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专项 人的健康和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专项 人的健康和环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05-24 20:0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5专项 人的健康和环境
点击重难点
一、人的健康
1健康
健康指的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处于最佳的状态,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2免疫
免疫具有防卫自我稳定和免疫监视的作用。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非特异性免疫主要有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作用、生理因素等作用;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再由抗体来完成的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由T淋巴细胞直接或间接释放淋巴因子参与的免疫反应),在特异性免疫中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抗原;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所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能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菌产生的毒素称抗体、
二、人类常见的疾病
1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并能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称传染病。病原体有寄生虫和微生物,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等特点。传染病流行应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2非传染性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和遗传病、
三、防毒和急救
1 由于毒物作用用引起的病变称为中毒。中毒的类型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2急救时首先应抢救生命,抢救生命时第一步是排除致死因素,抢救生命时当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常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输血是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
评析中考点
考点1 2010年3月1日,《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颁布这一条例的原因是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对人体危害很大的尼古丁(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质,下列与香烟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少年应善于自我保护,远离烟草
B肺结核属于吸烟引起的疾病
C CO极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且不易分离,故而有剧毒
D烟叶中的烟碱和尼古丁等物质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液中
※思路点拨※
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较多的尼古丁(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质,对人体的呼吸道、血液等危害很大。其中CO极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且不易分离,故而有剧毒;烟叶中的烟碱和尼古丁等物质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液中。青少年应善于自我保护,远离烟草。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与吸烟无直接关系。
※解答辨析※
B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有毒物质。
考点2 外科手术必须依赖一些专门的手术室设备,它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是很有用的。
(1)在进行手术的时候,通常需要用麻醉剂来使病人感觉不到痛。麻醉剂通常是以气体的形式通过盖着鼻子和嘴巴的面罩来传输给病人。下列人体系统:①消化系统;②神经系统;③呼吸系统。其中参与了麻醉剂气体传输的有 。(填序号)
(2)病人动完手术后还不能吃喝,所以他们必须依靠包含水分、糖分和盐的点滴来维持生命。有时候点滴内也会加入抗生素和镇静剂。为什么点滴中的糖分对于手术后的病人很重要 。
A为了防止脱水
B为了减轻手术后的痛苦
C为了补充必需的营养
D为了治疗手术后的感染
(3)器官移植手术正变得越来越平常。下图是由一家医院提供的某年所移植的器官和数量。可以从图中得出的结论是 。
A 肾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B 如果肺被移植了,那么心脏也要跟着被移植
C 需要移植器官的病人中大部分属于肾病惠者
※思路点拨※
由于麻醉剂通常是以气体的形式通过盖着鼻子和嘴巴的面罩来传输给病人,麻醉剂气体传输过程中有呼吸系统的参与,同时使用麻醉剂来使病人感觉不到痛说明神经系统也参与了麻醉剂气体传输。糖分属于人体的营养物质,点滴中的糖分为了补充手术后的病人必需的营养。从图表中不难看出移植器官的病人中大部分属于肾痛患者。
※解答辨析※
(1)②、③ (2)C (3)C
※考点点评※
本题通过外科手术时所需的设备药物等为载体,考查人体的系统、营养物质的概念和图表的阅读归纳等方法。
考点3 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HIV会迅速繁殖,人体免疫细胞在受到HIV攻击时也会迅速增多,并摧毁大多数HIV,但不能将其彻底消灭,HIV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繁殖,逐步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即人体抵抗各种外来感染的自然防卫系统),降低并最终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下列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免疫细胞浓度的变化过程,其中证确的是( )
※思路点拨※
根据题目叙述的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的过程,找出与其相符的图像。
※解答辨析※
A
※考点点评※
本题为阅读与图表结合题,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其含义,观察图表并与题目给予的信息有机结合是解题的方法。
考点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伴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其病毒可通过接触(手、毛巾、玩具等)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饮用或食人被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下列各项防治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B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勤晒衣服和被褥
