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4课时)
外来物种与生物检疫
一、设计思路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外来物种、入侵物种和生物检疫等概念。学生通过先前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原因,也理解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性影响,本节课的教学从物种的角度讲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引导学生以辩证的角度看待外来物种对我国生态的影响,并意识到防止生物入侵,保卫我们家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初步建立起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责任感。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的前后顺序稍做调整:先讲生物检疫,再出现外来物种。由学生比较熟悉的机场登机安检场面引入,让学生说出检疫的场所、猜测检疫的项目,引出生物检疫的概念,通过举例
“进口木材中火红蚁的危害”
强调生物检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然过渡到外来物种的概念;以水葫芦为典型事例,引导学生用“种间关系”“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思考并解释引入的物种可能演化成外来入侵物种的原因和条件,让学生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同时补充有益外来物种的资料,让学生以辩证的角度看待外来物种对我国生态的影响;接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一起探讨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具体措施;最后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上海地区的入侵物种及其危害,并以小报的形式展示在黑板报上,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外,强化学生对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外来入侵物种的定义。
2.
理解外来入侵物种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失去稳定性。
3.运用“种间关系”“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解释外来物种与入侵物种的关系。
4.
知道生物检疫是主要的防治生物入侵的措施之一。
过程与方法
1.
以辩证的角度看待外来物种对我国生态的影响。
2.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资料,了解上海地区的外来物种、入侵物种及其危害,并以小报的形式展示在黑板报上,初步学会信息处理的简单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防止生物入侵,保卫我们的家园”的重要性。
2.
培养对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责任感。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外来物种与入侵物种。
难点:1.运用“种间关系”“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解释外来物种与入侵物种的关系。
2.
以辩证的角度看待外来物种对我国生态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补充资料包括火红蚁、水葫芦、有益外来物种。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引入
图片:机场候机楼、安检口、验货处、出入境检疫站。提问:大家有坐飞机的经验吗?登机前我们必须经过一道特殊的门,那是……。为什么要进行安检呢?检查些什么呢?是否携带利器、危险品,还有……
观看图片。谈谈登机的经历,回答到对食品、建材的检疫。
由学生比较熟悉的机场登机安检场面引入,出现生物检疫的概念。
一、生物检疫
概念:生物检疫。提问:生物检疫工作除了在机场对人体进行检疫外,还需要在哪些地方对哪些对象采取检疫工作呢?引导学生回答出检疫场所是各种出入境场所,而出入境安检对象有动植物活体和动植物产品以及相应的装载容器、包装物,还有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等。举例并以图片展示,教师讲述江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从美国进口的木材中首次检疫鉴定出检疫性有害生物
——红火蚁。概括:生物检疫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和动植物传染病、寄生虫,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国境。
笔记。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并回答观看、听讲笔记
让学生说说检疫的其他场所、猜测检疫的项目,从而理解生物检疫的目的。补充具体事例,强化学生的理解。
二、外来物种1.外来物种与外来入侵物种
图片组:凤眼莲(观赏花卉)①黄浦江上的凤眼莲②奉贤、东海农场、昆明滇池接天“莲”叶无穷碧③凤眼莲在中国的分布。资料呈现:凤眼莲原产巴西东北部,1901年作花卉从日本引入台湾,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后大量逸生,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覆盖水面,影响生活用水;滋生蚊蝇。提问:凤眼莲原本生活在哪个地区的生态系统中?人们引入这种物种的原因是什么?而今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外来物种与入侵物种的关系:一个外来物种被引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中以后,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并且在新的环境中没有与之抗衡或制约的生物,这个外来物种在当地形成生长优势,抑制了当地原有物种的正常生长,就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你还知道哪些物种属于外来入侵物种的?介绍几种典型的入侵生物美国白蛾牛蛙加拿大一枝黄花讨论:防止物种入侵的措施。
