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 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 教案(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9 22:3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2.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3.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4.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5.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句。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读了这些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在写法上又有什么收获?(畅所欲言)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同学们,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会感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血浓于水、亲密无间的感情。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呢?
2.学生发言。
3.教师:作者的感情有时是通过场景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父爱之舟》中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有时,浓厚的感情凝聚在细节描写中。例如,《慈母情深》中有一个细节描写——(出示课件,学生齐读)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4.教师:通过这个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还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到“我”的羞愧和自责。
5.教师:阅读时关注课文中抒情的语句,品味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在本单元课文中找一找相关句子,跟同学交流。
6.交流完毕,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出示“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指名读句子并说说它们的特点。
教师:俗话说,凤头豹尾,好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好的结尾又能为文章添彩。接下来我们来体会几篇课文结尾的特点。
1.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照应开头,自然结尾,交代事情的结局,让人体会到慈母情深。省略号蕴含着“我”对母亲难以言尽的感情。)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照应题目,揭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以及浓厚的思乡之情。)
3.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展现了作者长大后对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更深入的认识。)
(二)出示“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
1.学生齐读第一段话。教师提问:这段话出自哪篇课文?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这段话出自《慈母情深》。这段话写出了母亲工作环境的狭窄、闷热,突出了母亲工作的辛苦。)
2.学生齐读第二段话。教师提问:这段话出自哪篇课文?读了这段话,你又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这段话出自《父爱之舟》,写的是“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庙会的热闹和物质的丰富衬托了父亲和“我”的困窘,这个场景体现出“我”对父亲的体谅。)
3.教师:阅读时,抓住场景描写,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我们在写作时,可以用场景描写来表达情感。
(三)出示“词句段运用”的第三题。
1.下面我们再来读两个片段,看看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2.出示两段话,指名读。
3.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写。
(启发:第一次自己睡觉,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骑自行车……注意写出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理活动。)
四、学习“日积月累”。
1.请同学们齐读“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提醒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说说这些名言警句的意思。教师适当点拨。
3.读中悟理,熟读成诵。
(1)读了这些名言警句,你得到什么启示?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收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在生活中谨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3)练习背诵。
(4)小组背诵,指名背诵。
1.学生通过学习场景描写、细节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通过对比不同文章结尾的特点,初步掌握了结尾的技巧。
2.引导学生积累名言警句,并从中得到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