D必要时相关幼儿园可采取暂时停课等措施,防止感染面扩大
※思路点拨※
传染源指的是带有病厚体的人与动物.所以防治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应选择带有病原体的人与动物。
※解答辨析※
B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传染病预防的措施,理解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解题的关键。
聚焦失分点
易错1 甲图为1950—2000年间,某国35—54岁年龄段的人死于肺癌的人数比率(死于肺癌人数与总死亡人数之比)变化情况;乙图为l950—2000年间,该国35—54岁年龄段的人吸烟人数比率(吸烟人数与总人数之比)变化情况。分析两图得出的结论是( )
A吸烟的男性和女性都死于肺癌
B吸烟的量越大,患肺癌的可能性越大
C死于肺癌人数比率与吸烟人数比率有关
D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惠肺癌的可能性越大
※对症下药※
本题解题时易错之处是只从一幅图像中就得出结论,将两幅图像进行有机的结合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归纳是正确的解题方法。故答案为C。
※提分练习※
1 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易错2 2010年1月25日至2月5 日,武汉市农业局在抽榆中发现来自海南省英洲镇和崖城镇的5个豇豆样品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消息一出,全国震惊。近日,全国各地加大对海南豇豆的检测力度,又有多个地市发现海南豇豆残留高毒禁用农药。水胺硫磷为高毒杀虫剂,水胺硫磷纯品为无色鳞片状结晶,能溶于乙醚、苯、丙酮和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水胺硫磷能通过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中毒,化学式:C11H16NO4PS,相对分子质量:289。根据上述信息回答:豇豆中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有 。“高毒”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水胺硫磷属于 (填“无机”或“有机”)物。,若食用上述蔬菜,会造成 (填“细菌性”或“非细菌性”)中毒。
※对症下药※
豇豆指的是蔬菜而不是豇豆种子,所以豇豆中含有的营养素很客易认为是蛋白质等,是易错的,解题时要特别注意。豇豆中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有维生素、水;水胺硫磷为高毒杀虫剂中的“高毒”属于化学性质,为有机物,食用上述蔬菜会造成非细菌性中毒。
※提分练习※
2 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素等七大类,其中的粗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粗纤维素的是( )
A鱼、虾 B鸡蛋、猪自
C菠菜、芹菜 D牛奶、牛肉
探究与思考
探究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我国儿童血铅水平较发达国家儿童高,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
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 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 0—2 5千克的20只家兔分为两组:
A组:用含l .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l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B组:用含3 .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l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A组 B组
注射溶液类别 含1 .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 .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剂量 10mg/kg 10mg/kg
血红蛋白含量 初始测量 60 6l
第一次(g/L) 53 50
第二次(g/L) 47 40
第二次(g/L) 35 29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家兔的 含量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
(3)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 。
(4)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
※解答辨析※
(1)血红蛋白
(2)将10只家兔用(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l0mg/kg剂量,每隔l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血铅含量(或醋酸铅浓度)越高,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越少
(4)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使用环保装修材料;不吃或少吃含铅食品;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等(只要答案合理均可)
※考点点评※
本题利用家兔探究铅对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对照组是实验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生物探究实验中,对照组的设置应是让该类生物健康生长的实验设计。
※跟踪练习※
2009年l0月29日上午,嘉兴南湖区大桥镇卫生院的45名医务人员,成为我市首批接种甲型HlNl流感疫苗的人员。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甲流疫苗属于 。甲流疫苗是专门用于预防甲型HlNl流感病毒,人注射疫苗后,体内产生的免疫属于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专项集训
※能力提升※
1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 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l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 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世界世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 .3万人丧生,19 .6万人受伤。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大地震造成许多重伤员需要输血治疗,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建康
B 输血时血型小符会造成血液凝固
C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 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2 受蒙古气旋和冷空气影响,2010年3月19日至20日,我国出现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以下关于沙尘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沙尘漂浮在空气中是由于分子运动造成
