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 唐诗三首(3课时,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 唐诗三首(3课时,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9 10:52:4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4.唐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从整体上把握叙事诗的故事情节,理清结构脉络。(重点)
2.疏通文意,体味诗歌意境,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难点)
3.了解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石壕吏
一、新课导入,激趣入题
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叫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可以说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身处动乱之中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我们今天要来学习三吏、三别中流传最广的一篇——《石壕吏》。
二、浅层阅读,整体感知
(一)预习交流
1.古今异义
(1)老翁逾墙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2)出入无完裙
古义:衣服;今义:女子穿的裙子或类似于裙子的衣服。
(3)有孙母未去
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
(4)天明登前途
古义:前面的路;今义:以后的发展状况。
(5)听妇前致辞
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之类的话。
2.词类活用
听妇前致辞(方位名词做动词,“向前”)
3.译文参考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二)知识积累
1.走近作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少年时代游历多地。三十五岁以后多在长安,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2.背景资料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三)整体感知
1.请梳理一下课文的结构。
【交流点拨】时间顺序:(暮、夜、夜久、天明);事件:(开端:有吏夜捉人,发展:听妇前致词,高潮:请从吏夜归,结局:独与老翁别);诗人的行踪:(投宿、住宿、告辞)。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交流点拨】主要叙述了官吏深夜捉丁不得,把衰老的老妇人抓去充数。
三、文本探究,深层阅读
(一)文本探究
1.阅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一句,回答下列问题:
(1)从前一句中,你都读出了哪些内容?
【交流点拨】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2)“吏”为什么夜间出动?
【交流点拨】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3)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
“捉人”?
【交流点拨】“捉”字暗示当时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府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百姓当兵。“捉”字表现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
(4)后一句说明了当时的什么现象?
【交流点拨】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现象。
2.说说“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句使用的写作手法。
【交流点拨】“怒”,抓人而不可得,火冒三丈,因此,气势汹汹,咆哮如雷;“苦”,老妇人在凶狠的逼迫下哭得凄惨伤心。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对比鲜明,用极省俭的笔墨刻画出差役的凶暴和老妇的可怜。
3.阅读“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句中,“夜久”“如闻”两个词语分别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
4.阅读“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句,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句在全文中有着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这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作者,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作者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2)“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交流点拨】不好,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二)写法分析
《石壕吏》从投宿石壕村开始,以独与老翁别结束,仅120字,就叙述了安史之乱中有吏夜捉人的完整的故事,使人如临其境,耳闻目睹,深受感动。这是什么原因呢?说说你的理解。
【交流点拨】①以虚实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老妇人层层申诉是实,差吏步步紧逼为虚,虚实结合,既突出形象,又节省笔墨。尽管“吏”没有出现,但从老妇讲话中强烈感到吏在说话在行动。又如诗一开始的“有吏夜捉人”,怎样叫骂,怎样打开,一笔未写,而实写屋内的动静,这就使人很快联想到石壕吏的凶横。即使是“老翁”,形象也很鲜明。老妇应役,老翁又潜归,躲在哪儿,怎样悄悄回来,皆虚写,一笔不提。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相当宽广的想象余地。②叙事中寄寓深沉的感情。诗人途经石壕村,耳闻抓人悲剧的全过程。在诗中虽不发一句议论,不加一句抒情,然而我们读后仍感受到诗人的爱憎感情。这是因为叙事中渗透着诗人深沉的感情,同情人民的苦难遭遇,抨击差吏的凶横。在末尾叙事中更是以情感人。“夜久”,说明诗人彻夜未眠,关心事态发展。“如闻”,是有人在哭泣,也是诗人心灵在哭泣。他同情这家人的悲惨遭遇,带着沉重的心情与老翁告别。
(三)内容主旨
【交流点拨】这首叙事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官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板书设计,结构图解
五、语文积累,拓展延展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范文示例:
清晨,石壕村一片死寂。村口,杜甫与外逃一夜刚回来的老翁道别。
晨风卷着衰草、枯叶,打在杜甫的脸上、身上,望着一路上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景象,他回想起昨夜的情景……
昨晚走到石壕村时,天已经黑了,杜甫投宿到一户农家。半夜,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原来是官吏来捉人了。老妇让老翁赶快躲起来,老翁只好越过墙逃走了。老妇打开门.官支凶神恶常般地冲进来喊:“快把你家的男人交出来!”老妇说:“我有三个儿子,都到率城防守去了,一个儿子托人指回书信,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阵亡。家里已经没有可以去打的男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因为孩子小,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开,但她进进出出已没有完整的表衣服可穿。唉……”没等老妇说完,官支就大声喊道:“少啰峻,你们家必须有个人去充军!”鉴如哭造着说:“我虽然年老体弱,就让我去吧,现在赶到河阳,还来得及给你们做早饭呢。”“那就快走!”官吏恶狠狠地把老妇带走了。
夜更深了,大地死一般的沉寂,杜甫隐隐约约地听到阵阵嗳泣声,是他家的儿媳。天明,杜甫只与老翁一个人道别。
眼前,荆棘满地,白骨遍野,一片凄凉的景象。“唉!”诗人长叹,“战乱何时了啊!”
