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6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6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29 21:1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铁离子和铜离子,工厂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如何实现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分离予以回收利用?
问题:那如果只取出其中的一滴废水,如何实现它们的分离?
实际情境
开始沉淀pH
完全沉淀pH
铁离子
1.9
3.2
铜离子
4.7
6.7
微量样品的分离的意义
认识毛细现象
实验1
取一根毛细管竖直放到水溶液中
实验2
将纸巾折成长条状竖直放到水溶液中
认识毛细现象
实验3
取两张滤纸分别竖直放到水溶液中和丙酮溶液中
实验4
将粉笔竖直放入水溶液中
将粉笔点上红蓝墨水竖直放入水溶液中
展开剂的选择
纸层析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实验准备:
试剂:
仪器:大试管、滤纸、烧杯、毛细管、橡胶塞、
回形针、表面皿、镊子。
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丙酮9mL:浓盐酸1mL
9:1
装展开剂,不要沾到试管壁。滤纸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约0.5cm,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
取表面皿混合层析试样,轻轻点样,晾干再点,重复3-5次,要求斑点直径小于0.5cm
纸层析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请思考:
1、能否用水笔代替铅笔画原点?
2、在层析操作时,为什么点样要小?
3、展开剂的配制中为什么丙酮中要加盐酸?
4、在层析操作时,为什么不能让滤纸上的试样点接触展开剂?
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Fe3++3NH3·H2O=Fe(OH)3↓+3NH4+
氢氧化铜与足量氨水反应后溶解是因为生成了深蓝色的[Cu(NH3)
4]2+
Cu
2+
+2NH3
.H2O
=Cu(OH)2↓
+2NH4
+
Cu(OH)2
+
4NH3
.
H2O=[Cu(NH3)
4]2+
+2OH—+4H2O
总方程式:Cu2++4NH3?H2O=Cu(NH3)42++4H2O
试写出实验中发生的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世纪初,M.
C.
Tswett进行了分离植物叶中各种色素的实验。创立了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的历史
移动相----
固定相----
混合色素
色谱分析法的历史
碳酸钙
石油醚
色谱柱
年代
发明者
发明的色谱方法或重要应用
1906
Tswett
用碳酸钙作吸附剂分离植物色素。最先提出色谱概念
1931
Kuhn,
Lederer
用氧化铝和碳酸钙分离α-、β-和γ-胡萝卜素。使色谱法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1938
Taylor
Uray
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了锂和钾的同位素。
1941
Martin,
Synge
提出色谱塔板理论;发明液-液分配色谱;预言了气体可作为流动相(即气相色谱)。
1952
Martin,
James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完善了气-液分配色谱法。
1956
Van
Deemter
提出色谱速率理论,并应用于气相色谱。
1957
基于离子交换色谱的氨基酸分析专用仪器问世。
1958
Golay
发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1965
Giddings
发展了色谱理论,为色谱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975
Small
发明了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强电解质为流动相,采用抑制型电导检测的新型离子色谱法。
1981
Jorgenson
创立了毛细管电泳法。
概念: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物质。
色谱分析法
分类:
液相按操作形式可分为:
纸层析法
柱层析法
薄层层析法
按两相所处的状态一般分为:
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气体
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液体
色谱分析法分类
色谱分析法应用
色谱分析法应用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