B 为了防止沙尘暴的发生.应保护草原植被
C 出现沙尘暴时,外出要戴好口罩,以免沙尘伤害呼吸道
D 沙尘掉落在叶片上会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3 刘明同学打开水时不慎烫伤了脚,因处理不及时而感染,后经医生诊断.对刘明同学进行输液治疗,
(1)刘明同学的脚受烫伤而感染,原因是皮肤受损,人的 (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到影响。
(2)药液进入刘明同学手背的小静脉后,通过血液流动到达脚部患处,需要经过心脏2次,其中第l次将药液送入心脏的血管是 。
4 人体的胰腺和唾液腺都属于消化腺。比较人的胰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和消化酶的情况是( )
A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B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C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D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5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消灭天花,所以许多国家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
(1)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接种灭花疫苗属于 。
(2)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称为 。
(3)资料表明,美国和俄罗斯的几个实验室仍保存着天花病毒。利于继续保存还是消灭这些天花病毒,存在争论。下列属于反对保存天花病毒的理由有 。(可多选)
A 目前,科学家已研究清楚天花病毒的DNA序列,必要时可通过相关技术研制所需的天花病毒
B 保存天花病毒,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 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 一旦天花重新流行,可以利用实验室保存的天花病毒快速研制疫苗
E 天花病毒可能还有新的用途,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
6 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从关注人类健康角度看,下列关于吸烟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吸烟可以诱发心脏病
B烟雾中含有致癌物质
C 吸烟是时髦的表现
D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
7 如图甲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乙图表示①、③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含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血管为体静脉
B ①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
C ③血管为肺动脉
D 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
8 科技都在2009年5月19日发布的《甲型H1Nl流感科研进展摘要》中指出:5月6日,加拿大完成3个甲型HlNl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工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对这种新病毒的基因测序,将为研制疫前打下-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免疫角度看,甲型HlNl流感病毒是一种抗体
B甲型HlNl流感主要通过龟洙、空气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C对已确诊的甲型HlNl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控制传染源
D通过注射甲型H1Nl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非特异性免疫
9 甲型H1Nl流感正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为了感知传染病传播的途径和预防措施,小明用煮熟的马铃薯变质后会长出红色血细菌的现象(此菌不是人体的病原菌,对人体无害),进行探究:①将若干个马铃薯去皮煮熟,分成相同的3组(分别标为A、B、C)并进行高压灭菌处理;②给B、C组马铃薯戴上消毒口罩,A组不戴;③把A、C组放置于喷洒了含有马铃薯血细菌水的空气中,B组放置于喷洒蒸馏水的空气中,一定时间后放到恒温箱中培养。实验结果:A组长出马铃薯血细菌,B、C组没有长出马铃薯血细菌。
(1)该实验表明: 措施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病原体对人体的感染。
(2)长了血细菌的马铃薯相当于 (填“易感者”或“传染源”)
10 食物纤维被称为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它对人体的作用有( )
①降低肠道对脂肪的吸收 ②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③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④提供大量能量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1 今年一些幼儿园和小学发生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等。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普通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为了防止疾病流行,杭州市疾控中心提出以下预防措施(选摘):
①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②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③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1)由材料可知,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 。
(2)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上述②措施属于 。
(3)人患了手足口病后,可获得免疫力,这是因为病原体侵入人血液后,B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此时的病原体称为 ,患者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和记忆细胞。当肠道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就会被消灭。这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称为
免疫。
12 今年春夏之交.包括我市在内的很多地方发生了手足口病(即民问俗称的小儿烂嘴巴)。专家指出,引发手足口病的人类肠病毒有20多种(型),肠病毒71型(EV71)是其中一种,泼病毒感染性强且致病率高,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易感染、预防该病生要应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发现有该病例的学校,用漂白水进行有效消毒,同时要求学生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
