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 版六年级科学下册2.2 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 版六年级科学下册2.2 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29 07:5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变异现象,以及人群之间存在的变异现象。
2、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同一类动植物的外形特征的差异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3、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4、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分别进行举例。
4、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外形特征差异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请你用配对的方法帮助三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父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配对?
2.学生讨论。
3.学生回答,师生总结用上节课学习的遗传知识找到的。
4.提问: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
5.小结:我们不应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学习变异现象。
二、学习新课
1、从了解人类外形特征的差异来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
(1)师:(出示照片),能找出他们之间以及他们与父母之间在外形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同桌交流汇报。)
(2)班级大调查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特征。比如:耳垂、头发的卷曲、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起来等等。现在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的调查,看看全班同学之间外形特征存在哪些差异,分小组完成记录表,让学生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每个组分发记录表,小组汇报)
小结: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在称为变异。
2、认识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小组交流、汇报。
师:为什么动植物会有这么大的差异?那你能对此作出相应的解释吗?
总结:变异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
(2)你们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呢?
学生交流,回答。
三、变异现象的拓展
1、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不可以遗传变异: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