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一、谈话导入。
这一单元学完了,我们有了许多收获。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板块,一起学习里面的知识,汲取里面的营养。(板书课题)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们发现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出现的位置了吗?
(1)有的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2)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
2.这样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呢?
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3.学生交流。
(1)找到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我们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带有“虫”和“鱼”的生字的动物图片。
(1)说说这些图片上都有哪些动物。
(2)同桌间互相交流。
(3)课件出示:
蝌蚪 飞蛾 螃蟹
鲤鱼 鲫鱼 鲨鱼
(4)师领读,指名读,自由读。
2.课件出示会认字:“蝌、蚪、蛾、鲤、鲫、鲨”。
3.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4.利用规律拓展识字。
(1)出示“螳螂”二字及图片,让学生猜读。
(2)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进行识记,明白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规律。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师生一起看“词句段运用”。
(1)教师引导:看到下面的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2)指名读,教师正音:“颤”是翘舌音;“巍”和“哄”是第一声。
(3)提问:你能给这些词语分类吗?
引导学生把这些词语按照描写人物的动作、情态和描写环境三种类型进行分类,并选择两个词语写句子。
(4)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拓展ABB式词语。
2.学习补充句子。
(1)出示句子:车站的人可真多……
指导学生补充的内容:写出人多的场面。(可以从人的数量、动作等方面写)
(2)出示句子: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指导学生补充的内容:写出夏天夜晚的场景。(可以从夏天的夜晚最喜欢干的事情、听的声音、看的景色等方面来写)
五、学习“日积月累”。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2.生自由读古诗。
朗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多音字“发、朝、还、重”的读音。
3.指名读,齐读。
(二)品读古诗,感悟意境。
1.提问: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要走多远的路?要多长时间到?(板书:白帝城—江陵)
2.千里之遥的江陵,真的用一天时间就可以到达吗?(不可以)那为什么诗人还说“一日还”?(小舟速度之快,诗人心情之愉悦。)
3.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两岸不断传来猿猴的叫声,轻便的小船已经穿过重重的山岭。)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什么心情?(喜悦和激动)
4.指导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语文园地
关键语句 形声字
选词语写句子 补充句子
白帝城—江陵
本次在指导学生学习“识字加油站”时,我特地把名称中分别带有“虫”和“鱼”这两个生字的动物图片放出来给同学们看,让他们自己说说这些图片上都是什么动物。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并通过观察图片和字形特点,总结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可以帮助他们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在指导学生学习“词句段运用”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参加交流、讨论,从而更好地体会围绕关键词句写句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