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下:4.4 三位数减法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二下:4.4 三位数减法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29 09:22:06

文档简介

三位数减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35-37页。
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的迁移,探究三位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三位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连续退位。
教学过程:
一、情感教育
引入新课
1、媒体出示:上海在逐年长高。(1935
上海国际饭店78米;1984
联谊大厦107米;1987
静安希尔顿饭店143米;1999
金贸大厦421米)
谈谈你的感想。
2、主题图中的数学问题。
小组活动:(1)根据主题图提数学问题
(2)只列式,不计算
(3)小组内互相交流
结合反馈板示成加、减两类数学问题。
3、出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三位数减法。(板书)
【以“上海在逐年长高”为主题展开,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其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等】
二、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
三位数减两位数
选择出示:静安希尔顿饭店比上海国际饭店高多少米?143-78=
(米)
竖式
师:如果你是老师,列竖式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板书:数位对齐
从个位算起)
计算
板书:
1
4
3

7
8
师:谁来试试,这一题怎么算?
师:个位上是3-8,你为什么说是13-8?(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师:十位上是几减7,为什么?
小组互议,有困难可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完整板书:
1
4
3

7
8
6
5
师生共同小结: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然后再减。(板书)
练一练
1
8
9
1
2
0
1
1
7
-6
7

6
1

9
9
【将原有的关于竖式的经验迁移至减法竖式,得出: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将两位数减法竖式的经验迁移到三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得出“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然后再减。由小组合作、讨论、自学课本的形式突破难点,培养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两题练一练,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新知。】
(二)三位数减三位数
选择出示:静安希尔顿饭店比上海金贸大厦矮多少米?421-143=
(米)
独立尝试计算。
结合学生反馈板书。
小结:计算这样的题目,必须记住什么?(复习计算法则)
用竖式计算:p37试一试
(三)中间有0的减法
选择出示:联谊大厦和上海国际饭店相差多少米?107-78=
(米)
板书:
1
0
7

7
8
师:个位上7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可是十位是0,怎么办?
小组合作,尝试解决。
结合反馈完整板书:
1
0
7
十位上的数借不到再从百位上借。

7
8
2
9
小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从前一位上退1作10再减。
【通过尝试计算熟练计算方法;小组合作,尝试解决,自寻计算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游戏激趣
巩固新知
闯关游戏:
第一关:直接写得数
1
0
9
1
0
5
1
0
0

2
7

6
9

3
4
第二关:列竖式计算
777-444=
876-765=
105-69=
第三关:比一比,谁的本领大
5
6
5
6
1
0
0
0
-2
8
2
8

1
2
3
【第一关:检验学生对被减数中间有0的竖式计算的掌握程度;第二关:将今天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练习,检验学生对不同情况的处理能力;第三关:将本课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四、总结评价
板书:
三位数的减法(竖式计算)
1
4
3
1
0
7

7
8

7
8
6
5
2
9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从前一位上退1作10再减。
注意点:十位上遇到0不够减,再向前一位上退1;0上有点(退1)看作9。
教后思:三位数的减法(横式计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33、34页,三位数减法。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将两位数横式减法迁移到三位数横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用不同的辅助材料来建构三位数减法的模式。
3、培养学生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
教学难点: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教学关键: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板、条、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主题图:中国南极考察。
【在课的一开始,创设了“小丁丁和小巧去南极考察”的情景,要求学生先交流图中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目的有二,其一是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
1、师:从图片中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请同学来说一说。
生:
雪海燕
223只
海豹127只
企鹅245只。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提出哪些减法问题?(学生交流讨论)
2.
学生根据信息提问题:如:雪海燕和海豹相差几只?海豹比企鹅少几只?企鹅比雪海燕多几只?
3.
选择其中的一个减法问题(企鹅比雪海燕多多少只?)请学生列出算式,并提问“如何计算”?
4.
揭示课题:三位数减法(横式计算)。(板书)
探究新知:
不退位减法。
(1)根据“企鹅比雪海燕多几只?”列出算式245

223(板书)
师:请同学们用正方体木块组成的板、条、块摆一摆,摆出:245-223,画简图或者请算线帮忙,试一试计算并在草稿纸上写出你的计算过程。(同桌交流讨论)
【在解决“企鹅比雪海燕多几只?”这个问题也就是计算“245-223”这道不退位减法时,不要急于将计算过程直接告诉学生,也不要将现成媒体里有的“小亚的算法”展示给学生,而要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经历“自己探索算法——在交流中比较、体会不同的算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这样一个过程。】
(2)反馈:学生边说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摆和算的过程。
生1:我是摆正方体木块并用分步计算的:
百减百
200

200=0
十减十
40

20=20
个减个
5
-
3
=2
0+20+2=22
生2
:我是画简图算的,画出245的简图,再从245的简图里拿走223,算式是这样列的:
先减百
245-200=45
再减十
45-20=25
最后减个25-3=22
生3
:我的算法跟他们不一样。格式与第一位同学一样。
个减个
5
-
3
=2
十减十
40

20=20
百减百
200

200=0
20+2=22
生4:
我是用算线计算的。我用了先减百,再减十,最后减个的方法。
245

223
=
245-200-20-3
=
45-20-3
=25-3
=22
生5:
我也在算线上计算。我用了先减个,再减十,最后减百的方法。
245

223
=
245-3-20-200
=
242-20-200
=
222-200
=
22
(说明:在计算245-223的过程中,先不出示书上小亚的算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优化算法:
你认为哪些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学生交流汇报。
(说明:在学生经历了自己探索算法的过程后,通过交流比较,了解各种不同的算法并选出自己认为最简便、最喜欢的方法.)
2、退位减法:
(1)现在我们来计算另一个问题:“海豹比企鹅少几只?”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245

127
师:这道题与刚才那道题有什么不一样?
生:
245–
223的个位,十位,百位上都够减,不用退位,而245-127的个位上不够减,需要退位。
师:回答得非常好,像245-223这样不需要退位的减法我们叫做“不退位减法”,像245-127这样的需要退位的减法我们叫它“退位减法”。
师:请同学们用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小组交流。
(2)反馈:学生边说边用媒体演示。
生1:画简图。
先减百245
-100
=145
再减十145
-20
=125
最后减个125
-
7
=118
(被减数个位上5个小圆点,不够拿走7个,从十位退一个十换成十个小圆点再减。)
生2:算线计算。
245
-
127
=245
-100
-20
-7
=145
-20
-7
=125
-7
=118
师:你能说出用了什么方法?生:先减百,再减十,最后减个。
生3:在算线上计算。先减个,
再减十,最后减百。
245
-
127
=245
-
7-
20-
100
=238
-
20
-
100
=218
-
100
=118
【通过交流,让学生在用自己的算法和用别人的算法计算时,认识到差距,产生自我修正的内需,从而“悟”出自己的最佳方法。在解决退位减法的问题时,通过操作,让学生加深了对“个位不够减怎么办?”的体验。】
(3)优化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哪几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巩固新知: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课本第34页练一练。
490-273
385-158
583-97
647-375
906-454
806-404
根据三位数减法的相关知识解决应用题。
一件大衣348元,一条裤子149元,一双皮鞋176元。
问题一:一双皮鞋比一件大衣便宜多少元?
算式:348-176=172(元)
问题二:一双皮鞋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算式:176-149=27(元)
课堂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减法(横式计算)
245-223
245-127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