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1.1.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1.1.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29 13: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导学案


班级
学生
章节
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题
第二节: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列举生物之间的不同关系。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进行“探究竟”的材料分析,提高分析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捕食与竞争、寄生与共生的区分
【自主导学】生物之间的关系同种之间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不同种之间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共生。捕食关系: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会争夺生存条件或生活资源,从而发生相互排斥的现象。寄生关系: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获取营养来维持生活。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难点突破:捕食与竞争、寄生与共生在表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区分。捕食是一种动物吃另一种动物,而竞争是两种生物对生存条件进行争夺;寄生是单利的,而共生是互利的。【当堂训练】1.下列四项生态因素中,影响七星瓢虫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A.
光照B.
温度C.
水D.
蚜虫2.凝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进行生存斗争的一项是(
)A.
同一片森林里的树木必然争夺阳光B.
食性相同的动物争夺食物C.
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与反捕食D.
亲代的性状遗传给子代4.下列各组中两种生物间关系不属于共生的是(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B.
人与导致足癣的真菌C.
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D.
人与肠道中的大肠杆菌5.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杂草与水稻是互惠互利关系B.
两只雄性梅花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是种内互助关系C.
大肠杆菌和人是寄生关系D.
两只狗争夺骨头而斗争是竞争6.地衣被称为“拓荒先锋”,它生长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呈灰绿色,硬壳状的斑块,是由两种生物共生在一起构成,这两种生物是(
)A.
细菌和藻类B.
真菌和藻类C.
细菌与苔藓D.
真菌与苔藓7.下列生物中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A.
水稻和杂草B.
猫和老鼠C.
牛和羊D.
蚂蚁和蚱蜢8.“羊入虎口”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
竞争B.
合作C.
捕食D.
共生9.
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A.
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B.
人工密植的某种纯乔木林长得细高,利于争光C.
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D.
犀牛背上生活着食虫的小鸟10.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
)A.
啮小蜂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B.
飞机喷施药物消灭蝗虫C.
稻田里养殖青蛙以消灭害虫D.
苏云金杆菌毒杀松毛虫二、连线题将下列生物与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用直线连接起来。老虎吃羚羊
a.合作关系许多蜜蜂在酿蜜
b.竞争关系同一片森林中的树木
c寄生关系④动物与身体上的跳蚤
d.捕食关系【综合检测】1.
下列谚语或诗句均与生物密切相关并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理解作答:(1)“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因是黄鼠狼和鸡之间是_
___关系。(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在强调__
__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非生物因素。(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营社群生活,组成一个和谐大“家庭”,为利于种群生存,它们之间大都有明确的____。(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
_者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物质供植物体重新利用.(5)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__
_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错题反思】
答案:
1.
D
2.
A
3.
D
4.
B
5.
D
6.
B
解析: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7.
B
8.
C
9.
B
10.
B
连线题:①老虎吃羚羊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捕食关系;②许多蜜蜂在酿蜜要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属于种内互助关系;③同一片树林里的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④动物与身体上的跳蚤,从动物身上吸收营养物质,对动物造成伤害,因此属于寄生.
1.
1)捕食;
(2)水分;
(3)合作;
(4)分解;
(5)温度.
解析:(1)黄鼠狼和鸡,黄鼠狼吃鸡,黄鼠狼偷吃鸡是为了获取食物来生存的,因此黄鼠狼和鸡之间是捕食关系.故“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没安好心的原因是黄鼠狼和鸡之间是捕食关系.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在强调水分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非生物因素.
(3)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反映了生物之间通过分工合作而有利于生存.
(4)细菌和真菌将植物的残枝落叶,动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的物质并供植物体重新利用.
(5)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春天来了,温度升高,江水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鸭子的影响.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