引用歌词,突出江南水乡让人恋恋不忘。引用古诗和歌词,让文风如水乡一般温婉,一般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