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2.3跷跷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2.3跷跷板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29 07: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跷跷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并能用正确的方法比出物体的轻重。
2.让学生探索比轻重的方法,并能用语言准确地叙述谁轻谁重。
3.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探索的能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获得比较轻重的活动经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苹果和梨、天平。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动物的图片。(出示教材第22页主题图)咦?图上有些什么动物?你能说说它们在干什么吗?(学生说出所看到的情景)
2.狮子、老虎、豹子它们玩得真开心啊!你能和同桌一起玩跷跷板吗?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根据你们已经获得的经验,看第一幅图说一说谁轻谁重。
生:小狮子重、小老虎轻。
师: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出:往下沉的说明比较重,往上翘的说明比较轻。)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幅图,小老虎又来跟其他小动物一起玩跷跷板了,这次是谁重?
生:小老虎重。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用“谁比谁轻”或“谁比谁重”说一句话吗?
2.掂一掂。
师:老师手里拿的这两本书(厚薄、大小都不相同),你能用眼睛看出哪本重?哪本轻吗?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判断呢?
生:分别拿在两只手里掂一掂。
学生实际掂一掂,告诉大家结论。
师:这样看来,有的物体光用眼睛看是不能看出谁轻谁重的,而是要用手掂一掂才知道。
学生实验:用掂一掂的方法比比教材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3.称一称。
师:老师这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大小差不多,怎样知道谁轻谁重呢?
让多个学生掂一掂,汇报结果。
师:看来我们又遇到问题了,这两个差不多重,用掂一掂的方法很难确定它们谁轻谁重。那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称一称”)
师:老师这儿有一架小天平(出示天平),是专门用来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轻重。看老师演示一下怎么测量。(演示操作)
师:现在同学们自己来测量一下你身边不容易判定谁轻谁重的物体,把测量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4.猜一猜。
教师出示皮球和铅球。
(1)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
(2)猜一猜,谁轻谁重。
学生此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适时引出用天平称一称。
(3)小结。
大的物体不一定就重,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轻。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2.完成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4题。
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再集体评讲。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跷跷板
比轻重
【教后思考】
教材以一幅主题图作为教学素材,呈现物体有轻重之分,抽象出“轻重”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初步体会物体有轻有重。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比较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