(2)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 。
(3)采取消毒、洗手,要求不喝生水等预防措施,目的是 。
13 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功效可能是( )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苗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也产难了一些新的问题。试用所学科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幼儿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摄入多于成人的钙
B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
C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D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应尽可能多吃
15 2010年1月份以来,海南豇豆在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市场连续三次被检测出含有禁用农药水胺硫磷,危害食品安全。水胺硫磷是一种高毒农药,能通过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中毒。所以此豇豆如食用,会引起( )
A传染病
B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C细菌性食物中毒
D不会危害健康
16 目前,甲型HlNl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我国已发现多例输入性病例。
(1)消毒是预防甲型HlNl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某机场要用4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则需要用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配制。用过氧乙酸消毒的原理是 。
(2)甲型H1Nl流感病毒的直径为0.08~0 .12微米,带有病毒的飞沫直径一般为1~10微米、常用的三种口 ,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 1微米左右。上述口罩在防控甲型Hl Nl流感中更有效的是 (填序号)、,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

17 央视3·15晚会曝光行业黑幕“一次性筷子大多有毒”。在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过程中,他们用硫磺熏筷子以便让筷子更白,并防止它发霉;用石蜡抛光筷子;用工业双氧水和无水焦磷酸钠漂白筷子。上面所说的有毒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硫磺 B石蜡
C双氧水 D无水焦磷酸钠
※冲击高分※
1 2009年8月8日,杭州市的某同学在自家菜地劳动时,左臂不慎被蛇咬伤.马上用右手抓起旁边的一块砖头,砸死了这条蛇。他发现蛇的头呈三角形,嘴里存两颗尖尖的牙齿。于是他边用力挤伤口的血,边用自来水冲洗。
(1)冲洗后,他用绳子在左臂上紧紧缠了几圈,缠绕的位置应位于伤口的 。(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
(2)接着他寻求家人的帮助,此时不能快跑,如果快跑将会导致 加快,蛇毒扩散加剧。
(3)去医院的时候,他还提醒家人把蛇带上,医生判断是剧毒的蝮蛇,马上给他注射了相应的抗蛇毒血清。这种治疗方法属于 免疫。
2 下图为某市新近安放的分类投放垃圾箱。该垃圾箱有三个垃圾投放门,分别为绿色(可回收物)、黑色(有害物)、黄色(废弃物),下表中垃圾投放正确的是( )
绿色口(可回收物) 黑色口(有害物) 黄色口(废弃物)
A 铝制饮料罐 矿泉水瓶 果皮、废电池
B 铝制饮料罐矿泉水瓶 废电池 果皮
C 矿泉水瓶、废电池 果皮 铝制饮料罐
D 果皮、废电池 铝制饮料罐 矿泉水瓶
3 2010年5月,杭州某中学九(1)班的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九年级l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人数 患病人数 患病时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52 16 8 1 2 5
女生 48 14 5 2 1 6
总人数 100 30 13 3 3 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2)上述调查是通过 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
(3)去年春季,该校九年级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 。
(4)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九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规律
(5)流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4 右图是术糖醇和蔗糖在口腔细菌的作用
下,分解产物的pH变化情况曲线。请
你同答:咀嚼由哪种原料生产的口香糖
,口腔里酸性更弱 (填名称),从
而更有利于牙齿的健康。
5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注:要求用文字来表示)
(1)以上四幅图示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2)图D中,给健康的鸡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而疫苗是一种 。(选填“抗原”或“抗体”)
答案
提分练习
1 D 2 C
跟踪练习
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免疫
专项集训
能力提升
1 B 2 A 3(1)非特异性免疫 (2)上腔静脉 4 A 5(1)保护易感人群 (2)人工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3)AC
6 C 7 B 8 C
9 (1)戴消毒口罩 (2)传染源 10 C
11(1)肠道病毒(或病毒)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原抗体特异性
12(1)肠病毒或肠病毒71型或EV71 (2)婴幼儿 (3)切断传播途径
13 D 14 D 15 B 16(1)600 过氧乙酸能使病毒中的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2)③ 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或过滤实质上是大小颗粒分离的过程等(高于固液分离的正确认识均可) 17 A
冲击高分
1(1)近心端 (2)血液循环 (3)人工被动(或人工、特异性) 2 B
3 (1)研究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和性别)的关系 (2)随机抽样 (3)15.4% (4)春、冬季发病率较高;男女生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 (5)必须具备流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4木糖醇 5(1)C (2)保护易感者抗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4 页 (共 1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