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程序基本知识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4.4 程序基本知识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6-28 14:14:13

文档简介

4.4.1程序基本知识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程序基本知识”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8年级)中第4章“程序设计”中的第1节内容,本章节内容将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与探索欲望。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程序设计,掌握visual
basic环境下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VB程序的基本构成;掌握let赋值语句、INt取整涵数、表达式等用法;
b、学会在VB中编写顺序结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孙悟空上织女星”的故事和程序来激发学生学习程序的兴趣。
b、通过编写调试程序“学以致用”,熟悉VB编程中编程的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程序设计,让学生感到程序设计并不神秘;在编写实例程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扎实的基础是学好程序设计的前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a、VB界面的熟悉,并设计程序的界面,认识和熟悉最常用的控件及主要功能。;
b、VB程序的书写方法;
2.教学难点
在VB环境下的程序编写与调试;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法、知识迁移法、交流讨论法
■课前准备
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情境导入:讲述《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传说。然后让学生打开“孙悟空上织女星”的计算程序,输入数值试一试。
引起学生学习程序的兴趣
二、基本概念与编写程序
分析问题与确定算法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用visual
basic来编写这样的小程序要经过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是分析问题与确定算法,然后建立程序界面、设置对象属性、添加代码,保存,最后进行调试,运行;(PPT展示)
1.分析问题并确定算法。2.建立程序界面启动VB。我们来分析“孙悟空上织女星”有几个对象,用了哪些控件。接下来我们就来用这三类控件制作六个对象的程序界面。不懂的同学可以参考学件来完成任务一。
任务一:学生根据学件学习制作“孙悟空上织女星”界面控件。
学生学习制作。三、程序代码编写、保存、运行
【试一试】学生小组一起自主学习完成任务二,程序代码的编写。
学生演示。并保存。【想一想】这段代码的意思是什么?
教师精讲提示要点:一个程序代码可以是一条语句,也可以是多条语句,多条语句中间用冒号隔开。赋值语句格式:let变量=表达式注释语句:Rem[注释内容]结束语句:Eed函数:以本程序中用了的取整函数、InputBox涵数为例
学生自主学习与操作。参考程序代码:师巡视辅导。
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先分析问题,再确定算法,然后再编程序。
三、作品展示与交流
作品展示:请做好的同学展示作品界面并运行程序进一步完善程序总结交流:请同学说说我们今天学习用VB编程的步骤和方法。先建立一个程序界面,并设置它的属性值,再进行代码编写。
总结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课后作业
思考“计算总成绩”的程序设计方法。
学以致用程序基本知识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程序基础知识》是2018版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第4章第4节第2课时的内容。本课时主要学习在程序中如何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并把运算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前面章节已经介绍了利用let语句和input函数输入数据,本课时重点学习利用文本框来实现数据的输入,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文本框来输出数据。在前面的实例学习中,已经使用过基本的算术运算符,本节课来总结学习运算符和表达式。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输入方法,了解基本的运算处理方法和输出方法,对下面进一步学习好VB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常量、变量及数据类型概念;
2、掌握VB中输入信息的三种方法;
3、了解几种常见的运算符与表达式,并使用其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运算;
4、掌握利用文本框、标签及Print方法输出信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前一节课的实例来了解常量、变量及数据类型的概念。过完善总评成绩的程序,引导学生回忆并掌握输入信息的第一种方法—直接赋值,并学习简单的运算符和表达式;通过讨论、实验,掌握inputbox函数的使用;结合属性赋值语句引导学生得出利用文本框控件的文本属性也可以输入信息的方法。在完善实例的过程中同时学习总结里用运算符表达式来处理数据,并用文本框、标签或Print方法来输出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正确的程序设计习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在程序设计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版权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利用文本框输入输出信息;
2、利用表达式对数据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编写程序实例。
【教学准备】
半成品程序实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内容:1、程序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2、不同类型的信息可以由不同类型的数据来表示,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数据?(常量是指具体的数据,变量是用来存放数据的;数据类型有:整型、长整型、单精度、双精度、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等)3、你知道什么是表达式?有哪些?(表达式是用运算符把常量、变量、函数连接起来,并能使计算机识别的式子;可分为“算术表达式、字符串表达式、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等”)4、你会输出信息吗?有哪些方式?(通过VB编程可以输出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类型的信息,我们常用文本框、标签和Print
窗体方式)【教师活动】【算一算】总评成绩的计算方法为:平时(x)占30%,期中(y)占30%,期末(z)占40%。某同学的平时成绩为86,期中成绩为92,期末成绩为90。求他的总评成绩。
【完善程序】
打开“求总评成绩”文件,切换到代码窗口,根据下列代码,完善程序。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Rem
输入信息Let
x
=
86Let
y
=
92Let
z
=
90Rem
处理信息Let
p=
0.3
x+0.3
y+0.4
zRem
输出信息PrintPrintPrint
“总评成绩为:”;p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EndEnd
Sub【学生活动】根据给定代码,完善程序。学生思考,与教师一起分析程序处理信息的过程。
通过完善程序,初步了解程序代码。通过对程序的分析,了解程序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
二、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1、直接赋值let
x=86let
y=92let
z=90【结论】直接赋值,必须将输入的信息事先编写在程序中。
【思考】运行上述程序只能得到1位同学的总评成绩,如要计算另一位同学总评成绩,应该怎么做?【学生活动】思考,与教师一起分析程序处理信息的过程。2、inputbox函数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回忆inputbox函数的格式:inputbox(提示文字[对话框标题][,输入的缺省值])
【试一试】利用inputbox函数改写“求总评成绩”程序,实现在程序运行时从键盘输入数据的功能。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let
x=inputbox(请输入平时成绩)let
y=inputbox(请输入期中成绩)let
z=inputbox(请输入期末成绩)x=val(x):y=val(y):z=val(z)let
p=0.3
x+0.3
y+0.4
zprintprintprint
总评成绩为:
;pend
sub【思考】为什么要对变量x、y、z求val函数值?
【学生活动】1、运用学过的知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练习,改写出程序代码,验证结果。2、讨论、分析val函数在这个程序中的作用。【结论】在VB中,借助inputbox函数,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根据提示从键盘输入信息。3、利用文本控件的文本属性输入信息【教师活动】请同学分析下面这条语句的含义
Text3.text=Text1.text+Text2.text
【学生活动】思考属性赋值语句的作用,回答问题。【结论】由此可见,可以在窗体上加载文本框,程序运行时将信息输入到文本框中,文本框对象的Text属性值就是输入的信息,再用let语句将Text属性值赋给变量。
【试一试】将“求总评成绩”程序改写成利用文本框输入数据。【学生活动】实践验证,尝试改写程序。【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分析、实践验证等环节,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忆一忆】VB输入信息的三种方法(1)直接赋值
(2)Inputbox函数与let语句结合(3)文本控件的文本属性与let语句结合【总结】三种输入信息的方法在VB中都可以使用,根据具体问题选择相应的方法。
总结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课后作业
完善程序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