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的传播效果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阳光的传播效果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5-24 12:3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阳光的传播效果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阳光的传播》,本节选自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三章第二节,共一个课时 。
说教材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前面已经学习空气等自然物质,本章内容是带领学生继续认识自然,学习大自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阳光。这也是学生初涉光,本节是光的入门基础课,为后面光的折射,反射等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较浅,重在形成趣味,从而形成兴趣,有利于主动学习。
为此设立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认识光源,知道光源可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
b.理解阳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c了解光线的概念,及作图
d.知道阳光(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0×10︿8m/s,其他介质中会减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PPT所展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归纳出光传播的各种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学会从中获取一些关于光的信息并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光直线传播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使学生更加了解自然,并对科学课程产生兴趣,乐于参与科学学习活动。
说学情
源于生活经验,初一学生对自然界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对阳光及其他其他发光物体如蜡烛,白炽灯等有一定的认识。阳光下或晚上在路灯下人或其他物体会有影子,这些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已认识到。但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还不能解释影子的形成,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的成因所以教学必须让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释这些自然现象。
为此设立以下的重难点
重点:阳光(光)沿直线传播及其条件;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难点:理解光传播及其应用
说教学法
对于光的规律性知识,本节课多安排实验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是由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或者小实验组合而来的,探究实验改变传统的教学,先不给实验结论,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分成四个:引入,展开,小结,作业
1引入:创设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展示夜景和自然光现象,以及让同学做手捂住眼睛这个小活动引出光。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有利于新课的教学。
2展开:分四个教学任务。
任务一:光源概念的形成,光源的分类。首先通过PPT展示图片,学生看图片后回答哪些物体是自行发光的,哪些不是。由此得出光源的概念。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光源。接着光源的分类,就以学生举出的光源为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类光源。
任务二:经实验探究,完成光的传播的学习。先通过PPT展示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猜想光的传播路径,经过激光沿白纸板照射的实验,让学生得出初步结论光沿直线传播。老师对实验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习光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接着引出光线的概念,并让学生动手画光线。
任务三: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及应用,从物理走向社会。启发学生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光的直线传播呢?让学生举例,并用动画演示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的形成过程,师生共同做简单的解释。提高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讲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任务四:光的传播速度。由自然现象--雷雨的发生,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引出知识点------光速。
3小结:首先学生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结合简单的课堂练习,巩固知识,检验学习效果
4作业:布置一些简单的书面作业和操作性探究性作业,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高操作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初中学生好奇,爱动的本性,学到活的知识。
遵从新课改的要求,创造一个活的课堂,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使之与生活相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渴望,是本节教学欲达到的效果。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