观看。阅读资料,并能回答出凤眼莲原本属于巴西东北部那一带的生态系统,人们引入它的原因有①观赏花卉②猪饲料,结果它却抑制了当地原有生物的正常生长,破坏了水质。引导学生用种间关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思考并解释这种现象。思考并回答。以小组形式讨论。
以凤眼莲为例,介绍它的原产地、最早引入的原因,展示凤眼莲(水葫芦)入侵后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照片,给学生一定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深刻感悟到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达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提供舞台,让学生秀一秀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予以奖励,从而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
2.外来物种与外来有益物种
提问:我们是否要隔离所有的外来物种?为什么?许多外来种有益于人类,并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少数广泛引种的物种为全世界提供了98%的食物资源,创造经济价值达5万亿美元/年。举例:小麦(中亚和近东);胡萝卜、大蒜(中亚);黄瓜、丝瓜、姜、葫芦(印度);韭菜(西伯利亚);芝麻(印度和非洲);花生、玉米、甘薯、马铃薯、凤梨、草莓、番木瓜、南瓜、辣椒、西红柿(南美洲);西瓜(非洲);甜菜、莴苣(地中海)。
思考。
补充外来有益物种,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视角看待外来物种对我国生态的影响。
小结
拓展作业: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外来入侵物种,说一说它们的危害。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相关资料,介绍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并以小报形式呈现。
小报的形式展示在黑板报上,开展一次主题教育,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外,强化学生对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责任感。
(学习训练)
补充资料
红火蚁是国际上被列为最具破坏性和攻击性的有害生物之一,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在入侵区,每种作物均为其觅食的目标,它们取食种子、根部、果实等,危害幼苗,如马铃薯的块茎、向日葵、黄瓜、大豆果实、茄子等。牲畜也遭到侵袭,红火蚁叮咬甚至有时会杀死小牛、小猪和其他的驯养动物。红火蚁对人类具攻击性,当这种蚂蚁的蚁巢被入侵者打扰后,它们在附近的任何物体上云集,入侵者会受到快速的攻击。红火蚁可以反复用身上的螯刺攻击同一个目标。与一般蚂蚁叮咬不同的是,人被红火蚁叮咬后疼痛巨大,而且有潜在的危险。红火蚁在每次叮蛰时都从其毒囊中释放毒液,毒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毒素而引起灼烧感。这种灼烧感和发痒可以持续一个小时。这时,用肥皂水清洗并涂抹清凉油等就可缓解和恢复,过敏体质者会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发热现象,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PAGE
1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课时)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已经对我们身边的某些环境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有一定的了解,本学期又知道了生物与环境间的密切关系,理解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某一因子的改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这节课就运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种群变化规律等知识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
首先,由Mtv
:Earthsong引入,以视觉和听觉冲击学生的心灵,感受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及其最终带给人类毁灭性的灾害,认识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然后通过图片比较自然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差异,明白结构单一、物种密集的农田耕地大面积开垦的严重后果,使学生感悟到大规模改变自然生态系统会破坏它本身的稳定性;分析混浊的长江水产生的原因,引用资料“拯救青海湖湟鱼”,引导学生说出超量取用资源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破坏其稳定性;呈现2008年上海春节垃圾的具体数量、苏州河今昔图片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大量物品的输入也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三方面的影响并非是独立的,也很难将它们严格区分开教学,可以融合起来一起教学。最后和学生一起讨论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从种群变化规律的角度理解控制池塘的养殖量、草原轮换放牧的意义,用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理解重建苏州河生态系统的治理工作,关注知识点的应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意识到人类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2.
