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见过草地吗?谁来形容一下你见过的草地?(生答)可是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个究竟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开火车读,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指导读音、写字。
(1)字音。翘舌音:盛、耍、察。前鼻音:喊、欠。后鼻音:英、拢。
(2)字形。“钓”右部是“勺”,不要写成“勾”;“拢”右部是“龙”,不要写成“尤”。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完后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几个场景?这片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梳理场景。(两个场景: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长满蒲公英的草地早上、中午、傍晚颜色变化的不同场景。)
3.先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资料说一说,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花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对照课文中的描写和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说一说,课文中对蒲公英的样子和花的颜色的描述是正确的吗?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等。花为黄色,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为的绒球。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注意加点字,教师订正。
蒲公英 盛开 玩耍 钓鱼 观察 合拢 有趣 喜爱 睡觉
2.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 学生描述)
二、细品课文,思考并交流。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2.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
(2)理解“一本正经”。
①指名学生学着“我”一本正经的样子来喊一喊。
②“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3)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好想吹吹蒲公英。兄弟俩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看,他们笑得多灿烂呀!他们玩得多开心啊!
(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分角色演一演。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自由读。看看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是 的,草地也是 的。?
中午,花朵 ,是 的,草地也是 的。?
傍晚,花朵 ,是 的,草地也是 的。?
根据提示,同桌互相说一说。(手掌 张开 合上 合拢 绿色 绿色 张开 金色 金色 合拢 绿色 绿色)
(3)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让学生伸开五根手指变为手掌表示花朵张开,收拢五根手指变为拳头表示花朵合拢。
(4)齐读本段。
(5)引读。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
课件出示: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 的,而是 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 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 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 ,可以 、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 的,草地也是 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 的了。?
(6)师:从“我”对蒲公英的新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善于观察、细心)
4.学习第4自然段。
(1)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想象一下,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点拨:从蒲公英带给“我们”的感受来说。)
(2)师:这片草地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3)师: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4)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蒲公英深深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神奇的植物,课文里的小朋友正是因为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才发现了花朵与草地颜色的秘密。透过小小的蒲公英,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请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金色的草地
金色草地藏奥秘
细致观察乐无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精练。教学环节之间过渡要自然。另外,还应该针对三年级的学生适时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感悟。学生通过朗读和教师的引导,能够更好地体会“我”对蒲公英的喜爱和细致观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