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琵琶行
白居易出生时(772),王维去世11年(761),李白去世10年(762),高适去世7年(765),杜甫去世2年(770)。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
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 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缀玉连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李忱 ——《吊白居易》
用一句话概述段意
一、浔阳江边夜送客
二、江心聆听琵琶曲
三、江中倾诉身世苦
四、同病相怜感慨多
五、重闻琵琶青衫湿
(也可用其它句子表述,要求能表现时、地、人、事、情。)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
浔阳江边夜送客
江心聆听琵琶曲
谁解琵琶语?
调弦校音
情随声出
谁解琵琶语?
调弦校音
情随声出
珠落玉盘
急切愉悦
谁解琵琶语?
调弦校音
情随声出
珠落玉盘
急切愉悦
幽咽凝绝
幽愁暗恨
谁解琵琶语?
调弦校音
情随声出
珠落玉盘
急切愉悦
幽咽凝绝
幽愁暗恨
铁骑突出
激越雄壮
谁解琵琶语?
调弦校音
情随声出
珠落玉盘
急切愉悦
幽咽凝绝
幽愁暗恨
铁骑突出
激越雄壮
曲终收拨
戛然而止
谁解琵琶语?
调弦校音
情随声出
珠落玉盘
急切愉悦
幽咽凝绝
幽愁暗恨
铁骑突出
激越雄壮
曲终收拨
戛然而止
江心月白
余韵无穷
谁解琵琶语?
比 喻
以声写声
以形写声
侧面烘托
听众的反映
环境的气氛
谁解琵琶语?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李颀《琴歌》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李颀《琴歌》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刘长卿《弹琴》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李颀《琴歌》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
浔阳江边夜送客
江心聆听琵琶曲
同病相怜感慨多
江中倾诉身世苦
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为应考再次进京,中第四名进士。投秘书省校书郎,改今陕西周至县县尉。任县尉期间,他进一步触及尖锐的社会矛盾,写出《观刈麦》这样真切反映和同情民生疾苦的诗篇。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著名长诗《长恨歌》,也是在这时写成的。
元和二年(807)冬,应召回朝仕翰林学士、左拾遗。诗人本来怀抱“达则兼济天 下”的志向,将补救时政们缺失当作自己的责任,此时就以谏官身价连连上书,揭露政治上的弊病,陈述改革的建议。又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讽喻诗,对这段在其政治和文学生涯中最有光彩的历史,直到几年以后白居易还颇为自豪。
元和十年(815)六月,朝中发主宰相武元衡被刺事件,主谋者是藩镇割据势力。白居易激于义愤,率先上表请求严缉凶手。忌恨他的人乘机攻击他“越职言事”,加以造谣中伤,将他贬为江州(江西九江)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打击。到江州的第二年,他写下《琵琶行》一诗。
琵琶女
当年
而今
诗人
当年
而今
琵琶女
当年
而今
京都红倡
艳压群芳 人妒人羡
诗人
当年
而今
琵琶女
当年
而今
京都红倡
贾人离妇
艳压群芳 人妒人羡
年老色衰 门前冷落
诗人
当年
而今
琵琶女
当年
而今
京都红倡
贾人离妇
艳压群芳 人妒人羡
年老色衰 门前冷落
诗人
当年
而今
京都谏官
丝竹不绝 高朋满座
琵琶女
当年
而今
京都红倡
贾人离妇
艳压群芳 人妒人羡
年老色衰 门前冷落
诗人
当年
而今
京都谏官
江州司马
丝竹不绝 高朋满座
鹃啼猿鸣 取酒独倾
琵琶女
当年
而今
京都红倡
贾人离妇
艳压群芳 人妒人羡
年老色衰 门前冷落
诗人
当年
而今
京都谏官
江州司马
丝竹不绝 高朋满座
鹃啼猿鸣 取酒独倾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重闻琵琶青衫湿
浔阳江边夜送客
江心聆听琵琶曲
同病相怜感慨多
江中倾诉身世苦
送客闻琴
暗写
明写
霓裳六么
明写
悲凉
却坐促弦
凄凄
侧面烘托
正侧结合
侧面烘托
三写琵琶
1.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___________ ,犹抱琵琶半遮面。
(2)嘈嘈切切错杂弹, ___________ 。
(3)别有幽愁暗恨生, 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 ,老大嫁作商人妇。
(5)同是天涯沦落人, ___________ 。
(6)座中泣下谁最多, ___________ 。
(7)转轴拨弦三两声, ___________ 。
1.言:
感斯人言 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说,动词
一词多义
2.数:
使快弹数曲 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名词
3.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 说话,回答,动词
今夜闻君琵琶语 曲,名词
4.为:
因为长句 写,创作,动词wéi
初为《霓裳》后《六幺》 弹奏,动词wéi
为君翻作《琵琶行》 替、给,介词wèi
5.轻:
轻拢慢捻 轻轻,形容词
商人重利轻别离 轻视,动词
6.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名词
古今异义词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 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 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 今:色彩
歌以赠之 宾语前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 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句,省略谓语
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于,在
文言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