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
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的多种表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比较观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到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
初步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意识到人类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逐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更自觉地关注并参与身边的环境建设和保护。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
2.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难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四、教学准备
Mtv
:Earthsong
。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引入
Earthsong
Mtv播放。课本插图并提问: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环境问题?信息库“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提问: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环境问题?(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总结: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力的影响超出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观看。回答出沙尘暴、赤潮、龟裂的农田、旱涝灾害等。阅读。思考并回答出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了。
以视觉和听觉冲击学生的心灵,感受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及其最终带给人类毁灭性的灾害。运用科学中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学会知识运用的技能。
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1.大规模地改变自然生态系统2.超量取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3.向生态系统大量输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废物
过渡:
外力的影响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但更多的是人类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图片: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提问: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在结构上有何差异?讲述:毁林造田、把湿地开垦为耕地,产生了结构单一、物种密集的农业生态系统。它需要人类不断的维护。提问:农田的维护有些什么?为什么?
讲述:农田必须靠人力来维持,否则就要发生演替,发生生物之间的竞争,耕地将会成为杂草丛生的荒地、农作物害虫猖狂、土地也很快就会贫瘠。其稳定性较差,较易被破坏。图片:非洲象、东北虎、华南虎。讲述:它们的数量也正在减少提问:这是为什么?讲述:种群数量的减少最后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过渡:除此之外这还和人类滥捕的行为有关。大规模改变自然生态系统有时与人类超量取用了资源有关,比如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图片:混浊的长江水。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人们对木材的需要驱使他们对森林的滥砍滥伐,破坏了其他生物栖息的生境,使原本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稳定性好的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提问:类似的还有哪些现象呀?资料“拯救青海湖的湟鱼”。
图片资料:2008年春节上海7天生活垃圾天天超万吨,总量94920吨,日均13560吨。提问:垃圾往哪里倒?又会带来什么问题?图片:①古苏州河②黑臭难挡的苏州河提问:苏州河为何有这么大的变化?讲述:20纪初期以来,由于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大量排入,使得苏州河水质严重污染,河水变得又黑又臭,鱼、虾等水生生物绝迹,河流生态系统几乎崩溃。提问:十大环境问题中哪些问题属于大量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废物的输出而引起的?
听讲。看图比较。回答自然生态系统结构比较复杂、物种比较多。回答人们农田耕作还必须锄草、翻地、施肥、除虫等。回答:大规模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缩小了它们的生活环境。回答上游植被被严重破坏。思考并回答。过度放牧引起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看资料。思考回答,大量的生活垃圾占据了一定的土地资源。加剧了环境空间的压力。破坏了某些非生物因素。看图比较思考回答:
繁忙的航运、污浊的码头、林立的工厂、密集的民居,开始污染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使它成了一条都市大阴沟。分析原因并能回答出温室效应和全球气温变暖(二氧化碳)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某些化合物氟利昂含量)酸雨的蔓延(含硫化合物)淡水危机(水污染)……
知识点简单易懂,一笔带过。通过观图、比较让学生知道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差异。结合大家的常识明白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差,从而理解大规模地改变自然生态系统会破坏其稳定性。分析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意识到我们对大自然的索取要有一定限度,否则它将报复于人类。以具体的数值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为后一章“垃圾的处理”作铺垫。用大家熟知的苏州河的今昔图片,比较思考,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严重破坏。
二、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资料“拯救青海湖的湟鱼”。提问:我们采取了什么措施拯救了湟鱼?讲述:拯救的前提就是保持青海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种群变化规律的角度分析控制池塘养殖量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的意义。提问:草原轮换放牧有何意义?图片:①黑臭难挡的苏州河②治理后的苏州河。提问:你认为重建苏州河生态系统必须开展哪些工作?讲述:重建的投入很大,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问;我们应该为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做些什么?
