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地形;
学会利用网络查找地图,能初步利用百度地图软件了解各类简单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
典型地形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等地形的区别;
从地形图中观察整个中国、世界地表地形的分布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不是桔子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能载大河和山川。打一个物品。”(地球仪)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地球仪,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凹凸不平)这些凹凸展示了地球上的不同地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段视频一起学习《地球的表面》。(板书)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和深浅不一的沟壑,地球上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海洋。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态的。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展示)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的特点。
我们一起来试着总结平原、山地、盆地、高原、丘陵这几种地形的特点。
3.出示课件,引入海拔的概念,理解海拔高和低的区别。
4.请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评价)(板书)
5.老师将大家汇报做了一个汇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总结)画简笔画。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较低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海拔较高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山顶浑圆
结合板书讲解平原和高原、丘陵与山地的主要区别。
(三)动手做地形
1.谈话:看了这么多秀美的景色,老师和大家感觉一样,觉得真是太美了,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个地表模型??
2.(展示教师作品)讲述:组内同学商量一下,你们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地表模型?
要求:小组之间协调分工,每人做一种地形,比比看哪个小组最的最好。?
讲述:下面大家相互参观一下。学生离座参观各组作品。学生代表介绍自己的地形。??
3.经过了紧张的学习之后,我们来放松一下,了解几个世界地形之最。
(课件展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最高的高原、最低的盆地、最高的山峰、最大的峡谷)
(四)观察地形图
1.刚刚我们欣赏了一些地方的图片,它们能反映出当地的地形特点,能反映出整个中国或者世界的地形吗?(不能)想要了解一个大的区域的地形特点,该怎么办呢?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好帮手,那就是地形图。(板书)
2.(大屏幕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从这两张地形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什么?(结合课件讲解)
4.出示顺口溜(黄高蓝水绿平原,沙漠黑点一片片,粽紫表示更高地,白色终年积雪寒)。
5.如果让你来画我们的家乡福州的地形图,你会用到哪些颜色呢?讲解福州地形特点。
6.打开福州的地形图,利用百度地图查找福州,能初步利用百度地图软件了解各类简单地形。
7.除了地形图之外,还有通过别的方法展示地形的吗?展示地形模型。
(五)总结拓展
1.关于地球表面的地形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师生交流)
2.你还想知道什么?(师生交流)
3.结语。
六、板书设计
地球的表面
地形多样
海拔高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