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4.1 认识常见岩石(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4.1 认识常见岩石(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29 08:4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认识常见岩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花岗岩、玄武岩、卵石、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板岩等常见岩石的关键特征,理解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描述常见岩石方法的总结、归纳,分别从颜色、结构、构造等方面认识常见岩石。
2、会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次要特征初步识别常见岩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各种观察、比较的方法对研究岩石的重要性。
2、通过组间的交流与评价,学习合作、质疑、围绕关键问题思考的意识,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描述、记录、表达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难点:归纳出同种岩石共同的关键特征、次要特征,并据此识别常见岩石。
【材料准备】
一、实验材料
1、岩石标本:花岗岩、玄武岩、卵石、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板岩等常见岩石标本;?2、滴管、稀盐酸(装塑料杯中)、放大镜;3、常见岩石探究指南、岩石特征词汇卡、汇总展示板等。
二、演示用具
1、各类学生分组用岩石标本;2、滴稀盐酸鉴别岩石特征微课视频;3、
PPT、岩石特征资料卡。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岩石
(一)了解岩石分布、形态
1、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思考: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出示:自然状态下各种岩石图片]
2、学生回答。
3、教师有针对性的总结、质疑、点拨、完善。
4、学生了解岩石: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泥沙或土壤所覆盖。
5、教师小结:什么是岩石?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岩石有哪些?它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岩石,认识常见岩石怎么样?
(板书课题:1、认识常见岩石)
6、引领学生认知岩石并视频欣赏《岩石形态》
(二)辨认岩石
1、谈话:要研究岩石,首先必须要学会辨认一些物体是不是岩石。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红砖块、水泥块、砾岩、玻璃块、砂岩、煤等实物图片及名称]。
2、提问:看看它们是不是都是岩石?(不是:红砖块、水泥块、玻璃块、煤)为什么说它们不是?(因为它们不是天然形成的。)
3、小结:岩石一定是天然形成的而且岩石都是混合物。
(三)了解岩石用途
1、你能举出哪些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岩石的例子?
2、学生回答。
3、教师有针对性的总结、质疑、点拨、完善。
4、这里老师收集了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岩石例子的图片,请同学仔细观察、欣赏。
二、探究岩石特征
(一)观察描述岩石方法指导
1、游戏引入鉴别岩石方法
课前导入:老师来至鞍山市立山区,你能否在研究岩石之前向我介绍一下你的一位好朋友?
请一位学生描述、教师辨认。
教师与学生交流、质疑辨认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同时引导学生把这样的方法迁移到今天认识常见岩石的学习中。
(主要特征、次要特征)
2、教师拿出一块岩石,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认识常见岩石的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点拨、完善,形成有次序、有条理的认知常见岩石的方法。并总结如下:
一、最简单的方法:用肉眼观察。即从颜色开始观察
,然后是结构构造(岩石的组成)
,接着成分(用语言描述),最后观察判断岩石的次生或表生变化
。(即敲击听声、观察划痕等等)
二、(用放大镜)细致观察。(再发现)如:岩石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生物痕迹、颗粒颜色、粗细、结构松散紧密等等。
三、(特殊方法即化学方法)是通过滴稀盐酸观察岩石表面的化学反应(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来鉴别岩石)。(由老师完成)…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引入认识常见岩石探究指南。
(二)探究岩石特征
???
?1、指导学生阅读认识常见岩石探究指南,完善学生对常见岩石探究方法和相关岩石特征的理解。
1)阅读探究指南,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画下来,不明白的地方标记上“?”。
认识常见岩石探究指南

实验小组
实验员:
岩石编号
岩石的显著特征
新的观察方法
其它特征
岩石构造
岩石颗粒的形态
滴稀盐酸的反应(老师完成)
层理
气孔
斑点
条纹
生物痕迹
颗粒颜色
颗粒粗细
颗粒结构
粗粒
中等
细粒
松散
紧密
冒气泡
不冒气泡
1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7
8
9
10
木化石
11
鱼化石
?
有的打“√”或以文字表述。
?
符合的打“√”或以文字表述。
?
2)指导学生理解认知描述岩石专有词汇。
①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改变时产生的纹理。一般厚几厘米至几米,其横向延伸可以是几厘米至数千米。(指导看图并加以强调)
②气孔:当熔岩喷出时,由于压力降低,气体从熔岩中逸出而形成各种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气孔,个别呈管状。(指导看图并加以强调)
③斑点:斑点状是岩石的一种构造
。成不规则或椭圆状集合体,散布于岩石中呈斑点状分布
。(指导看图并加以强调)
④条纹:岩石中不同矿物分别集中,形成矿物或颜色不同的条带,以一定宽度呈互层状产出的条带状构造。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呈细薄层相间,互层状产出的条纹状构造。(指导看图并加以强调)
⑤生物痕迹:生物表面精细结构、残害或遗迹。(指导看图并加以强调)
⑥粗粒、中粒、细粒:
?
粗粒:>5mm;
?
中粒:1~5mm;
?
细粒:<lmm;
(指导看图并加以强调)
⑦松散、紧密:如果把两块岩石互相撞击,颗粒容易掉下来,说明颗粒结构是……(松散的),不容易掉下来,说明颗粒结构是……(紧密的)。我们也可以用铜钥匙去刻岩石,如果能在岩石上刻出痕迹,说明颗粒比较松散,比较软;如果刻不出痕迹,说明是比较紧密的,比较硬。
(指导看图并加以强调)
2、提醒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按序号选择岩石(5块-8块),仔细观察主要和次要特征;并做好详细记录。(时间充足可多探究)
2)声音要轻、分工合作、节约时间、有序操作。
3)观察记录结束,请整理好实验材料,准备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岩石的特征。(主要+次要特征)
4)小组汇报时并在黑板上粘贴常见岩石特征词卡。
3、学生分组观察探究常见岩石特征
教师巡视指导,为各小组提供帮助,指导学生探究。
4、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完成常见岩石特征汇总表(常见岩石特征)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学生依据岩石特征把词卡粘贴在黑板上。(即岩石序号名称及主要特征、次要特征)
学生汇报研究成果---教师指导学生认知与交流
①汇报岩石特征——分小组汇报常见岩石的各项研究成果,其他组同学补充。
②进一步交流岩石特征——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几种(按序号)岩石,发现岩石的关键特征、次要特征。
③理解汇总表,应用关键特征认识岩石——对比自己组和全班的汇总结果,体会用集体智慧论证结果找出各种岩石的关键特征,学习通过关键特征认识岩石,并交流其它发现。
常见岩石特征:

