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音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音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2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29 22:1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振动并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吉他发声部位:琴弦
笛子发声部位:空气、笛膜
气球爆炸:周围空气
口琴:簧片
敲击瓶子:瓶和水一起振动
吹气:水面上方空气柱振动
声源停止振动,声音就停止吗?
3.声源停止振动,声音不再产生,原来的声音会继续传播。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实验现象:空气慢慢抽出时,听到的声
音越来越小。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二、声音的传播
2.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4.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将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可能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试解释为什么?
1.本质:
声音的反射现象。
2.回声测距:
S=
vt/2
三、回声
教室里有回声吗?
3.人耳分辨回声的条件:间隔大于等于0.1s。
4.人和障碍物距离小于17m,原声和回声叠加,
声音加强。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软木小于水)
四、人耳感知声音的两种途径
1.空气传导: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2.骨传导:声音-头骨、颌骨-听觉神经。
人为什么要有两只耳朵?
双耳效应的应用:定位、立体声。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2、声音必须靠
传播。
3、15
o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
4、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这是因为

340m/s
固体能够传声
例:
振动
介质
例: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有声源
B.有传声介质
C.健康的耳朵
D.三者缺一不可
D
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B.有时候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宇航员在月球上通过无线电交流,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A
例:人在屋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的原因是(
)
A.房间内声音传播的速度快
B.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C.人耳听不到小于0.1秒的回声
D.屋里的墙壁阻碍了声音向外传播
B
例:为了测量海底某处的深度,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出超声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记录从发出到回收到信号用了6s,则海底的深度为多少?
4500m
例: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1)实验器材:

(2)操作过程:

(3)实验现象:

鼓、鼓槌、碎纸屑
将碎纸屑均匀撒在鼓面上,用鼓槌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情况。
观察到碎纸屑在鼓面上来回跳动,说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