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习(2)
教学内容:课本P40小练习(2)
教学目标:
1、能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应用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从原有情景或题目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并渗透爱心教育。
教学重点:
1、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从原有题目中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
1、从原有题目中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2、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清楚其数量关系。
教学关键: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掌握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媒体
教学过程:
口算常规训练:
500+100= 700-200= 450+7= 579-9= 270+30=
270-70= 900+100= 900-100= 130+60= 580-240=
340+210= 420-12= 490+120= 800-400= 670-340=
340+140= 510-10= 100+890= 890-240= 780+120=
【在平常课堂中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度。】
一、 探究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新本领是:小练习(2) 板示课题
2、出示题1:
小胖原来有77颗贝壳,今年又在海南岛捡了25颗贝壳,现在小胖共有多少颗贝壳?
(1)读题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板书:原来有的颗数+又捡的颗数=共有的颗数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反馈并板书:77+25=102(颗)
答:现在小胖共有102颗贝壳。
(3)根据这道题,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小组讨论并反馈)
【让学生通过对这两道题目的分析,巩固已知两个量求总数和该用加法,会讲这种题型的数量关系式,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为下面的新课的引入做好铺垫】
3、出示题2:
小亚一年级时收集了286张邮票,二年级开学到现在收集了159张邮票。小亚从上学开始到现在总共收集了多少张邮票?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反馈:一年级收集的张数+二年级收集的张数=两年收集的张数
286+159=445(张)
答:小亚从上学开始到现在总共收集了445张邮票。
根据这道题,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
【有了上一题的铺垫,学生能把旧知识很快迁移到这道题目上,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但部分学生由于竖式的不熟练,存在计算的错误。】
练习:完成练习部分33页的(1)、(2)
出示题3:
植树节,一年级有258人参加,二年级有161人参加。二年级比一年级少参加了多少人?
(1)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问:谁跟谁在比?谁多谁少?求什么?
反馈并板书:二年级的人数 ― 一年级的人数=相差人数
258―161=97(人)
答:二年级比一年级少参加了97人。
(2)根据这道题,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
(3)练习:二年级小朋友为“希望小学”捐图书,捐了312本漫画书,比科技书多147本。科技书多了几本?捐的科技书和漫画书一共有多少本?
(爱心教育:能为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通过例题的讲解是让学生掌握住此类题目的计算方法,比谁多谁少,让学生掌握住题意中谁是多的,谁是少的,是算多的还是少的,进而确定计算的方法是用加法还是用减法。】
学校举行跳绳比赛。小丁丁跳了105个,小胖比小丁丁少跳了29个,小胖条了多少个?小胖比小亚少跳了34个,小亚跳了多少个?
7、练习:完成练习部分33页剩下的(3)和B级的(1)、(2)。
二、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三、拓展
西瓜有234个,苹果比西瓜多145个,苹果和西瓜一共有多少个?
【此题是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加深题目的难度,拓展出的两步计算的题目。能力强的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设计:
小练习(2)
原来有的颗数+又捡的颗数=共有的颗数
77+25=102(颗)
答:现在小胖共有102颗贝壳。
二年级的人数 ― 一年级的人数=相差人数
258―161=97(人)
答:二年级比一年级少参加了97人。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