回答保护青海湖的生态,实行零捕捞,孵化小鱼苗。讨论并思考放牧的前提是要在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进行。思考并回答。
联系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分析。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意识到人类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学习训练)
PAGE
1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2课时)
探究某一因子改变对生态瓶的影响
一、设计思路
在初中《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历了通过制作一个小型平衡水族箱,探究影响平衡水族箱稳定性的因素。在初中《科学》学科中,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小型平衡水族箱的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观察这个生态系统能否健康待续地存在,启迪学生建立“和谐”、“协调”的意识。由于本实践活动是一个长周期观察活动,为此这一节实验与实践活动的课,主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以组织学生如何根据范例进行实验设计为主线,引导学生能讨论出从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指标判断生态系统稳定性,从而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而对于制作的原理,并不要求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得出,而是更关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做的道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及统一的、整体的认识观。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设计与制作生态瓶。
2.初步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3.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4.通过实验的设计与观察过程,进一步促进建立生态系统的“和谐”、“协调”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与学会如何使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设计与制作生态瓶。
学会并理解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难点:单因素控制变量法设计与制作生态瓶。
四、教学准备
学生实习材料(植物、小动物、泥沙、河水、水瓶等)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引入)
回忆:在7年级,我们已跟着老师通过制作一个小型平衡水族箱,探究了影响平衡水族箱稳定性的因素。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回忆,并就了解的知识与老师交流。
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检查,教师确定从何进入实验教学。
一、实验目的
(PPT)出示:教材上的实验目的。设问:实验对象?本实验设计时,要求采用的实验方法是什么?通过实验,更进一步理解什么?学会什么?
仔细阅读教材,分析、讨论教师的问题。
强调让学生从实验对象、实验方法、认知目标、技能目标这四方面对目标进行分解地理解。
二、实验内容
(PPT)出示教材要求的实验内容。(可以请一位学生朗读)(1)在设计生态瓶时,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什么?①制作小生态瓶的前提是小生态瓶中必须具备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那么,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②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成分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2)作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其主要表现的特征有哪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指标进行观察?
听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包括两个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与食物网。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根据特征,可以生态瓶中的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等方面进行观察。
使学生明确应完成的实验内容,在设计时,心中有底。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1、流程2、主要原则
初中科学学习时已对实验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一些实验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一般设计时,你认为应按哪几个步骤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不断引导到教材要求的流程中。)明确实验目的及原理→选择实验材料和器材(包括设计实验装置、对照组的确定)→安排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出示按教材设计图例准备的生态瓶。讨论:①观察两个生态瓶,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异?②如果按此方法进行实验,设计时采用的方法是什么?③一般我们还可以控制哪些变量进行实验?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总结与解释:1、单因子试验原则;2、对照性原则;3、平行重复原则。
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交流、补充。控制变量法。水质、动物多少、植物多少、动物种类………听讲、思考。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并及时调整、引入到8年级教学要求中。由于实验设计的主要原则对学生来说较抽象,教学时主要通过让学生对看得见的现象的对比中,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提出一些设计中注意的事项。教师最后用教材所用的科学用语进行总结。
三、实验设计与实施
提出要求:1、设计实验①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方案;②确定控制的变量;③确认实验现象的记录方法。2、交流小组设计方案。(教师在巡视中及时指导)3、实施实验。
小组活动。根据方案完成实验装置。
教师要对小组活动中的关键点要及时指导,如控制变量的合理性的指导等。如对学生的报告注重的是对可能出现错误的分析,那么可以放手用手学生进行设计与实验。
四、实验现象观察与记录
教师不断观察学生的实验时的行为,并有针对性督促学生观察与记录。
每天一次的观察记录。
由于实验是个长周期的观察实验,学生的毅力及学习习惯也是完成实验的关键因素。
五、撰写实验报告
出示范例指导学生根据范例完成报告的撰写。指导与每个活动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分析实验的结果。组织学生以板报的形式展示。
根据范例完成报告的撰写。
出示的范例可以针对学生现有的能力,对某一部分的能力加强培养。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及完成报告的努力程度,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组织活动。
(小结)
展示各小组的报告:①各个小组的实验结果是否有差异?②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③这些结果差异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④小生态瓶内生产者、消费者的比例与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的时间之间有何对应的关系?
