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29 15:1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3
比热容
1.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
A.密度
B.内能
C.比热容
D.质量
2.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3.如图是干早地里的玉米,由于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凝固点较低B.比热容较大C.沸点较高
D.质量较小
4.在如图“比较水和油两种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体积相等的水和食用油进行实验
B.加热的时间相同,食用油的温度变化较慢
C.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5.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天酒水降温,是利用水蒸发吸热
B.冬天搓手取暖,说明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C.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小
D.端午节米棕飘香,说明分子不停做热运动
6.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7.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4.2×103

0.46×103
酒精
2.4×103

0.39×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54×103

2.1×103
水银
0.14×103
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
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装器材时先固定上面铁圈的高度
B.升高相同温度,a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
C.a液体的比热容小于b液体的比热容
D.不添加器材,利用本实验装置还可以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9.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的发烫,而海水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A.密度
B.内能
C.热量
D.比热容
10.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较大;发动机把热量传递给水使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
11.蓄水量为1吨的太阳能热水器现在装满了30℃的水,经过光照后升高了2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J。[c水=4.2×103
J/(kg·℃)]
12.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_________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_________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
13.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
14.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荼叶蛋时小明闻到浓郁的茶叶蛋香味,这是属于_______现象。若将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20℃加热到7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J。
15.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所示),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中乙是250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c牛奶=2.5×103J/(kg?℃)]
16.当严寒即将来临时,为了预防果实结冰,果农会用水喷洒果树.请你解释这种做法的道理:______.
17.张军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如下数据:
烧杯号
物质
质量m/g
初温t1/℃
末温t2/℃
加热时间t/min
1

300
20
30
12.3
2

150
20
30
6.2
3
煤油
300
20
30
6.1
4
煤油
300
20
25
3.1
(1)本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反映的.
(2)分析1、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3)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有关.
18.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温度为20℃,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水=4.2×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
求:(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
(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C 
6.D
7.C 8.C
9.D 
10.比热容
热传递
11.8.4×107
12.小于2
13.7∶4
14.扩散
4.2×105
15.热传递
1.25×104
16.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时能放出更多的热量,且水结冰时会放出热量,可以减慢环境温度的降低,从而保护果实.
17.(1)加热时间(2)不同物质(3)质量
18.(1)3.4272××105J(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