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颗粒粗糙,很坚硬。
②玄武岩:致密块体或具气孔构造。
③卵石:中细粒结构,有圆形、扁圆形或椭圆形。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⑤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⑥页岩:有层理,颗粒颜色青灰,颗粒大小微细紧密。
⑦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常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⑧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⑨板岩:青灰色、暗红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木化石:有明显植物条纹。鱼化石:有明显鱼的形状。
5、介绍新的观察识别岩石方法(教师演示或提供微课---滴稀盐酸鉴别常见岩石特征)
有一种化学药品叫稀盐酸,把它滴在不同岩石上,尤其是非常相似的岩石上,观察岩石表面产生的变化,来鉴别岩石的特征。
重点演示滴稀盐酸的实验或提供微课:同时强调平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稀盐酸是腐蚀化学实验药品,不能飞溅到自己和同学的皮肤衣服上;

用滴管在每一块岩石上各滴一滴或两滴,控制好力度和用量,同时注意观察反应(现象有冒气泡、不冒气泡之别);
③滴完稀盐酸后的岩石,观察现象后在清水中清洗干净。(用镊子夹取)。
三、教师小结课堂,学生谈谈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下节课我们将用今天学习的鉴别岩石的方法来学习给岩石分类,希望感兴趣的同学继续用上网、看书、鉴别常见岩石的方法来继续研究岩石,期待同学们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五、板书设计
1、认识常见岩石
1
花岗岩
花斑状
黑白肉红
2
玄武岩
烧焦状
致密气孔
3
卵石
中细粒结构
圆扁椭圆
4
砂岩
红色土黄
沙子黏合
5
砾岩
混凝土
碎石卵石黏合
6
页岩
层理灰白
颗粒细微
7
石灰岩
青灰致密
颗粒细冒泡
8
大理石
纯白色黑色
条纹冒泡
9
板岩
青灰暗红
分层致密
10
木化石
鱼花石
残骸遗迹
注:学生交流汇报并在黑板上粘贴词卡(序号、名称、主要特征、次要特征)
教学反思?:?
?许多同学在课外都喜欢玩石头,但对于岩石的观察和研究他们只是停留在表面和局部,没有系统全面的去观察一块岩石,没有进一步深入地去研究岩石中隐藏的奥秘,因此,探究岩石的奥秘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探究天性。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
?一开课我给学生展示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岩石图片,激起学生对岩石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原来对岩石有什么了解?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当我指导学生观察一块岩石的时候提问:“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岩石?”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观察前,还出示了观察要求,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工具材料,大量的时间进行认识岩石的特征,并随时作好记录,我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在交流讨论岩石的特征时,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认识了岩石,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主要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观察岩石时,通过老师引导使学生有意识地按顺序观察从而发现更多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二是观察岩石,通过记录,把发现多元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三是汇报时鼓励和表扬学生描述的现象,培养学生思维流畅性。
五、合理地拓展探究空间
学生对岩石的外在特征进行深入观察后自然而然有些比较、分类,但教师没有提示与教学,而要放入第二课时。本课只要学生能说出岩石的特征和研究的方法就行,这样学生的主题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探究,思维才是自由的。
不足之处:
一、时间安排稍微不够合理
如果把“认识常见岩石探究指南”的活动稍作调整,让学生在本节课中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的基本特征,这样也许会让学生更有收获。
二、没有及时抓住课堂的闪光点
在让学生观察完岩石的特征,我问学生对于自己刚才观察的那块石头,有什么新的发现?有学生很快举起了手,但是我由于担心后面的活动时间不够,没有给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新发现,而是稍微把这一环节有些内容简单带过。课后想想,这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形被我打击了,课堂上最闪光的地方往往没有让我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