思考、讨论、交流。
让学生讨论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找出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从而进一步理解生态平衡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
PAGE
1第5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1课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原因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建立入手,讲授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征,最后分析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内容较为抽象难懂,因而在教学中,首先利用幻灯片图片展示出岩石从从裸露状态演变为有多种生物生存的各个阶段,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建立过程,并以此例引出阶段性的特征;在讲授动态性特征时,利用前面学过的捕食关系,以山猫与野兔的数量之间的动态平衡图进行讲解;相对性特征是个难点,在学生理解了动态性之后,再次利用山猫与野兔的数量之间的动态平衡图,请学生分别分析二者的数量在受到另一方的影响时,自身仍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就是相对性的表现。自我调节能力着重利用食物链图解,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特征并说出原因。
3.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能力,并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难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对性特征。
四、教学准备: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引入
出示裸露岩石的图片与较复杂的生态系统图片,设问:岩石如何从裸露状态演变为有多种生物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呢?
思考。
引发学生思考一个生态系统的建立过程。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1、出示图片1:裸露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表面慢慢风化,最先长出的“开拓先锋”——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他们就是地衣。2、出示图片二:地衣产生的地衣酸可以加速岩石的风化,使岩石表面慢慢堆积了一层泥土,使得飘落在上面的种子得以萌发,长成一株株小草。3、出示图片3:小草慢慢长大,它们的根也会加速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累积,使一些多年生的植物也在此蔓延开来。4、出示图片4:在这些生物的作用下,这里的无机环境也在不断改变,最终各种树木在此不断的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5、过渡:生态系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当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后,它的结构和功能日趋稳定。6、讲授: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稳定性。
听讲、体会。书上划线。
体会生态系统达到稳定性的建立过程。引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并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特征的讲授埋下伏笔。
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征阶段性动态性相对性
设问:上述生态系统从开始就可以保持稳定吗?该生态系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渐趋于稳定呢?归纳学生答案,总结:生态系统经历着长时间的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只有进入成熟阶段才能出现生态系统的稳定,这就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阶段性特征。
思考后回答:不是。思考后回答:后期、最后阶段、一定阶段等答案。
出示野兔与山猫数量之间的动态平衡图,请学生观察:二者的数量是否是一成不变的?
总结: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数量及其物质和能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中,这就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动态性特征。出示野兔与山猫数量之间的动态平衡图,请学生观察后回答:(1)野兔的数量变化是否受到山猫数量的影响?(2)野兔数量在受到山猫的影响发生变化后,能否恢复原来状态?(3)山猫的数量变化是否也有上述规律?总结: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具有抵抗能力以及受到外界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就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对性特征的表现。
观察分析后回答:不是,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的。观察、分析后回答:(1)是。(2)能。(3)是。
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中的某一段的变化。
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还表现在对污染物的入侵表现出的自净能力上。
(将野兔与山猫数量之间的动态平衡图转换为野兔与山猫之间相互关系的负反馈图解)出示图解,设问:野兔的数量除了与山猫的数量有关外,与草的数量又有什么关系呢?总结:生态系统就是通过这样的自我调节来保持稳定的。
模仿野兔与山猫之间相互关系的负反馈图解,完成野兔与草之间相互关系的负反馈图解,并进行分析。
在前一幅图的基础上,便于理解负反馈图解,也为后面的野兔与草的关系图解作铺垫。
展示一个简单的食物链(网)图解,分析其中一个环节遭到破坏时,对整个食物链(网)的影响。展示一个包含上述食物链(网)的复杂食物网,再比较其中一个环节遭到破坏时,对整个食物链(网)的影响。设问:通过上述对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论: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结构越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保持稳定的能力就越弱。
根据图解进行分析。根据图解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后得出结论。
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能力,并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
(学习训练)
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描述,并评价其自我调节能力。
思考,讨论,交流。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PAGE
1