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打电话”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中的一节内容。“打电话”这个学习活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从具体情境问题出发,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学生分析
“打电话”使用的素材是被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学生在寻找“答案”时,不能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能第一时间找到最优方案,应允许学生尝试失误。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比较概括,增强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的感悟。
三、三维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讨最优化的方案。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一、情境导入。
1、深夜,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来了一位危重病人,急需动手术。值班医生要尽快通知手术室的3位医生。他可以如何通知?
哪种方式最方便、快捷?
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打电话)
指名说出打法。教师大屏幕演示。
比较得出的方案。指名选出最优方案。说出理由。
打电话要想用时最少(板书:用时最少)有没有什么诀窍呢?
打电话给3个人,我们已经找到了最省时的方法,如果打给更多的人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出示;我校合唱队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要尽快通知其中7名合唱队员到校.
如果打电话每分钟通知1个人,
最快要用几分钟?
1、
学生初次设计: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来打电话,你会怎样通知这七名同学呢?
师:大家的想法,除了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还能用什么方式表示?(示意图)因为这是一个紧急通知,所以我们就要考虑时间的问题。
(课件出示)假设通知一个人用一分钟,那么通知完这七个人一共要用几分钟?你来设计一个通知方案。要求:a、独立思考,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你的想法,并在直线上写上数字表示第几分钟。b、设计完后与小组同学交流,比较哪一个用的时间少。
2、学生设计,教师适当指导、参与,收集方案。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4、比较方案
师:这几幅图为什么用的时间不同,时间节省在哪了?
学生比较,同桌交流`
通过对比得出,非最优方案之所以用时多,就是因为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有已经知道消息的人(板书:知道消息的人)出现了空闲。(板书:空闲)
反之,要想用时最少,应确保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每个知道消息的人不空闲。(板书:不)
5、找出非最优方案中出现空闲的人。
6、分析通知7人的最优方案。大胆猜测,第4分钟继续通知能通知几人?为什么?.
7、学生填写表格,发现规律。
学生两人一组填写表格,填写完后找找其中的规律。
8、总结利用最优化方案打电话时的注意事项。
师:利用这种最优化的方式通知别人,效率非常高,但打电话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打电话时除了说清楚事情外,还应要告诉他接到通知后再打给谁,这样保证打出的电话最节约时间又不重复)。
三、实践应用。
1、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
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
2、有一种细菌,它的繁殖方式是每过1天便由1个分裂成2个,假如现在瓶子里有2个细菌,经过3天,瓶子里有几个细菌?经过6天呢?经过10天呢?
四、拓展延伸
数学故事早在两千多年前,有一天,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两人打赌,若阿基米德输了要给国王当一年的奴隶,国王问阿基米德若赢了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1粒米,
第二格放2粒,
第三格放4粒,
第四格放8粒……按这个方法放满整个棋盘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就随口答应了.结果国王输了……
你知道国王输给了阿基米德多少粒米吗?
(国际象棋共有64个格子)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