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二首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 古诗二首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29 07:1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古诗二首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生活,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春景的美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联系生活,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春景的美丽。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村 居》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春天是一首婉转动听的歌儿,春天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儿,春天还是一首精妙绝伦的诗呢!
师:孩子们,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幅春景画。(出示插图)画中有哪些景物?(从右往左慢慢看过去)(板书:杨柳、风筝、小草、儿童等)
2.师:在这幅画里老师最喜欢杨柳,杨柳低垂着长长的,碧绿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跳起优美的舞蹈。你们喜欢什么?也像老师一样夸夸它。
生1:小草在快乐地长大。(你真懂小草的心)
生2:小草在和春姑娘说话。(真是个会想象的小天使)
生3:黄莺在飞翔。(黄莺在自由自在地飞翔)
生4:黄莺在歌唱。(黄莺一定最想对你歌唱)
3.师:孩子们,还有一种景物你们没有发现,仔细看,我把春景画放远一点再远一点,你发现春景图变得怎么啦?
生:好像被什么东西蒙住了。
师:这烟雾叫“春烟”。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生:……
4.师:是不是春烟的出现,让明媚的春光变得朦胧了,神秘了?早春二月,我们仿佛来到了仙境一样,万物开始复苏,小草悄悄地生长,黄莺自由地飞翔,在千里莺啼中,春风吹拂着岸边的杨柳,杨柳轻抚着周围的堤岸,在薄薄的、淡淡的春烟中陶醉了。乡间的孩子放学回家,一路沐浴金色的霞光,他们三五成群,迎着春风,互相追逐,放飞风筝。
5.师:孩子们,这幅春景画美吗?(生:美)一百多年前,有位清代诗人高鼎居住在乡村,也看到了像这幅画一样美的春景,就忍不住写下了一首诗,叫《村居》。(板书:村居)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生自由读课文。
2.师:小朋友们古诗还有自己的节奏呢!你听。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你看,这有斜线的地方,应该停顿一下。
(1)师范读前一句,读出比较,生练读。
(2)齐读。
3.师:让我们学学古人的样子:一边摇头,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诗中会看到什么画面。
三、品味诗句,朗读悟情
1.理解第一、二句。
出示课件,教师配乐范读。(古筝音乐)
(1)师:孩子们,有句话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我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时,你好像在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闭上眼睛,伴着音乐,静静地想一想。(生自由说)
(2)师:二月天是什么意思?
生:二月份。(嗯!农历二月,那时春天刚刚开始,也就是早春时节。)
(3)师:在早春时节,你看到了……
生1:小草长出来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从松软的泥土里,悄悄地探出了脑袋儿。)
生2:黄莺飞起来了。(几只欢快的黄莺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歌唱着。)
(4)师:还看到……(引导说柳树)你看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
生1:轻轻摆动!
生2:跳起优美的舞蹈。(是啊!有青青的小草、欢快的黄莺陪伴,有春风的吹拂,柳树怎能不迎风起舞。它还用自己碧绿柔长的柳枝轻轻抚摸堤岸呢。难怪诗人说“拂堤杨柳”。)
(5)师:想到春天来了,乡村的田野上小草在悄悄地生长,天空中黄莺在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们好像都很欢畅。岸边的杨柳碧绿柔长,在春风的吹拂下温柔地抚摸堤岸。薄薄的春烟轻轻笼罩着春天的美好景物。
师:这如诗如画的春光真美啊!真迷人啊!真让人陶醉啊!(板书:醉)
(6)师: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和杨柳一同陶醉吧!
配乐朗诵诗歌。
2.理解第三、四句。
(1)在这样醉人的春光里,孩子们会做些什么呢?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你的脑海又会有什么画面浮现?有没有不懂的?
(2)抽生交流: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散学就是……(放学)
师:孩子们放学早早地回到了家,他们要去干什么呀?(放风筝)
师:从这“忙”字你感觉到孩子们……如果是你放学回到家,天气特别好,春光无限美,几个小伙伴说要去放风筝,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激动、迫不及待、高兴)
师:所以诗中的儿童放学回到家就急急忙忙地要去放风筝。他们呼喊着、嬉戏着、追逐着、欢闹着。看来也被这欢快明朗的春景陶醉了!
(3)师:让我们一起读一次。
四、合理想象,感情升华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样美丽动人的春天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生:喜欢)
师:是啊!风筝一边牵着自然界的春天,一边牵着人间的春天,因为你们就是祖国的春天,祖国的希望。
师:现在请你们和我一起闭上眼睛,伴着优美的音乐,随着高飞的风筝,放飞我们的心灵,美美地,醉醉地背一次。(生练习背诗)
师:我陶醉在这美丽动人的春色中,我陶醉在你们欢乐的笑容中,我更陶醉在你们美美地朗读中。
五、指导书写,作品展示
1.认读生字。
2.教师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3.教师巡视指导,挑选出优秀作品展示。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抄写生字并组词。
3.收集柳叶实物或图片。
第二课时
《咏 柳》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唐]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2.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3.指导读“咏、妆、绦、丝、裁、剪”几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4.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5.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6.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你看到了什么?(柳树)
(2)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一起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3)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4)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尝试背诵。
四、指导说句,能力拓展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剪”字下面是“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诵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