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湖山镇中学 七 年级下册 历史导学稿 班级( ) 姓名( )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李群芝 学校负责人:
学 案 教 案
一、明确目标 知识与能力 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①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④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②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③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二、自主学习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581年北周外戚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动脑筋: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南北(可以讨论) 2、隋朝出现繁荣的景象:(1)原因:隋文帝采取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 ,减轻人民负担;(2)表现:人口 、垦田 、赋税 、出现了 座商业城市。3、 隋朝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2)时间:在 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3)三点:中心在 ,北达涿郡,南至余杭。(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 、邗沟、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 的运河。(6)作用: 。三、小组讨论:(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四、展示拓展附:知识网络、本节知识概要 隋的建立: 隋朝统一南北 隋的统一:开 隋朝出现繁荣的景象:运 大 年, 杨坚下令开凿;运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河 河 三点: 的 四段:创 开 五河:科 凿 六省:举 大运河的巨大作用: 隋文帝时 科 举 隋炀帝时制 的 科举制的作用创 科举制的影响五、当堂测验:1、( )年,( )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 )。2、( )年,隋朝灭掉南方的( ),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3、605年,( )下令开凿大运河。4、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通( ),南达( ),全长( )多千米。5、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或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 )和( )起了很大的作用。6、开凿大运河的目的:隋朝统一( )。7、开科举制先河的是( )。( )又创设( ),科举制正式形成。8、隋文帝创立科举制的目的:改革( )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 )。9、科举制打破了( )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 )的机会;同时,为统治者( )拓宽了道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六、课后记: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2)、科举制的创立难点:隋朝经济的繁荣1、预学案导学:2、情景导入: 让学生用《社会主义好》或者《上学歌》的曲调唱中国古代朝代歌3、合作展示:(1)小组学习(2)交流汇报(可把分组汇报的具体做法写出来)4、归纳整理:5、评估拓展:6、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