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一定会很好 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9那一定会很好 教案(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9 10:3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阳台上的木地板”。
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种子经历了什么?这其中体现了它怎样的心态?从中我们会受到什么启发?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字音。
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2.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词语。(调皮、满意、暖洋洋)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讨论交流,代表上台展示。
3.教师总结种子经过的历程。
(一粒种子→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
4.树的一生有哪些愿望?(“站起来”“跑起来”“坐下来”“躺下来”)它的价值是什么?(方便了农夫的生产、生活)
5.总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不断成长、无私奉献、乐观积极)
四、品读句子,感悟人生态度。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1)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板书:站起来)
指导朗读:读出种子在泥土中难受的感觉,及强烈渴望“站起来”的心情。
学生交流:种子是怎么做的?它发生了哪些变化?
(2)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板书:跑起来)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对能走能跑、行动自由的羡慕和向往。
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3)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板书:坐下来)
指导朗读:读出手推车体力不支的感觉。
思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4)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板书:躺下来)
指导朗读:读出椅子的疲劳感。
思考: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2.主人公有着怎样的人生态度?(坦然、乐观)(板书:心怀美好 实现价值 享受生命)
那一定会很好
心怀美好
实现价值
享受生命
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课文的情境来感悟文章,从而有所发现。课文中,无论是种子钻出泥土成长为一棵大树,还是大树被砍倒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那一定会很好”几个字一直贯穿其中。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主人公乐观、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