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感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3 感觉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29 09:4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下《感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2、初步了解视觉、听觉形成的原理,能用语言正确表述。
3、知道人体也会出现错觉,了解错觉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模型、视频和不同的体验活动来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能用语言、图画等各种形式对感觉进行正确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分享研究成果的乐趣。
2、了解错觉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认识人眼的结构和近视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认识错觉的成因。
教学准备:
PPT
课件、音视频资料;人体眼球构造模型6组,耳结构模型6组。一米直尺,三角板(用来检验平行线是否平行)。彩粉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从三年级学科学开始到现在,我们在观察和探究时常用的观察方法是什么?生说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师板书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皮肤)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些几件宝贝,正因为有了它们才能让我们认识发现和探索周围的世界,它们统称为“感觉器官”。
2、讲解:每种感觉器官又让我们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教师板书课题:感觉)眼睛产生的感觉是什么?生说眼睛产生视觉,耳朵产生听觉,鼻子嗅觉,舌头对应味觉,手、皮肤触觉。(师板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3、质疑,提出探究问题:看到这些感觉器官和它们所产生的各种感觉你有什么问题想探究吗?这样先独立思考10秒再小组交流30秒钟,想一想你们组想探究什么问题?好,停,讨论就到这里。来,哪个组?把你们组想探究的问题汇报一下?(我们想探究的问题是:这些器官可以直接产生感觉吗?人的各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呢?视觉是怎么产生的?听觉是怎么产生的?)那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视觉和听觉是怎么产生的。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视觉
1、【考考你的眼力,认识色盲和色弱。】(课件出示色盲图,不要太多)首先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对颜色的分辨能力。看每幅图时要在5秒内说出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发言,全班交流)
师总结介绍: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色盲与色弱以先天性因素为多见。
色盲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色弱包括全色弱和部分色弱如果我们在刚才的测试中你看到的和我们正常看到的不一样,你就有可能是色盲或色弱。色盲或色弱也是一种疾病,大家也不要紧张和害怕。色盲或色弱的人他的眼睛结构是正常的,健康的,只是他对颜色的分辨能力比正常人低一些,但也要及时就医,及时矫正,以免长大以后影响到我们的就业和生活。
2、【试说视觉产生】我们之所以能看到颜色并区分颜色,都是我们“眼睛”的功劳吗?(还有大脑帮助我们分析认识各种信息)你能试着说说我们人体的视觉是怎么产生的吗?
咱们小组交流讨论1分钟,然后再来试着说一说。开始。(小组讨论交流)
哪个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集体的想法。哪个组有不同的看法。
学生汇报时,可能说出眼结构(视网膜、眼球等)(说出多少画多少)
3、【说见过的动物的眼睛】视网膜,眼球这些都是我们眼睛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见过人眼的具体构造吗?其它动物的呢?
鱼虽然属于低等脊椎动物,鱼眼没有眼睑,但眼睛的结构却与人眼相似。吃鱼时外面有一层比较硬的皮就是鱼眼的角膜,中间比较硬的白色圆粒就是煮熟后被钙化的晶状体。
4、【观察眼构造模型】人的眼睛我们天天能看到,但对眼睛的构造却不是很了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眼睛构造模型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想研究吗?(出示人体眼球模型)给大家3分钟的探究时间,每个小组派一个学生到前面来领取模型。研究开始。
(小组近距离观察,用我们的眼睛来观察一下人眼的构造)
好,停,先研究到这里。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
学生汇报后,师课件出示人眼球结构图。让学生具体说一说视觉是怎么产生的。以实物为例,说一下你看到老师的视觉产生的过程?黑板呢?大屏幕呢?
5、【播放视频资料,了解人体视觉的形成。】下面我们来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我们人体视觉是怎么形成的。
6、【了解并体验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及预防】
让学生亲身体会向远看、近看时自己眼球中晶状体的变化,并试着说出向远看和向近看时眼球中晶状体变化引起的感觉。(远看:晶状体放松扁平一些;近看:晶状体收缩上下变鼓)(意思对即可)
都是这样的感觉吗?那如果你写字时或玩手机时、看电视时注意力非常集中,并且离得非常近。一小时,两小时,不注意写字姿势和休息,一天,两天,长期保持近距离这样写字或注视,你的眼睛会怎么样?你的眼球的晶状体就会由于长期保持着收缩变鼓,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固定的这样的上下变鼓的形状,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等你再想向远看时,晶状体很难再放松扁平了。所以,你就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了,就形成近视眼了。
所以,我们在平时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视力呢?(注意学习姿势,用眼卫生,不常时间看电视玩手机,近距离用眼半小时左右要及时远眺放松眼睛,做眼保健操,注意多吃利于眼睛的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7、【认识错觉的成因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有一个成语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们听过吗?谁能解释一下它的意思?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谁都不回去去质疑这句话对不对?那我们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实的吗?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图片,考考大家的眼力,大家来看一下。
(1)(课件出示两个圆是否一样大小)两个圆一样大吗?你是怎么想的?
(2)(课件出示:黑林图形)两条线是否平行呢?学生汇报看法。怎么办?老师来检验一下。
(3)(课件出示什么是视觉错觉)小结:视觉的产生是眼睛和大脑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脑在处理信号时也会出现一些失误,作出错误的判断。因此,我们不但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还要训练自己“聪明的大脑”,这样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形成对物体准确的认识。
(4)这些产生的错觉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吗?(有时会让我们的生活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课件出示:衣服错觉图,学生汇报想法,师介绍错觉产生原因。
错觉的产生并不一定是坏事,将错就错,把错觉应用到恰当的的地方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美。看来我们人眼睛看到的不一定都是事实,耳朵听到的也不一定不是真实的。
下面我们就来接着来研究我们的听觉。
(二)
、认识听觉——测测你的听力。
1、复习人体耳的构造。
四年级时,我们曾经学过《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你还记得吗?人耳朵的构造是什么样的?每部分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生回顾,试说)
2、师出示耳构造模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人耳结构模型,让我们再来近距离观察和复习一下人耳的各部分结构。每组派一名同学把眼球模型拿到前面来,把耳结构模型拿回你们小组。老师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咱们小组共同来观察一下人耳的结构,辨认一下各部分名称说一下他们的作用。好,开始。
3、学生小组汇报耳各部分构造的名称及作用。哪个小组来说一下耳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学生口答,教师点拨指导)
4、课件出示人耳构造图片,学生指着模型复述听觉产生的过程。
这就是人耳的构造及各部分名称。谁能指着人耳构造模型来说一说我们的听觉是怎么产生的?
三、整体感知。
1、师:我们了解了视觉、听觉的产生,对于视觉和听觉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你认为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发言,全班交流)
2、小结: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就像人体的一个个“忠实卫士”,他们把获取的各种感觉信号通过传入神经及时报告给

司令部
”——
神经中枢,

司令员”——大脑经过分析思考后,又通过传出神经把下达的命令传送到肌肉等处,
从而指挥我们身体各部分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反映。
触觉,嗅觉和味觉我们下节课再接着来学习,同学们课后回去可以搜集有关这几方面的资料来丰富我们的科学课堂。
四、全课小结。
我们人体的各种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的方法和途径,是我们学习科学,探索科学世界,获得各种信息的手段。让我们跟着感觉走,去探索科学世界里的奥秘,去实现我们的科学梦。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