第二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新课导入,激趣入题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是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
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浅层阅读,整体感知
(一)预习交流
1.积累文言词汇
(1)通假字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见”同“现”,出现。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秋高
古义:深;今义:和“矮”相对,高度。
高者挂罥长林梢
古义:高;今义:和“短”相对,长度。
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渐渐;今义:方向。
何由彻
古义:彻夜;今义:通。
(4)词类活用
秋天漠漠向昏黑(形容词用为动词,变暗,变黑)
风雨不动安如山(名词用为动词,刮风,下雨)
(5)重点句子翻译
①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交流点拨】顽童们欺侮我年老无力,竟如此忍心当着我面充当盗贼。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交流点拨】怎么才能有高楼大厦千间万间,庇护着天下穷人,使大家笑开颜。任凭风吹雨打,也能稳如泰山。
2.写作背景
乾元三年(760)的春天,杜甫求亲靠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1.这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什么?
【交流点拨】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
2.请给这四节诗分别列个小标题。
【交流点拨】
“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
“夜雨湿屋”
“祈求广厦”。
3.第一诗节中作者用哪些词语描述秋风的威力?
【交流点拨】“怒号”“卷”。
4.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
【交流点拨】“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5.“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交流点拨】“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
6.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交流点拨】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7.“归来倚杖自叹息”,请发挥联想说说诗人叹息什么?
【交流点拨】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8.“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
【交流点拨】“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9.面对这重重的不幸,诗人在漫漫长夜,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交流点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三、深层阅读,文本探究
(一)文本研讨
1.你能想象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是什么心情?诗人站在茅屋面前的神态动作吗?请描述一下。
【交流点拨】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焦灼和怨愤使他不住的颤栗着。他托着瘦弱的身体,到处去捡那些被吹走的野茅草。
2.诗人的理想你们看来,在当时可以实现吗?那为何还要如此不切实际?
【交流点拨】诗人的理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即使他甘愿自我牺牲也是一样。他生出这样的愿望,是基于对人民困苦生活情况的深切体会,诗人个人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意识迫使他自己为民疾呼,这在于他是自然的,毫无功利色彩。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一方面也凸显出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有一颗热忱于百姓的赤子之心。诗人超人一等的博大胸襟,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 
(二)写法探究
1.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交流点拨】“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体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锤炼功夫。
2.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句式错落有致,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交流点拨】诗中不少朴素的语言,至今仍然活跃在人们的口头,如:“风怒号”“唇焦口燥”“公然”“叹息”“冷似铁”“少睡眠”等,明白如话。从句式上看,这首诗的前三段叙事如实描写,以七言为主,最后一段转而言志抒情,为感情表达的需要,句式也变成了杂言。
3.这首诗将叙事与抒情进行了巧妙的结合,说说你的理解。
【交流点拨】诗的前三段以叙事为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秋风破屋的悲惨情景,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诗的第一段细致地写出秋风破屋的情况,表达了诗人的痛苦和焦灼。第二段写群童抱茅,“唇焦口燥呼不得”,表现了他的无可奈何;“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自”,写得很沉痛。第三段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情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叙写,从深度和广度上,表达了诗人在国破家亡时局中的忧国忧民之情。第四段在前三段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情不自禁地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画龙点睛,水到渠成。四、板书设计,结构图解
学案边栏结构图解移入
(三)内容主旨
【交流点拨】
本诗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四、语文积累,拓展延伸
杜甫的妙语佳句集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但闻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之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红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之八)
第三课时
卖炭翁
一、新课导入,激趣入题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有力地促进唐代文学的繁荣,而诗歌作为唐代文学的主流,更是大放异彩,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乐府诗《卖炭翁》。乐府诗主张诗歌应“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那《卖炭翁》又是作者为何事而作呢?
