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牛和鹅 教案(2课时 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18牛和鹅 教案(2课时 含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9 10: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认识“谓、拳”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吁”,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3.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4.能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
2.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3.课件出示:
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4.今天我们来学习《牛和鹅》这篇课文,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学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指名开火车读。
(2)男女生比赛读。
(3)指读课文中比较难读的词语。
教师指导:“胳膊”的“膊”单独读时读二声,在“胳膊”一词中读作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襟”是前鼻音,可借助熟字“禁”指导读正确。“瓶”与“凭”是同音字,后鼻音,可结合语境区分字形,理解字义。
3.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指导书写:指导学生按笔顺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学生模仿练写。
4.理解词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吗?
2.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4):写“我们”欺负牛、惧怕鹅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行为。
第二部分(5~12):写“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欺负,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
第三部分(13~15):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改变了对鹅和牛的看法和态度。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牛和鹅》,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课文,谁能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接着写……最后写……)
二、细读课文,感知品味。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1.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牛怕人,鹅不怕人。)为什么?(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2.“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小组交流。
3.找出“我们”对待牛的动词,并打上三角符号。(拍、摸、触、扳、骑、捶)
(二)学习第5~12自然段。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怕鹅?体会“我”见到鹅时的心情。(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2.指导朗读:读出害怕的心理。
3.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鹅的神气?画一画。体会“我”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4.学生朗读课文第5~7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指导朗读:读出鹅神气十足、不可一世的样子。
5.破折号的作用有以下几种: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D.用在副标题前
“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跟它一样高呢!”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第几种?(A)
6.这时,“我”的救命英雄——金奎叔出现了!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握住—提—摔)鹅又有什么表现?(用脚爪划,用嘴啄—向远处游去)
7.学生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指导朗读:读出金奎叔的强悍。
8.写“我”被鹅袭击时,文中的批注是什么?
(“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此时“我”的心情是“惊慌失措”,通过“逃跑—被鹅咬住—呼救”这三个小情节中鹅的动作、声音以及“我”的动作、心理和语言体现出来。)
9.想一想,阅读时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
(三)学习第13~15自然段。
1.金奎叔对“我”讲的话使“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不再怕鹅,也不再无缘无故地欺负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的这段经历,使“我”懂得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事物。)
2.直到现在……(引读最后一段)是的,简单的几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同学们,学了这篇文章你们感悟到了什么呢?(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三、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读故事,明启示。
课件呈现《卖伞与卖鞋》的故事。
四、回顾课文,总结升华。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一件事,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不同,请同学们去生活中体会一下吧。
牛 和 鹅
角度不同结果各异
在阅读课文时,采用了多种形式去阅读,使学生感受到“我”对鹅的害怕和鹅神气十足的形象。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文中的批注,体会出“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