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2011课标版
教
学
设
计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四节
北京市
本节主要讲述了北京市的相关知识。课本主要讲述了北京市的位置、自然条件等,在本节重点讲述了北京市是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为什么选择建都北京。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明北京市是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2、为什么选择建都北京?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地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分析北京市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交通和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北京市的讲解,总结北京市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类总结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1、了解北京市在中国的重要地位;
2、掌握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交通与文化。
【教学难点】
弄清为什么选择建都北京。
【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图,在哪里呀?
生:北京天安门。
师:对了,也就是说这里是北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北京市。现在请看这图,这是什么啊?
生:开国大典。
师:知道毛主席当年是站在哪里?
生:天安门城楼上。
师:下面呢?
生:天安门广场
师:北京是我们中国的首都,一般首都指得是什么?
生:(一起读)首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所在地,政治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
师:各位同学看这里,刚才说了,首都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象征,体现得是国家的政治中心。请大家看这图,是哪里?
生:人民大会堂
……
师: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靠燕山,东望渤海,是连接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什么要选择在北京建都呢?
生:学生分组讨论,抢答。
师: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市的大致经纬度以及北京市的地形和温度带。
生:学生抢答,并相互补充。
师:(课件展示)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尤其是元、明、清三朝的发展,使北京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北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结合图文资料,作为一名小导游,请你推荐北京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生:讨论回答。
师: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北京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城区范围迅速拓展,城市交通持续改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北京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信息中心、学术研究中心、交通中心
和对外交往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
1、思考北京城区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搜集资料,说说北京王府井商业街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讨论回答。
师: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与地铁、轻轨
构
成了四通八达、繁忙的城市交通网络。以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北京优
先发展了公共交通体系,完善了公路、快速路、地铁、机场等交通设施。同学们说说自己家乡的交通建设吧。
生:讨论回答。
师:说一说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有哪些?如果你要从家乡到北京旅游,会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和路线?
生:抢答。
……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总结北京市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等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