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小》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等 10 个生字,会写“王、边、进”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战争年代的孩子的生活,认识到敌人的凶残,了解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王、助”等 10个生字,会写“王、边、进”3个字。
2.难点:感受战争年代的孩子的生活,认识到敌人的凶残,边读边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揭题
1.师:刚才我们听的歌曲是《歌唱二小放牛郎》,里面所唱的小男孩儿就是图上的这个孩子,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小朋友们来跟他打声招呼吧。
观察这个“王”字,书写它时要注意什么。
师板书“王”,生书空。齐读课题。
2.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3课,来认识王二小,看看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感知课文,随文识字
1.打开课文99页,借助拼音把难读的字多读几次,把句子读通顺。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王二小是谁吗?
(插图1+段1第1句)儿童团员:相当于现在的少先队员。
师:在你们当上少先队员,带上鲜艳的红领巾时,你们是不是感觉很自豪呢?
王二小能成为儿童团员,他也很自豪,带着你们的自豪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小“英雄”——记字形;雄—推、准、堆、难
2.教学第1段
①师:小英雄王二小是儿童团员,那他平时都做些什么呢?看看这幅图(插图1),请你从文中找出写这幅图的句子。
(出示句子: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助——读准翘舌音;字形;请小老师领读字卡后面的词语。
哨——除了放哨还有什么哨:口哨(出示口哨图片)口哨要用嘴巴吹才会响,所以是口字旁。
理解“放哨”:站岗、巡逻。
②师:生字宝宝跑到了句子里,谁来读读这句话?(2生,相机纠正字音)
理解“常常”:经常,不止一次。说明王二小常帮八路军放哨。
用“常常”造句。
齐读段1。
3.教学第2段:
(出示插图2)师:有一天,当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放哨时,谁来了?
“敌”——记字形:加一加,换一换;跟老师读词语。
②师:瞧这些人,他们就是——敌人。仔细看这幅图,你从哪儿看出他们就是敌人?
师:这些可恶的敌人要来做什么?
“扫荡”——读准后鼻音;记字形;理解“扫荡”:抗日战争时期,敌人到有八路军的地方打八路军,杀害老百姓,实行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
师:谁能从文中找出写这幅图的句子?
(出示句子: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师:谁还想读一读的?
师:你们瞧,鬼子军官张着大嘴,可能对王二小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
4.教学第3段:
师:王二小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插图3+段3)
理解“顺从”:很听话,按照敌人的意思去做。顺——读准字音;记字形;师讲猜谜语的方法。
师:王二小是真的顺从敌人了吗?哪里看出来的?(装着顺从)
请生读段3。
理解“埋伏圈”:八路军事先在一个地方埋伏好,只要敌人一进来就没法逃出去了。
齐读段3,边读边思考:王二小为什么装着顺从的样子给敌人带路呢?(生说)
读到这儿,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说说理由。(板书:勇敢、聪明)
出示句子: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师:你们也是聪明的孩子,读读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
做把字句改为被字句的练习:八路军把敌人消灭了。
三、巩固词语,指导写字
1.巩固词语
2.生观察“边、进”,师范写,生书空
3.生练写,评价。
板书设计:
王二小
英雄 勇敢、聪明 边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