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整课设计思路:
《建立模型》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技能单元——《解释和建立模型》单元中的第二课。在原教材中,这节课中安排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一、认识三类模型,物理模型、图示模型和数学模型,在认识模型的同时知道模型是为了方便解释事物的内部构造,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变化过程。二、通过暗盒的设计学会建立图示模型。三、通过建立“纸筒模型”过程初步学会建立模型。
本案例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整合、取舍和改进,在教学设计时,力图达到这样几个目的。
一,本课属于技能课,在设计时,应该让探究技能显性化,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建立具体的某样模型,还应该理解建立模型的一般过程。
二,本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建立模型,还要让学生明白建立模型的意义是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一过程不应是简单的告知,还应是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自发的“顿悟”:原来模型能够帮助我解释。
三,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又能很好的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服务。
教学目标:
1、认识三类模型,物理模型、图示模型和数学模型,并理解模型是为了方便解释事物的内部构造,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变化过程。
2、通过建立模型的活动明白建立模型的一般过程。
3、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三类模型,物理模型、图示模型和数学模型,并理解模型是为了方便解释事物的内部构造,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变化过程。
难点
通过建立模型的活动明白建立模型的一般过程。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教学课件,一些常见的物理模型,“魔瓶魔术”道具。
2、
学生准备:白纸,“纸筒模型”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使学生初步感知模型及模型的意义。
1、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照片,你知道是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售楼中心)你怎么知道的?
2、
提问:为什么在售楼处都会有小区模型呢?
3、
提问:如果你是一位销售人员,你觉得小区模型对你有什么帮助?
4、
小结:说的真好,许多小区在销售时并没有建好,利用小区模型可以方便的向买房人介绍,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向别人解释的过程。你们说模型有没有用?
5、
谈话: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模型,学会建立模型。
(设计思想:生活情境的创设,很好的利用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对售楼处的小区模型非常熟悉,让学生扮演售楼的工作人员,自然而然的意识到小区模型的重要性,很好的由生活中模型引到本课的学习之中。)
2、
认识3种模型,及理解模型的意义。
(一)、认识物理模型
1、谈话:同学们见过哪些模型?你能说说看吗?
2、提问:(出示骨骼模型)这是什么模型?骨骼模型在学习时有什么帮助?在学习时用不用模型一样吗?
3、小结:骨骼模型能帮助我们解释事物的内部结构
4、提问:(出示三球仪模型)这是什么模型?骨骼模型在学习时有什么帮助?在学习时用不用模型一样吗?
5、小结:三球仪模型不仅能把宏观世界缩小,让我们一目了然,还能帮助我们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
6、谈话:向刚才同学提到的模型和老师展示的模型,我们把它做出来拿给大家看,一般我们称为实物模型,也叫物理模型。
(设计思想:一般提到模型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物理模型,对物理模型也是比较熟悉的,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认识物理模型放在3种模型的第一板块。在教学中利用学生见过的模型,适当降低了学生对模型意义的理解的难度。)
(二)认识图示模型
1、激趣谈话:同学刚才的表现非常棒,老师为了奖励大家,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想看吗?还要请一位大力士帮忙,谁愿意?魔术的名字叫“有魔力的瓶”。
2、表演魔术:一支蜡烛点燃后竖立桌上,在前面分别放置同样大小的纸板和空瓶,隔着吹蜡烛。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魔术的秘密吗,请解释一下?
4、谈话:刚才那位同学的解释谁听明白了,请举手。(统计举手人数)
5、提问:你还有更好的方法让人明白你的想法吗?
6、谈话:说的不错,可以画图,请你画图解释。
7、学生画图,解释。
8、谈话:通过这幅图,明白魔术秘密的人,请举手。(统计举手人数)
9、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画图有用吗?有什么用?
10、小结:图画可以帮助解释,也是一种模型叫图示模型。刚才的图帮助我们解释了空气的变化过程。
11、提问:在我们学习中,你见过哪些图示模型?
(设计思想:首先在学生在认识图示模型时,换了跟前面不一样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有趣的魔术揭秘,通过画图来知道图示模型。一方面形式变得有趣,另一方面学生在解释时自发的产生了画图的愿望,通过先后的两次举手统计,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明白什么是图示模型,图示模型的意义。从活动的形式上贴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探究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三)、认识数学模型
1、谈话:在我们的学习中还见过这样一类模型——数学模型(出示长方形和面积公式),请你说说长方形的数学公式能解释什么?
2、小结:长方形的数学公式解释了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想:这一板块的教学过程在教学时进行了弱化,数学公式也是模型,对于小学生的主动认知来说有些困难,所以采用直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模型也能解释。另一目的是对教学时间的压缩,保证了其它环节的扎实开展。)
三、初步尝试建立事物模型
1、谈话:模型既然这么有用,最后老师要给大家出一个难题,看看你自己能不能做一个模型,解释你所看到的现象,敢接收挑战吗?
2、出示课上的纸筒道具展示:拉动A,B一直滑到底;拉动B,A一直滑到底。拉动C,D滑到一半;拉动D,C滑到一半。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会画图解释吗?
4、学生画图后,汇报他们的设计意图。
5、谈话:你们的设计一定对吗?该这么办?
6、学生实验,制作纸筒模型。(教师巡视指导)
7、谈话:谁能用模型解释你的想法?
8、学生展示,教师适时评价。
9、提问:刚才老师给你们任务后,你们是怎样一步步把模型做出来的呢?
10、小结:同学们刚才做纸筒模型的过程就是我们建立模型的过程。建立模型一般
先观察,分析,画图设计,制作,解释。如果解释不成功,需要再次修改。
(设计思想:首先在形式上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挑战完成建立模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了:建立模型一般先观察,分析,画图设计,制作,最后解释,这样一个技能过程,让技能训练显性化。在学生的实验操作中针对教材中的纸筒模型适当的改进,在C和D之间设计了一个结,增加了实验难度,增强了学生的挑战性。)
五、巩固延伸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许多科学家解释他的发明或发现成果,可能都需要用到模型解释,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位或多位科学家是如何用模型来解释他的想法的。
作者:徐小军
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手机:13401321101
气流
纸板
圆形瓶子
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