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
教材第56页内容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
难点:理解算理,进行准确计算
关键:指导观察分析算式的特征。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
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
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周日的时候,同学们到老师家来坐客,先来了5个人,老师给每人拿了2个苹果,又来了4个人,老师又给每人拿了2
个苹果,老师一共要拿多少个苹果呢?
谁能来说一说怎么计算老师一共拿了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2+4×2=18(个)
或(5+4)×2=18(个)
既然两种算法都是求一共拿出了多少个苹果的,所以:(5+4)×2=5×2+4×2
谁能说一说你对这个算式的理解
(学生能结合情境说出算式的含义即可)
学生举生活中类似的实例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遇到过和老师所举的例子类似的事情吗?
(引导根据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及件数,求出买衣服一共花多少钱?
)
(已知长和宽,求长方形的周长)
(买奖品,分男生,女生发放)
……
老师这还有一个例子,同学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
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
呈现课本插图(实物投影)
师:老师家的厨房正在装修,请工人叔叔贴瓷砖,老师想知道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观察图画,谁能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正面每行贴6块,左侧每行贴4块,正面和侧面都贴8行,每行瓷砖有10块,蓝色的瓷砖有5行,白色的瓷砖有3行)
2、指导学生结合观察发现算式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计算一共有多少块瓷砖,并说明你为什么这样算。
方法一:3×10+5×10=30+50=80(块)
师:请你说说左边的3×10和5×10分别是算什么?
方法二:(3+5)×10=8×10=80(块)
方法三:4×8+6×8=32+48=80(块)
方法四:(4+6)×8=10×8=80(块)
师: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呢?(黑板板书)
师:这两个式子的结果相等,那么它们中间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式子的关系。(教师板书=。)
归纳算式的特点
观察这些组算式都有共同的特点:
(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
用字母表示。
师:你想怎么表示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呢?
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可以用图形、符号、文字,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个人完成后,同桌进行交流。
找生汇报。
那么你能不能用字母来表示出我们刚刚发现的这个规律呢?
教师: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a+b)×c=a×c+b×c并领读
你能不能给这个等式起个好听的名字呢?
其实像这样的算式已经有了名字了,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这个定律就像是阿拉伯数字一样,被全世界的人们所承认并广泛应用。
反过来讲a×c+b×c=(a+b)×c
也是成立的。
三、巩固练习
填空
(13+5)
×6=13×
+5×
6×(84+62)=6×
+
×62
9×
(
+18)=9×11+9×18
(40+4+12)
×5=
×
+
×
+
×
6×8+6×2+6×10=
×(
+
+
)
5×102=5×(100+
)=5×
+5×
16×9=16×(10-
)=
×
-
×
3×203=3×(200+
)=
×
+
×
选择
3、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63×99+63
79×101-79
99
×11
5×12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
教师总结:今天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我们总结出了乘法分配律,你们太聪明了,老师相信你们,今后,你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小数学家。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5+4)×2=5×2+4×2
(3+5)×10=3×10+5×10
(4+6)×8=4×8+6×8
……
(a+b)×c=a×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