二、浅层阅读,整体感知
(一)预习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伐薪(xīn)
两鬓(bìn)
红绡(xiāo)
两骑(jì)
敕令(chì)
碾冰辙(niǎn
zhé)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营:谋求。
敕:皇帝的命令。
叱:大声呵斥。
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3.通假字
(1)晓驾炭车辗冰辙
“辗”通“碾”,轧。
(2)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通“值”,价钱。
4.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现在属山西)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5.背景资料
《卖炭翁》是诗人《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二)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那么地点在哪?文中写了哪两种人?这首叙事诗围绕着“炭”写了哪几件事?
【交流点拨】地点在宫市南门外;文中写了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两种人;这首诗围绕“炭”写了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
2.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交流点拨】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卖炭的老头呢?谁来说一说卖炭翁长什么样?
【交流点拨】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4.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交流点拨】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这样拼死拼活的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
。“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画。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
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同时,这样写使下文“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显得更加有力量,更能激起读者对狐假虎威的“黄衣使者白衫儿”的痛恨。
三、深层阅读,文本探究
(一)文本研讨
1.作者是怎样表现宫使掠夺的残酷的?
【交流点拨】“翩翩两骑来是谁?”先用设问句引出了两个人,这两个是什么样的人呢?“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白衫”说明来者的身份怎样?——有钱,有钱还抢,说明什么?——霸道、野蛮。“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
2.“翩翩”一词写出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态?
【交流点拨】轻快敏捷而又趾高气扬、凶神恶煞的神态。
3.这首诗揭露了“宫市”是一种极不公平的“交易”,是对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你可以从哪些诗句感受到这一点?
【交流点拨】“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说明这桩买卖是强迫的。“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表明一车炭的价值很高,而货与款是极不等价的。真是一个可怜的人!就这样,作者通过一步步的铺垫渲染,通过细腻的肖像、动作、心理的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反映了百姓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使掠夺的本质。诗中无一字谴责,但我们在字里行间能深切的体会到同情、痛恨,能触摸到诗人善良的心。
4.之前我们说道:乐府诗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同学们想想看,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交流点拨】白居易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拿起了笔,写下《卖炭翁》,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人的遭遇,无情而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社会的黑暗,批判了宫市害民的社会现象:劳动者劳而不得,统治者不劳而得,仗势欺压百姓,强行低价购买,甚至是任意勒索、疯狂的公然掠夺。中唐时宫市害民的现象,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这篇文章写出宫市的这种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决定的。而我们大家,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日子,处在新社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长大以后,为建设祖国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语言赏析
1.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交流点拨】诗人连用了五个动词,“手把文书”的“把”、“口称敕”的“称”、“回车”的“回”、“叱牛”的“叱”、“牵向北”的“牵”。宫使一个接一个的动作,使卖炭翁没有回话的余地,从这五个急迫连续的动作中,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暴露无遗,同时,在对比之下,卖炭老人的悲苦形象也更加突出了。
2.系向牛头充炭直。
【交流点拨】句中的“系”和“充”两个字意味特别深长,卖炭翁拒绝收受“纱”和“绫”,蛮不讲理的宫使硬把它“系向牛头”,“纱”和“绫”本不是“炭直”,巧取豪夺的坏蛋却把这在宫中无用的烂绸之类拿来充数抵价。
(三)写法分析
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交流点拨】外貌,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交流点拨】心理。可自己身上却“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3.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上也有特色。
【交流点拨】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个诗眼。
这篇诗没有像《新乐府》中的有些篇那样“卒章显其志”。而是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因而更含蓄,更有力,更引人深思,扣人心弦、
这首诗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并不是偶然的。
4.在表现手法上,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
【交流点拨】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
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帜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四)内容主旨
【交流点拨】《卖炭翁》通过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板书设计,结构图解
五、语文积累,拓展延伸
比较下面这篇文章与《卖炭翁》有哪些不同?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交流点拨】其一,炭和柴相比,更来之不易,更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寄托着劳动人民的希望,因而通过卖炭翁的遭遇,就更便于有力地表现“苦宫市”的主题。其二,诗人如果按照〈〈顺宗实录〉〉所记的真人真事塑造的形象,以打了宦官、得到赏赐结束全诗,那就削弱了“苦宫市‘的主题,降低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所以,改造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其三,历史著作只要如实记录宫市掠夺人民财物的过程就够了,不需要创造人物形象,而写叙事诗却不然,是需要创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的,白居易就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反思
本文三首诗歌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在制订的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诗歌内涵,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