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公路》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
2、进一步学习如何进行对比实验。
3、通过辨析斜面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到科学原理无处不在。
4、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教学重点: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之一,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教学难点:
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省力关系提出假设,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的
实践能力。
4、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小车、斜面、实验记录表。
5、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引发思考
1、春天到了,我们都会选择出门踏青。这是我们的三角山,景色怡人。但是山却很高,我们通常会选择开车上山。如果你是导游你会选择怎样的路线上山呢?
2、学生演示:有的学生选择从山脚直接沿着山体上山,因为这样走路线最短时间最少;有的学生选择走一段弯弯曲曲的路线上山,因为自己去山上玩的时候就是走的这样的路,这样更省力。
3、展示上山的公路,引出“盘山公路”。
(二)大胆猜想,初步感知
1、认识盘山公路的特点:对比平地的公路和盘山公路的图片,找出两者的不同点。
2、认识斜面:
(1)展示大卡车和货物的图片,思考如何帮助工人叔叔们搬运重物上卡车呢?
(2)这种搭建起来的斜坡是一种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3、思考斜面的作用?
(三)深入探究,实验验证
1、猜想:斜面的作用是可以省力。
2、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斜面、小车、弹簧测力计。
(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3)各组汇报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各组数据发现问题:每组在使用斜面提升小车时所用的拉力都小于垂直提升小车使用的拉力。证明斜面是可以省力的。但各组的省力程度却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4)请数据不同的组展示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发现斜面搭建的不同。
3、猜想:斜面坡度大小会影响省力程度。
(1)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
(2)引导学生根据猜测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3)确定实验方案后,各小组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4)根据方案演示并进行实验操作,同时汇报各组数据。
斜面坡度
在斜面上拉动小车用的力(N)
垂直拉起小车用的力(N)
1
2
3
实验结论:当斜面坡度越(
),用的力越(
)。
(5)在演示中发现了两种实验方案,分别改变斜面的高度和改变斜面的长度,引导学生通过两种实验总结规律,得出实验结论。
(6)小结: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
长度一定时,高度越低,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
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四)运用科学,解决问题
山上的公路为什么会修成盘山公路?
演示并讲解:盘山公路就是变形的斜面。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增加斜面的长度,坡度变小了,就会更省力了。
(五)联系实际,发现科学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斜面?
螺丝钉、引桥、刀刃……
6、板书设计
盘山公路
斜面
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