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1

文档属性

名称 寡人之于国也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24 20:1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孟子(约前372~前289 )
千秋亚圣-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曾游说于诸国,但当时“天下方务于和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的“仁政”认为“迂阔”,不被采用。因此,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仁政
民本论
性善论
“人皆有不忍之心”
“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邦国的主权在民:应由百姓决定立谁为君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选拔、杀掉某些人,应以国
人的意见为出发点,不能只听大臣、大夫之言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不扰民、与民同乐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8.反对不义的战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给下列字注音
1.王好战:
hào
2.弃甲曳兵:

3.数罟不入洿池:
cù gǔ

4.衣帛:
5.鸡豚狗彘:
tún
zhì
6.庠序:
xiáng
7.饿莩:
piǎo

词语讲解
(1)不吉祥,不幸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
(2)庄稼收成不好
  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
(3)凶残、残暴
  攘除奸凶(《出师表》)
(4)恐惧而喧嚷骚动
  敌入而凶(《国语》)
(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

(1)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2)考察
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察临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
(3)考察后推荐
察臣孝廉(《陈情表》)
(4)明智、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答客难》)

(1)兵器、武器
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军事、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兵法》)
(3)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士兵
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1)与“弯”相对
木受绳则直(《劝学》)
(2)正确的、正直的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
(《〈指南录〉后序》)
(3)面对、遇到
与单于相直(《汉书》) (与单于相面对)
(4)价值,后写作“值”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副词,仅,只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6)副词,径直、一直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信陵君窃符救赵》)
(7)副词,竟然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
(《论积贮疏》)
Shù
(1)数目、数量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2)几,几个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3)命运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六国论》)


(4)密,与“疏”相对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Shǔ
(5)计算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Shuò
(6)屡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
(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打鼓
(2)树之以桑      〖树〗种植
(3)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5)王无罪岁      〖罪〗归罪
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状语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固定句
1.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 兵也”?
(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例1 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树之以桑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请以战喻
  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D
例2 下列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D
例3 下面画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A
  例4 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⑤/③/④/②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⑤/③④
A
例5 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
  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
例题6 完成下列一词多义(补充)
食:谷不可胜食也
狗彘食人食
吃 动词
食物 名词
时:不违农时
无失其时
季节 名词
机会、时机 名词
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
比 介词
对 介词
在 介词
以:请以战喻
可以无饥矣
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用 介词
凭借 介词
按照 介词
把 介词
认为 动词
然:河内凶亦然
填然鼓之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太后曰:“然”
代词 这样
助词 地、…的样子
连词 然而、但是
形容词 认为…对的
则:则移其民于河东
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
顺接连词 就、那么
转接连词 却
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古为今用)
  1.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温饱”和“教化”两部分,也就是今天的“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
  2.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概念。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