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7.1 轴对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7.1 轴对称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28 21:1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形的运动(二)
轴对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一课时轴对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掌握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对称给生活带来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些空间观念,积累了一些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也有很多,也为学生提供了感性基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操作中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教学难点:探索与掌握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步骤与方法。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播放图片)
师:这些图片的颜色、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从数学的角度来出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的相关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美的感受中,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展开学习,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2、
复习旧知
师:那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把图形对折后左右能够完全重合;
(师板书:对折
、完全重合)
师:那么我们以这个“虎头剪纸”为例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师:那么同学们想象一下,图形对折后中间会出现什么?
生:一条折痕;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课件出示、教师板书:对称轴);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观察这几个图形,判断一下,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在哪里?又有几条呢?
(其中的交通标志的图形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化静为动,突破难点。电脑的折叠演示让学生在回忆概念的同时更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的理解透彻,接着教师组织学生找对称轴,强调对称轴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观察探索,认识新知
师:那么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个松树的图形,判断一下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又在哪里呢?
师:老师在这个图形上找到这样一个点A.A',同学们想象一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A点和A'点会怎样?
生:完全重合;
师:那B点和B'点呢?(课件出示);
生:也会完全重合;
师:我们把这样的沿对称轴对折后完全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板书:对称点),点A的对称点用A'来表示,点B的对称点用B'来表示说明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是它们是2个点,联系就是它们之间是一组对称点;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也试着找出这样的对称点呢?在你作业纸上的图形上用字母表示出来;(找同学到大屏上找出来)
师:老师也找到了几组对称点,看看对不对!(课件出示,C、C’、D、D’、E、E’)
师:(出示F点)同学们那F点的对称点在哪里呢?(或者对折后F点在哪里?)
生:F点的对称点就是它本身;
师:那同学们在这个图形中只有这6组对称点么?
生:不是,有无数组!
师:那么我们有没有必要都找出来进行研究一下呢?
生:没有必要
师:那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点都在这个图片图形的什么位置;
生:(尖尖的角上)
师:谁还能再来说一说(生:线段的端点);
师:这些线段的端点位置就决定了这个圆形的大小、形状、位置,所以我们把这些点叫做关键点(板书:关键点)
师:接下来,我门把对称点连接起来看一看,对称点和对称轴之间又有什么秘密呢?
现在四人小组合作,认真读题,完成作业纸上的填空题。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学生汇报时课件展示)
师:同意他的结果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的小组合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四、实践探究,深化知识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数和画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来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么?谁来说一说,该如何去画?
(指2-3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画法)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又快,又准确的画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微课)
师:那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如何补全轴对称图形呢?
(师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板书:
找(关键点)定(对称点)连(顺次连线))
师:那么同学们一起来补全轴对称图形吧!(学生作业纸上画)
师:(边巡视,边找出典型的图形用投影展示)
师:这是咱班XXX的作品,谁来评价一下?
(师要把画图要注意的地方在这里强调一下)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知识,注重学生个性画法的交流与评议,然后通过播放微课学生自学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特征。让学生在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感受知识间的联系。]
五、巩固练习
师:(出示五角星的另一半)同学们看一看这半个图形,你想象一下它补全之后的图形会是什么图形呢?
生:(五角星)
师: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3页,补全轴对称图形;
生:(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自己检查一下画对了么?我们再来画一画吧?
(出示教材84页第四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
六、拓展提高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轴对称的相关知识,那么利用学习的知识设计一个美丽的图形吧!
[设计意图:体会数学价值,激发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美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轴对称
对折
完全重合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找(关键点)
定(对称点)
连(顺次连线)
教学反思:
找出常见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是课程标准对这节课内容的要求。本节课我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入手,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整堂课,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在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我组织学生说一说如何利用这个特征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接着播放微课给出又快又准确的画法,再让学生根据刚才学习的画法补全图形,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