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认识计算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认识计算机》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6-28 15:5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1《认识计算机》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7年级第2章《管理计算机》第1节的内容,它是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一部分。本节课侧重于让学生能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但本节课是一节理论课,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要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概念,是本课教学中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回顾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亲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竞争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
?2、小组合作竞赛,鼓励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容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演示、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习。
六、情景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没有脑袋会思考;缤纷世界全知晓;万事一点便明了;少了电源就睡觉。
生:大声回答。(谜底:计算机)
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
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
七、学习新课
1、计算机的发展史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
冯·诺依曼——计算机之父。
小知识:_????·è????????_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_ENIAC_(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设计提出过建议,1945年3月他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起草_EDVAC_(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设计报告初稿,这对后来计算机的设计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确定计算机的结构,采用存储程序以及二进制编码等,至今仍为电子计算机设计者所遵循。
冯·诺依曼原理
(1)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_????????¨??¨_中,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3)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
2.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教师:同学们从外观上你认识电脑的哪些部件名称呀(小组讨论),
那么主机内部到底有些什么呢?老师今天准备了一台计算机主机和大家一起剖析以下,请同学们先自学教材然后指出老师拿出的实物的名称。
自主学习: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组成。
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师生总结:
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
主机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
快速抢答:展现拆解好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
提问:现在我们对这些计算机硬件有了一些感官认识,那你知道这些部件分别都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展示实物,引导:
?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主板:是硬件系统中的基础部件,为各种硬件设备提供安装插槽和接口。
显卡:将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
声卡:将声音信息传送到音响设备上。
内存: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ROM用于永久存放特殊的专用信息,断电后不会消失;RAM临时存储信息,断电后信息将全部丢失。
硬盘:存储信息,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显示器: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的信息显示在上面。
键盘、鼠标:各种操作和命令由它输入计算机,它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常见的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手写扳、扫描仪、摄像头、光电扫描笔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刻录机、投影仪……
注意:触摸屏同时具备输入、输出功能
3.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我们说内存是临时存储信息,硬盘永久存储信息,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
最基本的存储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
一个字节到底有多大呢?可以用文本文件来说明!
每个字节存放8个二进制位(bit)用来表示一个英文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
(1)常见的容量单位:字节(Byte)、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太字节(TB)
(2)换算关系
 1KB=1024 B???1 MB=1024 KB??1 GB=1024 MB??1TB=1024GB
(3)查看存储器容量大小和CPU信息的方法
①、内存容量和CPU信息查看方法: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 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
?  ?②?、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方法一:双击“我的电脑”,单击盘符,在左边“详细信息”项中(图2)。
方法二:双击“我的电脑”,右击盘符,打开“属性”对话框
?
小组合作:根据刚才的方法,完成下面表格表格。
系统属性 参数
CPU ?
内存容量 ?
C盘容量 ?
八.课堂小结
分小组总结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比一比哪个小组说的好!
九.教学反思
《认识计算机》这节课是侧重于让学生能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现在的学生家里基本都有电脑,也都操作过电脑,但是真正能知道哪个是CPU,主板,内存条,硬盘等却少之又少,所以说这节入门课能否上好直接关系到以后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学生是否愿意学。为了上好这节课,引发学生对电脑的兴趣,我做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找了很多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也找了主板,内存条,硬盘等实物给学生近距离的观察。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示,生动的实物观察,向同学们介绍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这些电脑主要组成部件的作用和特点。虽然电脑经常看到,但是当同学们看到电脑里面的部件的时候,还是非常的好奇,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争先恐后的观察。在让他们总结特点这一个环节,学生们都非常的积极,一个个都说得很好,总结的很到位。作为老师,这点让我感到很欣慰。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介绍键盘的时候,并没有很全面,可能会让学生认为键盘就该是我们学校电脑房这样的,其实键盘还有别的形状和颜色;还有我们学校的电脑是一体机,在课上,也可以和学生讲一下一体机即一体台式机,一体台式机这一概念最先由联想集团提出,是指将传统分体台式机的主机集成到显示器中,从而形成一体台式机。这样可以拓宽一下学生的知识面。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尽量想得更全面一点,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得更好,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